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WM脉宽调制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及MATLAB仿真验证

PWM脉宽调制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及MATLAB仿真验证

PWM 脉宽调制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及MATLAB 仿真验证第一章 系统概述1.1 设计目的1. 掌握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双极式PWM 直流调速原理。

2. 掌握并熟练运用MATLAB 对系统进行仿真。

1.2 设计题目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H 型双极式PWM 直流调速系统,已知:直流电动机:48, 3.7,200/min,nom nom nom U V I A n r ===允许过载倍数λ=2;时间常数:L T =0.015s ,m T =0.2s ;PWM 环节的放大倍数:S K =4.8,;电枢回路总电阻:R=3Ω;电枢电阻Ra=2Ω。

调节器输入输出电压**nm im U U ==10V.采用MATLAB 对双闭环系统进行仿真,绘制直流调速系统(Id=const )稳定运行时转速环突然断线(1、有ACR 限幅值;2、无ACR 限幅值)仿真框图,仿真得出启动转速,起动电流,直流电压Ud ,ASR,ACR 输出电压的波形。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3 设计内容1 简述设计题目及对题目的分析;2 简述双极式PWM 直流调速系统原理;3 简述电流环,转速环的控制原理;4 对电流环、转速环的参数进行计算选取;5 根据电流环、转速换的参数进行MATLAB 仿真;第二章 转速、电流双闭环式的双极式PWM 直流调速系统2.1 双极式PWM 调速原理可逆PWM 变换器主电路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是桥式(亦称H 形)电路,如图2-1所示,电动机M 两端电压AB U 的极性随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状态而改变。

图2-1 桥式可逆PWM 变换电路双极式控制可逆PWM 变换器的四个驱动电压的关系是:1423g g g g U U U U ==-=-。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当0≤t<on t 时 ,AB S U U =,电枢电流id 沿回路1流通;当on t ≤t<T 时,驱动电压反号,id 沿回路2经二极管续流,AB S U U =-。

因此,AB U 在一个周期内具有正负相间的脉冲波形,这是双极式名称的由来。

2.2 双极式PWM 调速系统的优缺点1 双极式控制的桥式可逆PWM 变换器有下列优点:(1)电流一定连续;(2)可使电动机在四象限运行;(3)电动机停止时有微振电流,能消除静磨擦死区;(4)低速平稳性好,系统的调速范围大;(5)低速时,每个开关器件的驱动脉冲仍较宽,有利于保证器件的可靠导通。

2 双极式控制方式的不足之处是:在工作过程中,4个开关器件可能都处于开关状态,开关损耗大,而且在切换时可能发生上、下桥臂直通的事故,为了防止直通,在上、下桥臂的驱动脉冲之间,应设置逻辑延时。

2.3 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原理2.3.1 双闭环调速系统结构图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2所示。

图2-2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结构图图中,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在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电流内环;速度换在外边,称作转速外环。

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2.3.2 双闭环调速系统稳态结构图双闭环调速系统稳态结构图如图2-3所示。

图2-3 双闭环调速系统稳态结构图分析静特性的关键是掌握PI调节器的稳态特征,一般使存在两种状况:饱和—输出达到限幅值,不饱和—输出未到达限幅值。

当调节器饱和时,输出为恒值,输入量的变化不再影响输出,除非有反向的输入信号使调节器退出饱和,换句话说,饱和的调节器暂时隔断了输入和输出的关系,相当于使该调节环开环。

当调节器不饱和时,PI的作用 在稳态时总为零。

使输入偏差电压U实际上,在正常运行时,电流调节器是不会达到饱和状态的。

因此,对于静特性来说,只有转速调节器饱和与不饱和的两种情况。

2.3.3 双闭环调速系统动态结构图系统动态结构图如图2-4所示。

图2-4 系统动态结构图图中()ASR W S 和()ACR W S 分别表示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了引出电流反馈,在电动机的动态结构框图中必须把电流d I 显露出来。

电机的启动过程中转速调节器经历了饱和、退饱和、不饱和三种状态。

2.4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作用1. 转速调节器的作用转速调节器是调速系统的主导调节器,它使转速很快地跟随给定电压变化, 如果采用PI 调节器,则可实现无静差。

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

其输出限幅值决定电动机允许的最大电流2. 电流调节器的作用在转速外环的调节过程中,使电流紧紧跟随其给定电压(即外环调节器的输出;量的变化。

对电网电压的波动起及时抗扰的作用。

在转速动态过程中,保证获得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

当电动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

一旦故障消失,系统立即自动恢复正常。

第三章 系统参数的确定3.1 整流电路失控时间及滤波时间的确定3.1.1 整流电路平均失控时间常数S T失控时间是随机的,它的大小随电源电压发生变化的时刻而变化,最大可能失控时间是两个相邻自然换相点之间的时间,与交流电源和整流电路形式有关,由下式确定:max 1S T mf= 式中f----交流电源频率;m----一周内整流电压脉冲数。

