浅谈基于IC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摘要:本文在分析信息共享空间构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服务应注意加强ic知识服务队伍建设、在法律允许的范围服务用户、提高对ic建设的认识,争取资金支持、构建有效的ic服务机制等问题。
关键词:ic;信息共享空间;知识服务
1、ic与知识服务的概念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 简称ic),信息共享空间是在共享式学习和开放获取运动背景下,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以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为目标的创新服务模式。
信息共享空间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局限,既可以为用户知识转移提供自由、开放、共享、交互的物理环境,也可以为用户知识转移提供虚拟、远程、实时或异步的操作平台与途径。
知识服务(knowledge services 简称ks)最初是为了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企业家提出的,研究者就知识服务概念众说纷纭,可以这样理解,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以收集、组织、分析、重组知识为手段,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并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的高层次智力服务。
对高校来说,知识服务是为日常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深层次的学术支持。
2、ic构建的框架
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备、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实体空间是ic 构建的关键因素。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ic虚拟空间的构建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2.1 ic 实体空间构建
目前高校图书馆ic 实体空间的构建,大致将功能区分为学习创作区、自助文印区、自携电脑区、音像视听区、ic 咨询台等。
图书馆在学习创作区配备终端设备,方便读者自行浏览、下载图书馆电子与网络资源,在自助文印区提供文件的自助打印服务,在自携电脑区提供桌椅、电源、网络接口等设施方便读者携带个人电脑使用,在音像视听区提供馆藏影片放映与在线电视欣赏服务。
除了这些功能外,协作学习区可设立一些单独的空间满足2-6个用户进行协作交流研究,并提供工作站、白板、投影仪和幻灯机等设备。
休闲区可配有休闲沙发、休闲报刊、自动饮水机,此外,空间内还可播放轻音乐,陶冶读者情操。
2.2 ic 虚拟空间的构建
ic 虚拟空间的构建可通过网站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ic 网站设计包括主页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栏目设计。
功能模块包括虚拟学习模块、虚拟服务模块、虚拟资源模块以及其他网络空间。
学习模块除了上传学习软件,教学课件、录像,试题库以及名家学术论坛等学习方面的相关资料外,还可构建虚拟教学平台,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学习模块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构建;虚拟服务模块可设置学科导航、专家导航、知识导航、参考咨询、ic 服务查询与预约,由图书馆 ic 工作人员提供实时在线或电子邮件形式的参考咨询服务,同时还可设置实时、动态的交互平台以满足用户之间以及用户和工作人员之间不分时空进行交流、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另外平台的构建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交流工具,如即时通讯工具、博客等;ic网站虚拟资源模块实现馆藏资源的一站式检索。
3、基于ic的知识服务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ic知识服务队伍建设
基于ic的知识服务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馆员的素质,馆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
对图书馆员来说,要强化网络基础设备、技术设备使用与维护方面的培训;对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工作者来说,重点增加对信息检索知识、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馆藏资源等方面的培训;总之,ic 知识服务人员要在掌握馆藏资源的分布、检索与利用的基础上,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其熟悉软硬件资源、技术设备的维护使用。
所以ic工作人员应不断增加自身的服务技能和专业素质,满足ic 不断发展的需求。
服务态度是决定服务质量的关键,所以要加强服务队伍进行职业精神的培育。
3.2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服务用户
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图书馆在不直接
谋取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可将网络数字作品在不经著作权人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传播,但要预防其传播的作品被非法复制。
这就要求我们在自建数据库时,应对非公有范围资料或数据的著作权人的各项权利给予尊重。
基于ic的知识服务应加强用户或服务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大力开展各种培训与宣传,明显的位置张贴相关的法律提示条文,并尽自己可能对资源利用过程采取相应技术保护,如对信息如数字加密技术、权限管理等,从而尊重知识产权和权利人,规避可能出现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问题。
3.3 提高对ic建设的认识,争取资金支持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文献信息中心。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要与高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相一致,图书馆发展的如何是高校总体水平重要的衡量标准。
然而,资金是建设信息共享空间所必须的,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需以先进的硬件设备为基础。
很多高校在建设图书馆建筑时,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还没被提出更别提付诸实践,这就可能导致空间、硬件条件、人员等的不足,而进一步建设投入需要资金的支持。
一方面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如可在本校图书馆主页上介绍国内外先进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在让馆员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让师生充分了解国内外图书馆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了解以人为本ic“一站式”的服务理念,增加图书馆建设
的必要经费。
3.4 构建有效的ic服务机制
完善的ic服务机制包含信息资源、物理空间、服务人员、业务设置、服务人员的技术资源机制、服务制度的创建与规范。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与ic有关的各部门密切合作。
如loyola大学的ic 服务体系是由图书馆与诸多本校其他有关部门联合创建共营的,而不是由图书馆专供。
相关部门主要有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部、大学生技术指导中心、图书馆ic大学生服务部、大学支持中心等。
只有在资源建设部门、服务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等有效结合下,才能避免出现因业务区分和功能划分造成的障碍。
在信息资源高速膨胀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举措,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建设馆藏资源的同时积极探索和践行适合本馆的知识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