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pa会计整理笔记(表格版)

cpa会计整理笔记(表格版)

贷:支付对价的项目(银行存款/股本之面值/现金等,直接费用也计入)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差额,也可能为借方,如果为借方,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应采用付出资产“公允价值”入账
借:长期股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出实际成本)
应收股利
贷:支付对价项目(如为存货,要按销售处理,结转成本,销项税额计入投资成本)
金融资产
类型
概念区分
会计处理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
1、取得目的是为近期出售或回购
2、属于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组合一部分,且有证据表明近期以短期获利
3、属于衍生工具
1初始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
应收股利(应收未收)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跟交易无关的不计)
贷:银行存款
与持有至到期资产区别是,是否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以实际利率法计算
初始时:公允价值和费用之和作为入账金额
参考例题
可供出售
上述以外的
跟交易性金融资产类似,只不过根据管理层策略,不想把公允价值变动(为实现收益)计入利润表。
初始计量时,如为债券类资产,成本为面值,差额计入利息调整子科目,且资产负债表日,先以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收益和摊销额,再根据计算后的摊余成本确定公允价值的变动,变动后的价值不影响摊余成本。即摊余成本仅与成本和利息调整两个明细有关,与公允价值变动及应计利息无关。
转回
1、对于债务工具如债券,转回应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2、对于权益工具如股票,转回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但如果没有活跃市场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不得转回。
?由于权益类公允价变化大,为了防止企业随意调节利润,所以转回时计入资产负债表。
(1)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务工具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划分为此类资产后,除非遇到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
3、如果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如金额较大,则剩余的也要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后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能将任何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除非例外)
例外:A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到期日较近(三个月),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B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成本C出售或重分类是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引起的。
持有至到期
1、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
2、有明确意图
3、有能力将该资产持有至到期
1初始时公允价值和费用之和作为入账金额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票面)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2、记息日(实际利率法)以分期付息为例
借:应收利息(按票面利率计算,如果为一次还本付息,则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资产减值损失
(2)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长投
不得转回
长期股权投资
项目
会计处理
初始计量
(投资时)
同一控制下合并(控股合并):
因为难有公允价值,因此采用“账面价值”入账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
应收股利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即调整摊余成本)
贷:投资收益(按实际利率计算的)
3到期时
先同2,再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
4预计要出售部分时因现金流量发生变化,需要调整摊余成本,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见P49)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5、重分类:出售部分金额较大,不属于准则允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前期的变动损益转出)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
指定为(可忽略)
1为消除分类不一致
2公司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资产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
贷:持有至到期-成本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实际利率法:
资产负债表日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1、计算实际利率: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到现在的利率。
2、摊余成本=初始金额-已偿还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
3、注意区分一次还本付息和分期付息的实际利率计算
贷款和应收账款
营业外收入(主要是公允与账面差额,或借计营业外支出)
非合并形成的
以付出的公允价记
直接费用也要计入
1、支付现金取得,按实际支付价款作为初始成本
2、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以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为初始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有客观证据时,非正常波动:(前述计入资本公积的损失应转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减值准备)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累积计入资本公积的损失)
此时损失反映在利润表中,而不是藏在资本公积
注意:此时减值后,对于债券类资产,其摊余成本就要扣除减值额
初始:公允价值和费用之和作为入账金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减值的处理:见后
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前期变动转出)
投资收益(差额)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金
-公允价值变动
总结
1、后三种初始计量都是把费用计入成本,而第一种是计入当期损益
2、二三类都是回收金额比较固定,用实际利率法
3、一四类对公允价值比较敏感,但区别是一将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四计入资本公积
4、只有持有至到期和可供出售之间可以相互重分类。
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重分类限制性规定:
1、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其持有意图和能力评价,发生变化的要重分类
金融资产减值
类别二和三
减值确定
=账面价值(摊余成本)-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按原实际利率确定)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减值准备
转回
有客观证据表明价值已恢复,且事项相关,原减值损失应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以不计提减值情况下该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为限。
类别四
减值确定
公允价值下降,但没有客观证据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