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事统计报表汇总

最新人事统计报表汇总

Page12
2006年机关公务员统计报表
表十一:*厅(局)级要报培训类型说明与名单。 *其他培训机构项要说明。 表十二、十三:由交流公务员的原单位按干部交流前职务 级别情况统计。 表十四:厅(局)级辞职、辞退要报名单。 表十五:统计2005 年考核情况。 表十七:包括本年度新录用、上年度录用但试用期未满。
员都统计在“未按上述级别管理”一栏.
Page18
三、国有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分层次情况 在填写本表的过程中,注意区分“公 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的区别 “越级晋升”要注意审核
Page19
四、国有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分行业基本情况
事业单位行业划分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划分标准 填写(详见指标解释),一个单位从事多种经 营活动的,按其所从事主要行业填写。
P教育
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Page21
五、国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
在管理岗位工作的 1.指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工作的; 2.在管理岗位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专业技术人才总量 ” 减去“ 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人才 数量”加上“ 管理人才总量” 等于第一表的本年末实 有人数
= 本年底实有数 - 本年底应有数
Page15
一、国有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增加减少情况
“其他”项和“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项 出现数据的,需要作分项说明:
例: ✓ 增加其他项共**人,其中,公开招聘**人,留学回国**人。 减少其他项共**人,其中,参军**人,死亡**人。注意“解聘 人员”应填入11列,不能放在”其他”项. ✓ 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共**人,其中,上年漏统**人,错统 **人等。新增单位**人(名称、发文单位、文号) ;整建制 转入或转出**人(名称、发文单位、文号)。注意与公务员统 计的区别。
Page7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 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 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 进行统计。
Page8
三.重点问题解释
Page9
2006年机关公务员统计报表
*统计范围:乡镇和街道及以上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外机关: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 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及人民团体机关。 *要注意与上报党委组织部门、公务员登记数据核对。 *整建制转入、转出放在增加、减少项。要有说明(文件 名称、发文单位、文号)
Page20
四、国有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分行业基本情况
A农林牧渔业
B采矿业
C制造业
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建筑业
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
H批发和零售业
I住宿和餐饮业 J金融业
K房地产业
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Page13
国有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
单击此处编人辑才母资版源统计报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国有事业单位中经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任用、聘用手续,在管
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一、国有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增加减少情况
本表重要的逻辑关系:
上年末总数一定要与去年上报我局的数据一样 本年底应有数 = 上年底总数 + 增加数 - 减少数 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
Pa2月底实有数:已登记的公务员。 *本年12月底应有数=上年12月底总数+增加数-减少数-暂 缓登记(尚未结案)数-不予登记数。 *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有数字要说明。如去年错统、漏统 或有“公登”待明确人员。 表二:录用项,今年暂不填。 表三:其他项要说明。
2006年人事统计报表
Page1
2006年人事统计报表讲解内容
一、总体要求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 三、重点问题解释
Page2
一.总体要求
根据省人事厅统一部署及我市工 作要求,各单位要认真、及时做好 报表的布置、汇总、上报等工作。
Page3
一.总体要求
2、按照规定时间,上报 ①软盘; ②有关统计报表,封面签字、盖章; ③对报表的说明材料,以函件上报。
Page24
五、国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
正高级职务人员中,学历在高中及以下或年龄在35 岁以下的需报名单(姓名、出生年月、学历、参加 工作时间、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名称)。
Page25
七、国有事业单位特殊专业技术人才情况
统计在职人员
有突出贡献的 中青年专家
Page22
五、国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 职业资格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分为职业准入资格和职 业水平认证资格。都是依据有关规定通过国家统 一考试等方式取得的。
Page23
五、国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会计师等省 里自定的正高,不填入正高级职务,仅填入 高级职务一栏中.
Page4
一.总体要求
3、市直单位有关人事统计报表在2月9日前 上报。
Page5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
1、按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谁 管理的人员谁负责统计;按照单 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 统分层次统计。
Page6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
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 位负责统计。在两个以上单位兼 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 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 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 统。
Page11
2006年机关公务员统计报表
表四:*按在编在职,先实职后非职来统。 *注意审核高职务、低年龄;高职务、低学历或低职务、高 年龄等,特殊的要报名单(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 职务)。 表六、七、八:越级晋升要注意审核。特殊的要报名单。 表九:荣誉称号要报名单,文件复印件。 表十:厅(局)级处分要报名单。
Page16
二、国有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基本情况
在填表、审表过程中注意一:
管理人才: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专业技术管理岗位上 工作的人员。 注意高职务、低学历人员,如“高中及以下正局级或副 局级”栏出现数据的要注意复核。
Page17
二、国有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基本情况
在填表、审表过程中注意二:
➢ 事业单位已定规格的按常规填报. ➢事业单位未定规格的或乡镇下属事业单位的所有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