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通过创建学生成长历程档案,为学校和家庭提供一个记录孩子成长过程的系列平台,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帮助学生为他们的童年保存下一笔美好的财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编织属于自己的梦想,凸现个性,展示自我,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时为综合评价学生成长历程中的发展提供依据。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实施着眼于"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要求,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通过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的发展过程去引导、鼓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管理,学校成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位班主任
领导小组成员每学期初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商讨解决“学生成长记录袋”建设中问题,并负责制订相关制度,负责宣传,负责对组内教师培训,并对前期工作进行梳理小结。
三、实施目标
1、通过实施“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制度,引导、鼓励、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既能学会判断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又能积极反省自身的不足,主动寻求改进的方法和途径,使之不断完善自我。
2、通过实施“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制度,帮助教师、家长了解的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寻求最佳教育途径。
3、帮助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制定教育评价计划。
4、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
四、实施范围一至六年级
五、具体设计
1、“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制作:
力求简单朴实、灵活方便,切实降低成本,学校统一用具有学校特色的文件袋,每学年归档一次。
2、封面设计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封面各班级可统一格式,也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设计。
(一年级学生可让家长帮忙设计。
)在袋上写上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我最喜欢做的事”、“我最想说的话”后,让学生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设计封面。
可以把自己最漂亮的照片贴在封面上,爱绘画的同学可以精心地在封面上角画上自画像,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写上姓名,如“爱唱爱跳的XXX”“刻苦好学的XXX”。
还可以给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取上富有诗意的名字,如“成长的足迹”、“新苗长高了”、“雏鹰起飞”、“小手在变大”等等。
这些封面的设计既新颖美观又极有创意。
3、“成长记录袋"的具体内容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只有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真正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在这方面,我们建立的具有激励、评价、学习功能及教育功能的《学生成长记录袋》,为使“学生成长记录袋”针对性、实用性强,我们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了“南山小学学生成长记录袋”。
该“成长记录袋”创设了“让你了解我、我很棒、我最满意的、成长评价”等20多项内容,这些内容涵盖了学生思想品德、各科的知识技能、课内外活动等方方面面。
注重学生对学习知识和技能实践结果的收集和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成长的认识,也增强了学生评价的趣味性、参与性。
我们还将定期举行成长记录袋展示活动。
六、实施管理
1、“收集与整理”成长记录袋的内容。
学生是第一责任人,他有权利决定相关材料的收集与展示,但也不是什么资料均可以作为“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必须要有价值,有利于促进自我成长,作为指导者提出建议供学生参考,指导学生做好努力工作,从而培养学生对自我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2、“成长记录袋”平时由学生保管,每两月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一次整理,每学期进行两次以上的展示交流。
在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要为教师、学生、家长创设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成果展示活动,
3、引导家长参与。
教师要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在家庭的学习、生活成长资料进行收集,并及时编排、保存,并具体介入整个过程,实现家校互动。
4、学校要有专人负责评价与记录的管理工作,督促教师认真完成该项工作。
对创造性地开展评价与记录的教师,学校应给予表彰,并加以推广。
5、教师要在评价与记录这一互动活动中,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交流,同时在评价与记录的形式与内容上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工作。
6、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完善与生成,各班要及时把改进与创新的建议反馈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