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的护理ppt课件
直肠息肉的护理
一.概述
• 直肠息肉是指发生在直肠粘膜上的新生物, 多因粪便慢性刺激而引起,为常见的良性 肿瘤。单发性居多,多发性的占少数。息 肉是人体组织上多余的肿块,约占消化道 良性肿瘤的45~70%。直肠息肉多数是带 蒂的圆形或椭圆的肿物,可突入肠腔上下 移动。其蒂的大部分是肠粘膜由于肠蠕动 或粪便牵拉延长所致。而不应把肌肉、脂 肪里的肌瘤引起粘膜表面隆起的也叫做息 肉,避免误把肿瘤当作息肉。
五.治疗
• 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该予以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息肉, 主要根据是否有癌变倾向决定治疗方法。一般有癌变倾向 的腺瘤性息肉,原则上应该切除,而增生性息肉,炎性息 肉等则无需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就可以了。
• 内镜治疗
• 内镜治疗是切除直肠息肉最常用方法。一般来说,只有有 癌变倾向的息肉,或者导致临床症状的息肉才需要考虑内 镜下治疗。内镜治疗最适用于有蒂息肉,可以采取的切除 方法很多,应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有蒂或无蒂 等,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 提高,结肠镜内镜切除的手段越来越多,适应征越来越扩 大。
• 3、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 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 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 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 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 4、饮食清淡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 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 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 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 儿童息肉特点 • 儿童型息肉以便血、腹泻、息肉脱出或腹痛、 贫血等症多见,有时还可并发先天性畸形, 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其血便色泽鲜红,附于 粪便表面,不相混杂,出血量一般不大,甚 似内痔出血。 • 家族性息肉病,早期可完全无症状,出现症 状的年龄平均约20岁左右;其临床表现亦主 要是大便带血、便次增多或解稀便,常有较 多粘液便;有的病人排便时可见大小息肉脱 至肛门。此外,患者还可有不同程序的腹部 不适,以及疲乏、无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 手术治疗 • 对于腺瘤性息肉,或者不明原因息肉,当内镜下 无法切除或者切除不成功时,需要手术治疗。根 据息肉的性质,病变大小以及距离肛门的远近有 不同的手术切除方法。大部分的直肠息肉可以从 肛门切除。 • 药物治疗 • 对于直肠息肉患者中的腹泻病人,可给予缓泻药 物,口腹复方苯乙哌啶,易蒙停等,还可用甲硝 唑等保留灌肠。腹痛者,予以解痉镇痛药物治疗 ,肌注阿托品或口服普鲁苯辛等药物治疗。便血 者可用止血药物,如止血定、维生素K、安络血、 立止血等。
四、诊断
• 1、直肠指检 用于直肠中、下段的息肉,直 肠息肉用手指检测可触及柔软、光滑、活动的结 节。患者有70%的直肠指诊可触及质软如豆粒大 小的圆形肿物,能活动,无压痛。并且直肠息肉 的位置较高或较小的息肉,直肠指诊不易发现, 需做其它辅助检查。 • 2、电子肛肠镜检 更加精确的诊断直肠息肉, 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状隆起结节。腺瘤性息肉呈圆 形,表面粘膜淡红且有光泽。绒毛乳头状腺瘤为 分叶状,形似菜花,软如海绵的大息肉。炎性息 肉蒂长色红。解决了肛肠病检测漏诊、误诊问题。
三.临床表现
• 1、脱出:直肠息肉蒂较长时多可脱出肛外。息肉 脱出有时仅露肛口,有时连同部分蒂部脱出肛外 ,如息肉较大,脱出后须手托还纳,偶可嵌顿于 肛外,高位息肉常不能脱出。 • 2、便血:为鲜血、被盖于粪便表面而不与其混合 。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 • 3、息肉合并溃疡感染时,可有粘液血便和里急后 重感。 • 4、全身症状:息肉数量较多、病程较久者,可出 现贫血、消瘦等全身虚弱表现。大量排泄粘液者 ,可发生低钾性心律紊乱或四肢软弱无力,易疲 劳等。
• 3.炎症刺激 • 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 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 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 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 ,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 4.粪便刺激 • 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 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 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 3、乙状结肠镜或纤维镜检 若发现多个息肉时, 大肠肠腔内各种病变的常规诊断及检,作乙状结 肠镜或纤维镜检,排除多发息肉及结肠息肉病。 凡是无蒂、基层宽广的息肉,应视为癌前病变, 要及早做病理切片检查。是一种痛苦比较小的一 种检查。直肠息肉常长于直肠下端后壁(约占 70%),单发者为90%,多数带蒂,蒂长2-5cm为 等,可移动。无蒂息肉约点10%,一般较少。直 肠息肉要做什么检查?乳头状息肉常为单发,少数 为多发,基层宽、无蒂或短蒂,表面有细长绒样 突起,易恶变。纤维内镜配有标准型活钳取样器 械,有助于发现结肠内的早期病变。
•又称 大肠息肉 •英文名称 PolypsoftheC大肠内的良性腺瘤,不仅可消除癌 变隐患,还可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
二.病因
• 1.饮食因素 • 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患者特 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很多可能是腺瘤性息 肉形成的基础。 • 2.遗传因素 • 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 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 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 ,没有性别的差异。
• 5、绿色食品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 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 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 6、锻炼身体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 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 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 预防控制:保持肛周清洁卫生,养成定时排便习 惯
五.直肠息肉的日常预防措施
• 直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 上升,男性较女性多见。预防直肠息肉,不妨从日 常生活和饮食入手。 • 1、保持乐观 用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 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 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 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 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 内陷等。 • 2、生活规律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 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 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肠息肉。应当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细 胞增生,突变疾病远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