相对于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来说,一般情况下取统计平均值,认为是常数。

对于双极式PWM 直流调速系统,其晶闸管的开关频率一般在10K 赫兹以上,在此取10.001S T s f== 3.1.2 电流滤波时间常数和转速滤波时间常数双极式PWM 电路每个波头的时间为0.001T s =为了基本滤平波头,应该选择(1~2)oi T T =,0.001oi T s =根据所用测速发电机的纹波情况,取0.01on T s =3.2 反馈系数的确定转速反馈系数 *max 100.05/200nm U V A n α=== 电流反馈系数 *10 1.35min/2*3.7im dm U r I β=== 3.3 电流调节器参数的确定3.3.1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的计算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i T ∑取0.002i oi s T T T s ∑=+=3.3.2 电流调节器结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5%i δ≤,并保证稳态电流无静差,可以按典型I 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

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的,因此可以用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如下:(1)()i i ACR i K s W s sττ+= 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0.0157.50.002l i T T ∑== 各项指标可以接受 3.3.3 计算电流调节器的参数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 0.015i l T s τ==电源开环增益: 取I i K T ∑=0.5 ,因此10.50.52500.002I i K s T -∑=== 于是,ACR 的比例系数为00000000002500.01510.5794.8 1.35I i i S K R K K τβ⨯⨯===⨯ 3.3.4 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 1250ci I K s ω-==1. 校验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近似条件1111333.3330.001ci S s s T ω--=≈>⨯ 满足近似条件 2. 校验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1354.8ci ω-=≈< 满足近似条件 3. 校验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11333.33ci ω-=≈> 满足近似条件3.3.5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电流调节器原理图如图3-1所示,按所用运算放大器取040R k =Ω,各电阻和电容值计算如下:00.5794023.16i i R K R k k ==⨯Ω=Ω 取23k Ω630.0150.652100.6522310ii i C F F uF R τ-===⨯=⨯ 取0.65uF 630440.0010.1100.14010oi oi T C F F uF R -⨯===⨯=⨯ 取0.1uF 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可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i δ=4.3%<5% 满足设计要求图3-1 含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的PI 型电流调节器3.4 转速调节器参数的确定3.4.1 确定时间常数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1220.0020.004i I T s s K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转速环小时间常数10.0040.010.014n on IT T s s K ∑=+=+= 3.4.2 转速调节器结构选择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在负载扰动作用点前必须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应该包含在转速调节器ASR 中。

选择扰动作用点后面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因此转速开环调节器应共有两个积分环节,所以应该设计成典II 型系统,这样的系统同时也能满足动态性能好的要求。

由此可见,ASR 也应该采用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1)()n n ASR n K s s sτωτ-=电动机的电动势系数为 48 3.70.50.23200N N a e N U I R C n --⨯=== 3.4.3 计算转速节器的参数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比较好的原则,取h=5,则ASR 的超前时间常数为:50.0140.07n n hT s s τ∑==⨯=转速开环增益为: 22221661222250.014N n h K s h T -∑+==≈⨯⨯ ASR 的比例系数为()16 1.350.230.244.362260.0510.014e m n n h C T K h RT βα∑+⨯⨯⨯==≈⨯⨯⨯⨯ 3.4.4 检验近似条件转速环截止频率 1116120.0742.84N cn N n K K s s ωτω--===⨯= 1. 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117.8cn ω==> 满足简化条件 2.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52.7cn ω==> 满足近似条件 3.4.5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转速调节器的原理图如图3-2所示,取040R k =Ω,则044.36401774n n R K R k k ==⨯Ω≈Ω 取1774k Ω630.070.039100.039177410nn n C F F uF R τ-==≈⨯=⨯ 取0.1uF 630440.0111014010on on T C F F uF R -⨯===⨯=⨯ 取1uF3.4.6 核定转速超调量()max max **2b n n n b b m C n C n T z C n C n T δλ∑⎛⎫⎛⎫∆∆∆∆==-⎪ ⎪⎝⎭⎝⎭ 当h=5时,maxb C C ⎛⎫∆ ⎪⎝⎭=81.2%, 3.7116.10.23d n e I R n C ⨯⨯∆===,代入上式得 1.83%20%n δ=< 满足设计要求图3-2 含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的PI 型转速调节器第四章 MATLAB 仿真设计4.1 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框图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框图如图4-1所示:图4-1 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框图其中,限幅值的计算为:0.23200 3.72111.14.8dm e dcmS SU C n I RU VK K+⨯+⨯⨯====4.2 仿真结果4.2.1 有ACR限幅值1.启动电流,启动转速如图4-2图4-2 启动电流,启动转速图2. ASR、ACR输出电压波形如图4-34图4-3 ASR、ACR输出电压波形3.直流电压Ud 波形如图4-4图4-4 直流电压Ud 波形4.2.2 无ACR限幅值1.启动电流,启动转速如图4-5图4-5 启动电流,启动转速2. ASR、ACR输出电压波形如图4-6图4-6 ASR、ACR输出电压波形3.直流电压Ud 波形如图4-7图4-7 直流电压Ud 波形4.3 结果分析由于系统在2秒前就稳定了,设置参数时,在两秒时加入负载,因此两秒前为空载启动,由此可以观测到空载启动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在4秒时设置转速环断线,由此可以观测到断线前与断线后的输出波形对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