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心理学 基础篇-普通心理(概述)

护理心理学 基础篇-普通心理(概述)

返回
恒河猴早期隔离实验 (观察10分钟击
害怕、畏缩
隔离6个月
3.4 4.2 25.0
有母亲、同伴
16.6 10.2 12.0
返回
巴理(Berry,1966)的对比研究
阿拉斯加洲的爱斯基摩人: 船上捕鱼、冰上打猎。
——坚定、独立、冒险的人格特征。
非洲的特姆尼人: 农业为主、种田为生。
护理心理学基础篇
—— 第二章 —— 普通心理
本章学习要点
1. 掌握普通心理学概述中的有关概念 2. 掌握个性心理形成的影响因素 3. 熟悉认知过程的组成 4. 熟悉个性心理的组成、特点 5. 了解个性心理的形成标志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普通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认知过程 第三节 情绪过程 第四节 意志过程 第五节 个性特征 第六节 个性倾向 第七节 自我意识
42.8%
23.7%
一般+一般 18.6%
66.9%
14.5%
劣+劣
5.4%
34.4%
60.1%
返回
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
返回
家庭教育方式
管束——为孩子立规矩,要求孩子遵 守,违反时有处理方法。 期待——依据孩子的年龄,对其有适 宜行为的期待。 沟通——矛盾、争执、违规时,教与 导的沟通。 关爱——家庭和孩子的成功与失败, 双方共享。
——依赖、服从、保守的人格特征。
返回
本章小结
一、普通心理学的概念:是研究心理现象的 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学科
二、普通心理学的组成:
认知过程
个 体 心
心理过程 情绪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特征(特征系统)
活 动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动力系统) (人格) 自我意识(调控系统)
返回
思考题
你认为以下五个因素中,哪个因素对个性 心理的形成影响最大,为什么?
(二)个性心理(人格)
4.个性心理的组成

个性特征

个性倾向


自我意识
特征系统 动力系统 调控系统
(二)个性心理(人格)
5.影响个性心理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早期经验因素: (5)自然环境因素:
返回
三种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的人格相关
被研究者
(1)自我意识的确立:当个体能够将自我意识中的各种自 我协调一致统一起来,即“统我”形成,自我意识才确立。
(2)社会化基本完成:基本社会化和预期社会化 前者是童年期的社会化。包括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
养其认识能力,建立感情联系,掌握行为规范,确立道德及 价值判断的标准。
后者是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包括学习正确评价他人, 建立行为和评价体系,学习承担和扮演各类角色,并初步形 成自我的人格特质,为进入社会做各种准备。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早期经验因素: (5)自然环境因素:
返回
谢谢!

情绪过程


意志过程
返回
(二)个性心理(人格)
1. 个性心理的概念 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所具有一定
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代表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
(二)个性心理(人格)
2.个性心理的特点
生物性
社会性
统一
独特性
共同性
统一
稳定性
可塑性
统一
整体性
独立性
统一
(二)个性心理(人格)
3.个性心理形成的标志
血缘关系水平 人格的相关
同卵双生子
1.00
0.52
异卵双生子
0.50
0.25
非孪生兄弟姐妹
无血缘关系的 兄弟姐妹
0.50 0.00
0.20 0.07
2675名双亲和他们10071个子女的智力关系
父母智力 子女智力 子女智力 子女智力
组合
优秀
一般
低下
优+优
71.5%
25.4%
3.0%
优+劣
33.4%
家庭教育方式
宽容型:关爱有余、沟通宽松、管束和期待不足 ——任性、幼稚、自私、无礼、独立性差等 的人格特征。
威信型:管束、期待、沟通、关爱均好 ——直爽、快乐、自立、有礼、活泼、善交 往、善合作等的人格特征。
专制型:管束、期待有余,沟通、关爱不足 ——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甚至 不诚实等的人格特征。
本章小结
学习结束
思考题
二、普通心理学的组成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人格)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不 可分割的整体。
返回
(一)心理过程
1. 心理过程的概念 心理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
下,心理活动在一 定时间内发生、发 展的过程。
(一)心理过程
2. 心理过程的组成

认知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