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
设施农业栽培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岗位工作的
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
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
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
道德,热爱农业、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知识,能够对食用菌进行分类识别,熟练掌握食用菌的菌种生产技术,并能根据播种期与生产量,确定出合适的各级菌种的生产时间与制种量。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制订食用菌生产计划,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1)了解食用菌菌种的概念,能够分辨出各食用菌种类。
(2)掌握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3)掌握食用菌生产中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4)熟悉平菇、香菇、木耳、双抱菇、鸡腿菇、金针菇等主要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栽培关键技术。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项目类别教学内容考核要求参考学时
绪论 1. 食用菌的概念和分类 1. 了解蔬菜食用菌的概念 2
项2.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及分类
3.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2. 熟悉食用菌的营养和药
目
4. 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用价值
一
3. 了解食用菌产业的现状
与发展前景
食用菌基 1.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1. 熟悉食用菌的形态结构8 础 2.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繁殖及生活和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
史 3 条件
项. 食用菌的营养 2. 熟悉食用菌对营养物质
目 4. 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的要求
二 5. 食用菌遗传育种 3. 了解食用菌的生活史和
6. 实训育种方法
(1)食用菌形态结构观察
(2)食用菌抱子大小的测定
食用菌菌 1. 菌种生产的基本设备 2. 培养基 1. 熟悉食用菌菌种生产的10 种生产的配制 3. 消毒与灭菌 4. 接种与培设备和菌种生产过程
项养 5. 菌种分离方法 6. 菌种的保存 2. 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
目与复壮 7. 液体菌种生产简介 8. 实制方法
三训( 1)菌种培养基制作( 2)接 3. 能够独立进行消毒与灭
种与培养菌、接种和培养、菌种分离
和菌种的保存
木腐型食 1. 香菇 1. 掌握香菇和平菇的栽培
用菌栽培(1)概述管理技术
( 2)生物学特性 2. 熟悉黑木耳、银耳和金针
( 3)栽培管理技术菇的栽培特点
2. 平菇
(1)概述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项
3. 黑木耳
目
(1)概述
四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4. 银耳
(1)概述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5. 金针菇
( l )概述
(2)生物学特性
(3)栽培管理技术
6. 实训
(1)木屑袋料栽培香菇
(2)棉子壳发酵袋料栽培平菇
(3)锻木料栽培黑木耳
(4)金针菇栽培
草腐型食 1. 双孢蘑菇 1. 掌握双孢蘑菇和草菇的12 用菌栽培(1)概述栽培管理技术
(2)生物学特性 2. 熟悉鸡腿菇和竹荪的栽
(3)栽培管理技术培特点
2. 草菇
( l )概述
(2)生物学特性
(3)栽培管理技术
项 3. 鸡腿菇
目(1)概述
五(2)生物学特性
(3)栽培管理技术
4. 竹荪
(1)概述
(2)生物学特性
(3)栽培管理技术
5. 实训
( l )双孢蘑菇栽培
(2)草菇栽培
珍稀食用 1. 茶薪菇熟悉几种珍稀食用菌的栽 6 菌栽培(1)概述培管理技术
(2)生物学特性
(3)栽培管理技术
2. 滑菇
(1)概述
项(2)生物学特性(3)栽培管理技术
目
3. 秀珍菇
六
(1)概述
(2)生物学特性
(3)栽培管理技术
4. 真姬菇
(1)概述
(2)生物学特性
(3)栽培管理技术
项药用菌栽 1. 猴头菇熟悉猴头菇、灵芝的栽培管 6 目培(1)概述理技术
七( 2)生物学特性
(3)栽培管理技术
2.灵芝
(1)概述
(2)生物学特性
(3)栽培管理技术
食用菌周 1. 食用菌周年栽培熟悉食用菌周年栽培模式 2 项
年栽培与 2. 食用菌多层次综合利用及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
目
多层次综
八
合利用
总课时60 (四)教学实施
1.教学建议
(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交融渐进式
教学方式,把知识的传授融人到技能训练中,实现“教、学、做三合一”,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在做的过程中引入社会上的新
技术和新技能,再通过各小情境的学习、知识讲座、现场教学等方式,使传统知识与新技术相呼应。
( 2)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实习实训等参与食
用菌生产全过程,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材编写建议
(1)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行业专家对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
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参照
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相应职业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编写要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应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现场指导、参观调研、技
能训练、教学实践、岗位实习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活动,突出可操作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指导性,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和实践,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3)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性、实用性内容为主,尽量做到文字描述深人浅出、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4)教材应体现先进性,内容应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将食用菌栽培的新技术及时纳人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行业的发展和
实际需要。
(五)考核与评价
改传统的考核方法为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法,重视平时成绩和操作考核。
以就业为导向,岗位技术为导人,重视平时成绩和实践能力考核,既有形成性的评价,又有终结性的评价,闭卷、开卷、现场实际操作、答辩、课程设计与论文写作、制作作品等几种方式综合运用,重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