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实习报告
实习成绩:
河北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班级: 机制四班学号: 060200421 学生姓名: 黄久仟指导教师: 卢彦群2010年 4月
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10年4月
二、实习地点:山东济南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公司
三、实习目的:观看和大略了解各类车辆机械式离合器的功用、结构、类型、工作原理、零部件的加工及总体装配过程。
四、公司简介:
2010年4月,我们在老师的预先安排下,顺利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公司。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
是中国第一辆重型载重汽车——“黄河”的制造者,也是国内第一家全面引进国外重型汽车整车制造技术和第一个与世界卡车巨头合资的企业,始终如一地向社会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最佳的服务,引领着中国重型汽车发展的方向。
被誉为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国际化企业。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公司(前身是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济南零部件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18日随着新重汽的成立同时诞生,是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大桥路158号。
下辖总装配厂、传动轴厂、车轮厂、内饰件厂、橡胶密封件厂、发动机厂、底盘零件厂、精密铸造厂等8个工厂,主要产品涉及汽车制造及改装、机械加工、化工、橡胶、塑料、铸造等多个行业。
公司自成立以来,各项经济指标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连年翻番,产品销售收入由2001年的2.02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15.9亿元。
2002年7月1日第一辆“飞龙”汽车下线,标志着公司开始步入重型汽车整车产销业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03-2005年间,围绕“以整车为龙头,发展整车,带动零部件”的发展战略,公司陆续开发出黄河王子、黄河少帅、斯太尔—III、斯太尔飞龙、豪骏、黄河将军等各系列车型。
2005年公司生产重型汽车4717辆,销售4918辆,实现销售收入15.9亿元,利润3042万元。
截止目前,公司已建成斯太尔豪骏、斯太尔金王子、黄河少帅、黄河将军四大产品平台,各类车型400余种,产品类型分为公路运输车、工程自卸车、牵引车及各类改装车和专用车,功率覆盖130-371马力,总质量11-60吨,驱动形式4×2、6×2、6×4、8×4等,形成覆盖齐全、完全符合国家法规的产品型谱,并能按照公司发展战略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
同时公司还具备年产7万辆份重型汽车总成及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五、实习内容: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桥
箱有限公司现有职工
239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
员159人。
主要生产设备
1600余台,拥有具有国际
先进水平的磨擦焊机、加
工中心机群;6300T热模锻压力机生产线、16T电液锤生产线代表了
目前国内锻造行业的先进水平;新建的章丘工业
园,引进了目前世界上最。
这个车间是全公司最大的车间,全长1000m。
走上参观通道看到一根根的半成品车桥在工人们操作的机床上变亮、变光、变成汽车需要的形状成为成品车桥。
接着是锻造冲压车间,隆隆的机器声后是蒸汽锤,看看着一块块火热的钢块在机器的锤击下变成车辆所需要的零件模型,液压升降台、多个自控恒温回火室连续多次一定的温度,让半成品零件的硬度、强度、刚度更高。
这些真就把我们在课堂上学的金属工艺学的理论变成了现实,心中在想有一天自己也会在理论的指导下创造一种更为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机器人……
六、实习体会:
我们第一站是重汽的产品展示大厅,在这里我们观看并认真了解了重汽的历史,从一个小厂渐渐成为中国重型汽车运输行业的老大哥。
在单位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认识了他们的产品,从1965年第一代黄河到黄河少帅,从与奥地利合作生产的斯太尔、斯太尔王到该公司自主研制的具有高科技含量和卧具舒适的HOWO。
正在这时,厂里专门为我们安排的人力资源部的王艳老师了来了,主动为我们介绍厂里的情况,很是热情。
下午我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HOWO的第一装配车间。
刚进厂门就看到一
条长达400米的总装线,工人们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地工作着,各种零件也摆放的整整齐齐。
我们走上了参观通道,通道上整个车间的全貌尽收眼底,一大堆车桥在装配工人的配合下,装上前桥、后桥再装上变速器、离合器、发动机,最后把驾驶室安装上去。
每一个工人都是认真地做到最好。
车间墙壁上打出着“一步做好,步步做好,保证质量,保证信誉”的标语。
接着我们走进了装配二厂。
虽然没有一厂环境好,但这里工人的敬业精神同样令人敬佩,让我感触最深。
我们停留时间最长的接下来参观的焊接厂。
刚进门就是闪闪发光。
焊接工人在半自动化的焊接机上认真地操作着。
当听到报警声时,一组全自动化的焊接机器人出现在我们眼前。
老师和同学们一齐围了上来。
只见六台机器人配合默契、各司其职。
过来一个驾驶室,待在它应该停的位置,前两对开始了点焊。
相对的位置同时进行,步骤也是一致的,焊接过后的的距离也是一致的。
无论是驾驶室的外面、里面还是下面,它们的手都同样能够的到。
当这两对结束后,它们就会停下来“休息”。
下面的任务交给另一对机械手,进行下一道工序……我在想是什么在指挥着它们这样工作,是什么让它们动作如此一致,我在寻找,当走到一个发光的显示屏前时我明白了。
原来是这一台微型电脑的功能。
指导老师解释说:这是焊接机器人,它的手有八个自由度,可以自由的够到他所需要到的每一个地方,这完全是由这台电脑来控制。
像这样的机器人在日本的很多工厂里随处可见,
可以说是无人工厂。
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我们结束了下午的参观实习……经过一晚的休息,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济南重汽集团,今天我们第一个要参观的是桥箱制造车间,这个工厂主要生产HOWO的全部车桥。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以开发和制造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JN150) 、成功引进斯太尔重型汽生产项目而闻名,是目前国内主要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们这次虽不足千里,却有千里之行的功效。
它使我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汽车的各个部件生产加工有了进一步了解,对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同时也为我的毕业设计打下了很好基础。
我坚信,这次不同寻常的参观将会对我的人生起着不同凡响的作用~为我打下为祖国建设献出自己微薄之力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美田主编《汽车运用》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7年4月出版参考页(198-207) [2]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出版参考页
(35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