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学习,分析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明确水污染成因。
2.联系当地实际,学习分析有关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3.以天然水净化为例,了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1.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能力。
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类型有:3.水体自净能力比较(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 。
4.意义掌握不同水体的 ,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以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5.水污染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并其 ,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改变水中组成,造成、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这就是水污染。
【预习自测】为什么河流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强?【课上探究案】探究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2013年初,山西长治苯胺泄漏,造成山西沿途80千米河道停止人畜饮用自然水;河北邯郸因上游来水被污染,致使大面积停水。
2013年4月,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惊现“牛奶河”,当地工矿业排放的尾矿水,直接注入这条河流中,污染持续多年,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
类似事件层出不穷,多地发生了“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网上请愿。
结合材料探究:(1)水污染是怎样产生的?(2)何为环境的自净能力?(3)天然水体的净化作用主要有哪些类型?(4)影响天然水体净化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归纳总结】方法技巧水体自净能力与水污染的关系2.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下图为河道剖面图,说明了河流对河水中污染物的净化作用,河道的不同部位,净化作用也不完全相同。
【当堂检测】1.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②生活垃圾,家庭炉灶③水土流失④酸雨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水污染带来的后果是()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次数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4.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渤海湾B.温州湾C.胶州湾D.珠江口5.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三河”“三湖”治污工程中的“三河”是指()A.淮河、海河、辽河B.长江、黄河、淮河C.海河、辽河、黄河D.黄河、海河、淮河【课后拓展案】下图是我国2000年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统计图。
读图回答8~10题。
1.从2000年中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Ⅰ类水质B.Ⅱ类水质C.Ⅲ类水质D.Ⅴ类水质2.下列我国的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严重的是()A.珠江B.海河C.塔里木河D.松花江3.下列河流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A.淮河B.海河C.辽河D.长江4.读“1996年渤海水体污染范围”和“渤海湾水域水质污染指数年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1996年渤海水体污染范围”图可看出,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水域受污染最为严重。
说明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来自___ ____排出的废弃物,它们集中在__ ___和________附近。
(2)1997年各项污染物指标超标63%以上,受污染水域面积占整个海域6叭以上,渤海面临“死海”危机。
这对渤海经济带将产生什么影响?(3)针对渤海污染情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进行治理?【课后反思】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学习,分析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明确水污染成因。
2.联系当地实际,学习分析有关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3.以天然水净化为例,了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二、水体污染现象1.重金属污染(1)污染源:工业废水。
(2)污染物:汞、铅、镉等重金属。
(3)典型案例:日本事件。
2.水体富营养化(1)定义:生物所需的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2)成因: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在湖泊等缓流水体内积聚到一定程度后, 就迅速繁殖,湖面出现“藻花”,海洋上则称“赤潮”。
(3)危害:造成生态系统破坏,湖泊。
(4)典型案例:太湖的富营养化。
3.海洋石油污染(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和运输过程中石油流失到海洋中。
(2)危害:危害海洋。
(3)典型案例: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
【预习自测】水体富营养化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探究二主要水体污染现象●问题导引●2013年11月22日3时,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路交会处,中石化输油储运公司输油管线破裂,事故发生后,约3时15分关闭输油,斋堂岛路约1 000平方米路面被原油污染,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 000平方米。
黄岛区立即组织在海面布设两道围油栏。
处置过程中,当日10时30分许,黄岛区沿海河路和斋堂岛路交会处发生爆燃,同时在入海口被油污染海面上发生爆燃。
结合材料探究:(1)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来自人类的哪些生产活动?(2)海洋石油污染主要集中在哪些水域?(3)海洋石油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4)海洋石油污染会导致海洋鱼类的死亡,原因是什么?●名师精讲●拓展延伸人类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源【当堂检测】1.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A.会刺激皮肤B.会腐蚀下水道C.会引起自色污染D.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2001年3月20日,世界最大的巴西P--36号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距巴西里热内占东北200千米的大西洋海面沉没,随同一起下沉的还有150万公升原油据此回答12~15题。
2.该地区的洋流名称是()A.南赤道暖流B.北赤道暖流C.巴西暖流D.秘鲁寒流3.如果原油泄漏,采取的措施是()A.出动清理原油船只,吸取漏出原油B.想办法让泄漏的原油快流到其他海域C.点火烧油,以免在海洋表而形成油膜,污染海洋生态环境D.海洋面积广大,原油泄漏完全不用理睬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对高低纬间热能的输送和转换、全球热量平衡有着重要意义B.促进了全球的水量平衡C.使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增温、增湿D.会使受污染的海域加快净化,但污染的范围不会扩大5.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关于死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组合有()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变得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光照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③海水严重污染,某些鱼类中毒④石油比较粘稠,鱼类难以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课后拓展案】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据图回答1 7~20题。
1.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2.根据乙湖泊周边地区生活、生产的特点,应主要防止湖水()A.富营养化B.毒素增加C.酸度增加D.碱度增加3.根据上题内容,治理乙湖污染的综合整治工程应采取的针对措施是()①该湖流域内禁用含磷洗涤剂②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染达标排放③减少网箱养殖面积④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4.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据报导:1999年7月2日、3日在河北省沧州市歧口附近及天津海域均发生了大面积的赤潮。
而前年在广东、香港海域、渤海湾均出现更大面积的赤潮。
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的某些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的现象,常使海水变成红色或褐色,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的威胁。
(1)分析赤潮发生的原因:①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化学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环境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营养物大量进人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太湖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由于藻类生物疯狂繁殖,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人民健康。
如是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减少藻类植物,采取下列哪一措施最为有效?A.大量引人肉食性鱼类B.大量引人吃浮游动物的鱼类C.完全除去吃浮游动物的鱼类D.完全除去肉食性鱼类(3)就辽东湾和珠江口两水域而言,最容易发生赤潮的应该是__________,试简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参考答案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1.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类型及机理3.水体自净能力比较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4.意义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5.水污染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这就是水污染。
思考讨论1.为什么河流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强?提示:河水不停地流动,若干天就可更新,污染物进入河流后稀释快,流动的河水含有的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
湖泊水流动性小,更新周期长,污染物常只与局部湖水混合,稀释慢,污染后自净较难。
二、水体污染现象1.重金属污染(1)污染源:工业废水。
(2)污染物:汞、铅、镉等重金属。
(3)典型案例:日本水俣湾汞中毒事件。
2.水体富营养化(1)定义: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2)成因: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在湖泊等缓流水体内积聚到一定程度后,藻类就迅速繁殖,湖面出现“藻花”,海洋上则称“赤潮”。
(3)危害:造成生态系统破坏,湖泊沼泽化。
(4)典型案例:太湖的富营养化。
3.海洋石油污染(1)污染源: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石油流失到海洋中。
(2)危害:危害海洋生物。
(3)典型案例: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
思考讨论2.水体富营养化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提示: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另一方面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从而使水体生物群落急剧变化,水体生态系统则失去平衡,造成严重的危害。
结合材料探究:(1)水污染是怎样产生的?提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排入天然水体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水体污染现象。
(2)何为环境的自净能力?提示: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称为环境的自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