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翻译及典型题

古代汉语翻译及典型题

一、解释下列文句中划线的实词1.庄公寤生,惊姜氏。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使动用法,使……受惊2.都城过百雉。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都,都城。

城,城墙。

3.国不堪贰(《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名词,两属的局面4.隧而相见。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名词活用作动词,挖隧道。

5.无生民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使动用法,使之生。

6.今京不度(《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法度、制度,名词活用作动词,合法度。

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受损。

8.亦去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动词,离开9.坐而假寐。

(《左传·晋灵公不君》)动词,打盹,和衣而睡10.晋灵公不君.。

(《左传·晋灵公不君》)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合君道或不行君道。

11.衮.不废矣。

(《左传·晋灵公不君》)名词,卷龙衣,天子礼服,借指君位。

12.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晋灵公不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喝,即给……喝。

13.宦.三年矣。

(《左传·晋灵公不君》)动词,外出为贵族做家臣14.既而与为公介.。

(《左传·晋灵公不君》)名词,甲士,即戍卫卫灵公之人。

15.赵盾弑其君。

(《左传·晋灵公不君》)动词,下杀其上16.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活用作动词,在……17.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活用作动词,以……为客,即依客礼相待。

18.食以草具。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粗劣的食物。

19.左右以君贱之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意动用法,以之为贱。

20.能为文收债于薛者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孟尝君自称其名,有谦逊之意。

21.复弹其剑铗.。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剑柄,借指剑。

22.於是梁王虚.上位。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使动用法,使空缺,即留其位而不与他人。

23.未得高.枕而卧也。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使动用法,使垫高,喻安心渡日。

24.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债于薛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意25.孟尝君就国于薛。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动词,赴居其封地,即解相位。

26.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动词,拜访27.不拊爱子其民。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活用如动词,爱育如子。

28.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使动用法,使……垫高。

29.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动词,放逐。

30.冯公有亲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双亲31.后孟尝君出记。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文告之属,类似今天的招聘广告。

32.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活用作动词,穿好衣,戴好帽。

33.美人充下陈。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堂下之地,廷及两侧之地。

3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论学八章)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3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论学八章)愠,动词,愠怒,生气。

36.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37.学八章)知,名词,智慧、聪明。

38.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论学八章)谋,动词,策划、考虑;忠,动词,尽心竭力。

3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论学八章)知,动词,了解。

4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论学八章)晦,动词,教导。

二、解释下列文中划线的虚词和固定句式1.《诗》曰:“孝子不匮,永赐尔类。

”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2.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助词,用在前置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制,严邑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语气词,用于判断句尾,表判断。

4.亟请于武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时间副词,屡次。

5.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介词,替、给。

6.未尝君之羹(《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否定副词,没有7.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关系副词,相互。

8.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疑问代词,哪里。

9.君何患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语气词,用在句末,帮助表示疑问语气。

10.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语气词,表慨叹。

11.无使滋蔓。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否定副词,通假字,通“毋”,12.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介词,替、给。

13.公伐诸鄢。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14.若厥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语气词,加强反问,难道15.敢问何谓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表谦敬的副词,冒昧。

16.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连词,并且。

17.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

18.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左传·晋灵公不君》)语气词,用在句尾,表强调。

19.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晋灵公不君》)兼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用在叙述句末,兼表陈述语气。

20.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晋灵公不君》)无定指代词,没有什么(事)。

21.其.我之谓矣。

(《左传·晋灵公不君》)语气词,表委婉推断,恐怕、大概。

22.使妇人载..(《左传·晋灵公不君》)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以.过朝词23.乃有意欲为收债于薛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副24.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轻指代词,那25.左右以君贱之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介词,因为、由于。

26.视吾家所.寡有者.。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助词,“所”起指示作用;“者”起称代作用。

27.先生且休矣(《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副词,姑且。

28.仅得免其死耳。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范围副词,只。

29.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副词,坚决。

30.使吏招诸民当尝者,悉来合券。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范围副词,都。

31.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副词,姑且32.三、简答1、举例说明什么是古今字?2、举例说明什么是异体字?3、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4、什么是连绵词?举例说明。

5、什么是迭音词?举例说明。

6、“望洋向若而叹曰……”句中“望洋”是复音词中的哪一类词?词义是什么?7、词义引申的方式有哪几种?四、填空1、“亦”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2、“间”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3、“赤”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4、“问”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5、“组”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6、“放”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7、“眉”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8、“耷”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9、“岩”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10、“配”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11、“阿”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12、“执”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13、“首”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14、“鹿”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15、“监”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16、“洛”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17、“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18、“归”的本义是()。

19、“辟”的本义是()。

20、“走”的本义是()。

21、“特”的本义是()。

古代汉语翻译第一单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称做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生的时候难产,惊吓了姜氏,所以取名叫“寤生”,(因此)便厌恶他而偏爱共叔段,打算立段做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应许。

到了庄公做郑国国君的时候,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制地做封邑。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东虢国的国君就死在那里(,所以不能给段),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唯命是从。

”(于是,)姜氏又替段请求京地做封邑,庄公就叫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对庄公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了三百丈,便是国家的祸害。

周朝先王规定的制度,大城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

现在京地的城不合法度,违背了先王既定的制度,您将会受不了。

”庄公说:“姜氏要这样,我怎能避开这个祸害呢?”祭仲答道:“姜氏有什么满足的!不如早点给他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滋长蔓延。

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除掉,何况是您受到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他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自找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不久,太叔段命令原属于郑庄公管辖的西边和北边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公子吕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容两个君主,您将怎样处理这件事呢?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就请您允许我侍奉他;如果不给,那就请您趁早除掉他。

不要使郑国人民产生二心。

”庄公说:“用不着,他将会自己赶上(灾祸)的。

”太叔段又把两属的两个边邑收为自己所有,一直扩张到廪延。

公子吕说:“可以(动手除掉他)了,地方占多了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

”庄公说:“他身为臣子对君不义,老百姓不会亲附他,即使地方占的多也将崩溃。

”太叔段修好了城廓聚集了百姓,修整了盔甲和武器,准备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的国都。

姜氏准备替他开城门做内应。

庄公听到了共叔段袭郑作乱的日期,便说:“行了!”于是,派公子吕带领战车二百乘去攻打京邑。

京邑的人反叛了太叔段,太叔段逃到鄢地,庄公又攻打鄢地。

五月二十三那天,太叔段逃奔到共国去了。

郑庄公便把姜氏安置到城颖,并向她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可是,过后不久他又懊悔不该那样做。

那时,颖考叔正在颖谷做管理疆界的宫,听到了这件事情,就进献礼物给庄公。

庄公留他吃饭。

他吃饭时故意把肉放在旁边不吃。

庄公问他什么缘故,颖考叔答道:“小人家中有老母,小人的食物她都尝过,可是没有尝过君王的肉羹,请允许我把肉羹留给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