ﻩ《秦医缓与》一.特殊字、词、句(一)通假字1。
就是谓近女室。
谓通“为”,因为。
2、于就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与。
烦通“繁",繁杂。
忘:通“亡”,亡失3。
晋国无乱,诸侯无阙、阙:通“缺",疏失、(二)古今字1.梦大厉,被发及地。
被:通“披”。
2.将食,张,如厕,陷二卒。
张:通“胀"。
3.乃舍也已舍:通捨,放弃。
(三)异体字1、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菑:同“灾”,此指疾病。
2、主不能籞籞:同御,制止、3、二豎子豎:同竪,疾病。
(四)实词活用1、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收获得麦子”、2、厚为之礼而归之、归:动词得使动用法,使……归。
3。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
麦:尝新麦。
名次用作动词。
4.于就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慆、堙: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惑乱;使……堵塞。
5.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时:名词用作动词,按时。
6、不可为也。
为:为、。
.。
治疗7。
厚为之礼而归之。
厚:厚赠,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五)特殊语序1.主就是谓也。
即:谓主也。
以“就是”为标志得宾语前置。
2、何如?即:如何。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往往置于谓语之前。
3.若我何?即:对……怎么办?虚词得凝固结构。
(二)重点词1、(大)厉:恶鬼。
2.被(发):通“披”,披散。
3、(搏)膺(而)踊:膺,胸膛;踊,跳跃。
4.疾病:患重病。
5、二竖子:二个儿童,后人用以称疾病。
6.膏肓:膏,心尖脂肪肓,心脏与膈膜之间。
此处病位深隐,药力难达,喻病情危重。
7。
达(之不及):贯通,穿透,此指用针刺。
8.示(而杀之):给……瞧、9、如(厕):往,到……去。
10.发(为):表现。
11.征(为):验证。
12。
序(为五节):依次排列、13、淫(生六疾):过度。
14.图恤:谋虑,顾念、15.社稷:借指国家。
三.课外阅读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以理身緒餘治天下,坐於明堂之上,臨觀八極,考建五常,以謂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蕩,內有喜怒之交侵,夭昏札瘥,國家代有。
將欲斂時五福,以敷錫厥庶民,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就是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
歷代寶之,未有失墜。
蒼周之興,秦与述六氣之論,具明于《左史》、厥後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難經》。
西漢倉公傳其舊學,東漢仲景撰其遺論,晉皇甫謐刺而為《甲乙》,及隋楊上善纂而為《太素》。
時則有全元起者,始為之訓解,闕第七一通。
迄唐寶應中,太僕王冰篤好之,得先師所藏之卷,大為次注,猶就是三皇遺文,爛然可觀。
ﻩ《扁鹊传》一.特殊字、词、句(一)通假字1.乃呼扁鹊私坐,閒与语曰。
閒:通“见”,私下、2.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閒。
閒:通“见”,病愈。
3.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穰:通“禳”,祭祀。
4.就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蹷而死。
蹷:同“厥”,气上逆而昏厥。
5、治病不以汤液醴灑。
灑:通“釃”,滤过得酒。
6.镵石挢引,案扤毒熨、案:同“按”。
7、乃割皮解肌,决脉结筋、诀:通“决"、8、搦髓脑,揲荒爪幕。
荒:通“肓”、爪:通“抓"。
幕:通“膜”。
9.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咳:通“孩",小儿笑。
10.若以管窥天,以郗视文郗:通“隙”,缝隙;11.能使良医得蚤从事。
蚤:通“早”。
12。
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伎:通“技”。
(二)古今字1.畜→蓄:蓄养2。
藏→脏:脏腑3.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筋。
输:通“腧",腧穴4.若以管窥天,以郗视文文:同“纹”,图案。
5.目眩然而不瞚。
瞚:同“瞬”,眨眼。
6。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
厉:同“砺”,研磨。
7。
以八减之齐与煮之。
齐:同“剂”。
(三)异体字(小伙伴,好多字我找不到吖,自己瞧书哈!)1。
疆→强2。
脈→脉3鍼→针4歎→嘆(四)实词活用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2.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生:动词使动用法,使……生。
3.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
厉、砥:名词用作动词,皆研磨之义。
4.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
客: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客。
5。
时:名作动,按照运行(五)特殊语序1.饮就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
状语后置(介宾短语作状语)。
2、血脉治也,而何怪?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二)重点词1。
閒:①閒(与语):悄悄地。
②(必)閒:病愈。
③(有)閒:一会儿、2、(血脉)治:正常。
3.而(何怪):您。
4.得无.。
.乎:莫不就是.、。
吧 5、诞之:欺骗我。
6.精光:风仪神采 7.弃捐填沟壑:“死”得婉言、8.潸:眼泪。
9.并:偏聚10.由(扁鹊):依从、遵循三、课外阅读扁鵲過趙。
趙王太子暴疾而死。
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鵲曰:“入言鄭毉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為毉者曰苗父,苗父之為毉也,以菅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
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鵲曰:“不能、"又曰:“吾聞中古之為毉者曰俞柎,俞柎之為毉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複為生人,故曰俞柎。
子之方能若就是乎?”扁鵲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甚大,所見者甚少,鈞若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扁鵲曰:“不然。
物故有昧揥而中蛟頭,掩目而別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謂屍厥者也、以為不然,入診之,太子股陰當温耳,中焦焦如有嘯者聲,然者皆可治也。
"中庶子入報趙王。
趙王跣而趨出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則糞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長為人矣;先生不有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
"言未已,涕泣沾襟。
扁鵲遂為診之。
先造軒光之竈,八成之湯,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子容捣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遊矯摩,太子遂得複生、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
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
《詩》曰:“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甚之之辭也、《华佗传》一。
特殊字、词、句(一)通假字1.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
卒:通“猝",突然。
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卒可得寐、2、如佗所刻刻:通剋,限定。
3。
故当死故:通固,必定、(二)异体字1、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
猨:同“猿”。
2.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虵:同“蛇”。
3。
旁人数为易汤,汤令火爰之、火爰:同“暖"。
4。
瞋恚。
瞋:同嗔,愤怒。
5、引輓輓:同挽6。
猨猨:同猿ﻩ7怱怱怱:同匆(三)古今字1.县车边,欲造佗。
县:同“悬”2。
应便拔针,病亦行差、差:同“瘥”,病愈。
3。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
支:同“肢”。
4、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
酢:同“醋”、5、郡守子知之,蜀使勿逐、属:同“嘱”6、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县:同“悬”(四)实词活用1.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
膏:用药膏、名词作状语。
2。
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下:使……下。
动词使动用法。
3.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活:使……活。
动词使动用法。
4.就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
熊:像熊那样。
鸱:像鸱那样。
均名词作状语。
5.言久服去三虫,例五脏,轻体、轻:使……轻。
形容词使动用法、6.佗脉之曰脉:为.。
.、诊脉7、太祖累书呼书:用书信。
名作状语(五)特殊语序1。
亲中人有病如成者。
以“者"为标志得定语后置、2。
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陈述句得主谓倒装、3、状语后置小儿戏门前4.数量定语倒装即作汤二开二.重点词1.辟:征召。
2。
应(除):立即。
3。
(某)许:处所,部位。
4.行(差):立即。
5.中宿:半夜、 5.之(厕):往,到……去。
6、向来:刚才 7.逆(见):迎面。
8。
不快:不适,有病。
9.寻(差):随即。
10.稍(小差):逐渐、11。
可(尺所):大约。
12不时:不及时13.当(得):方才,14.数(乞期):屡次。
15.信(病):确实。
16.(便)收:逮捕。
17、考验:审讯验实。
18、首服:供认伏罪。
19.含宥:宽恕、 20.考竟:在狱中处死。
21.强死:死于非命。
22、将(爱):保养、23、故(当死):必定。
24.去(药):收藏。
25(使)极:疲惫。
26.(皆)瘳:病愈。
27.(为)率:比例、标准。
三.课外阅读史稱華佗以恃能厭事,為曹公所怒、荀文若請曰:“佗術實工,人命系焉,宜議能以宥。
”曹公曰:“憂天下無此鼠輩邪?”遂考竟佗。
至倉舒病且死,見醫不能生,始有悔之之歎。
嗟乎!以操之明略見幾,然猶輕殺材能如就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得然之理攻之,然猶不能返其恚。
執柄者之恚,真可畏諸,亦可慎諸、原夫史氏之書於冊也,就是使後之人寬能者之刑,納賢者之諭,而懲暴者之輕殺。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書焉。
後之惑者,復用就是為口實,悲哉!夫賢能不能無過,苟置之理矣,或必有寬之之請。
彼壬人皆曰:“憂天下無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歎,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將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謂大哀乎?《丹溪翁传》一、特殊字。
词、句(一)通假字纪:通“记",记载、辟:通“譬”,譬喻。
侍:通“伺”,伺奉。
葆:通“保”,保住。
(二)异体字懽:同“歡(欢)”甦:同“苏”誌:同“志”(三)古今字厲:同“励”,勉励。
(四)、实词活用1.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
起:使动,使.、、痊愈2.2。
以吾倍子作汤洗涤,皱其皮。
皱:使动,使。
、。
收缩3.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翁教之亹亹忘疲。
声,影:名作状语,像声音,影子一样少:形作动:轻视(五)特殊语序1.翁穷昼夜就是习。
(宾语前置)2.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闻翁言,即大惊而笑且排、 (定语后置)ﻭ3.于就是诸医之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誉。
(定语后置)4、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就是务、(宾语前置)三.课外阅读《素問》,載道之書也。
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
學人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蠟,遂直以為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相率以為《局方》之學。
間有讀者,又以濟其方技,漫不之省。
醫道隱晦,職此之由,可歎也!震亨三十歲時,因母之患脾疼,眾工束手,由就是有志於醫。
遂取《素問》讀之,三年似有所得。
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藥而安。
因追念先子之內傷,伯考之瞀悶,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積痰,一皆歿於藥之誤也。
心膽摧裂,痛不可追,然猶慮學之未明,至四十歲復取而讀之。
顧以質鈍,遂朝夕鑽研,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
又四年,而得羅太無諱知悌者為之師,因見河間、戴人、東垣、海藏諸書,始悟濕熱相火為病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