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第六章 军队共同条令教育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第六章 军队共同条令教育
第一节
内务条令
一、《内务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内务条令 》的作用
《内务条令》对军人礼节、着装、仪容、称呼、 举止以及日常制度中的一些具体要求,都有明确的 规定。这两个方面的规范,既是军人的行为规范, 也是衡量一个军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每名立志 献身国防事业的军人,按照这些准则严格地约束自 己的行为,才能逐步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3)促进部队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正规化 建设是我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建设现 代化革命军队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正规化,没有 高度的集中和统一,也就没有现代化。正规化体现 在军队建设的诸多方面,而队列则是部队正规化最 为直接的一种外在表现。可以说,一支部队队列的 养成,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正规化水平的高低。
第二节
纪律条令
一、《纪律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纪律条令 》的作用
中央军委指挥,是我军纪律的核心内容,是 《纪律条令》中规定的一条基本纪律。加强我军的 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军现代化条件,特别是信息化 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要求我军必须具有更加严格的 组织纪律,以确保现代化装备的科学管理,确保训 练任务的完成,确保各军兵种、各部队之间作战时 密切协同。
第一节
内务条令
一、《内务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内务条令 》的作用
它规定的礼节、着装、军容风纪和对外交往, 是军人形象和礼仪的标准;它规定的日常生活制度、 勤务和管理规则,是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 生活秩序的规则。管理者必须依据《内务条令》的 规定实施管理;被管理者必须依据《内务条令》的 规定进行工作、学习、执勤和生活,自觉接受管理。
第二节
纪律条令
一、《纪律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纪律条令 》的作用
(6)规定了维护纪律的特殊措施。 (7)控告和申诉。 (8)规定了各级首长维护纪律的责任和纪律监察。
第二节
纪律条令
一、《纪律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纪律条令 》的作用
(一)维护军队纪律、实施奖惩的基本依据 (二)维护军队高度集中统一的法典 (三)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 要保障 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是我军建设的总任务、 总目标。加强我军的革命化建设,即保证党对军队 的绝对领导,保持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保持我军 高度的集中统一,保证我军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
第一节
内务条令
一、《内务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内务条令 》的作用
(二)建立正规生活秩序的标准 军队特殊的性质和职能对军队行政管理提出了 特殊的要求,这就是要实现正规化。《内务条令》 就是军队内部正规生活的准则。它规定的军人职责, 是军人从事本职工作的依据;它规定的军队内部关 系,是军人之间、机关之间、部队(分队)之间相 互关系的准则;
纵队队形,即纵深长度大于正面宽度的队形。 通常用于部队行进。 并列纵队队形,即各排或各连的纵队依次向左 站成的队形,称为连并列纵队或营并列纵队。通常 用于集合和讲话等场合。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3)队列指挥。即指挥员对单个军人、分队、 部队在实施队列活动时的一种调遣。队列指挥包括 指挥手段的运用、指挥位置的选择和变换等。指挥 手段通常用口令,有时用号音、哨音、信号灯、手 势、旗语,必要时也可以用通信工具或徒步通信等。 当用口令指挥队列活动时,可根据队列操练人员的 多少或队列动作的内容,分别采用短促口令、断续 口令、连续口令、复合口令等进行指挥。
第一节
内务条令
一、《内务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内务条令 》的作用
(三)规范军人行为的准则 《内务条令》对军人行为的规范,一是表现在 军人职责方面,通过对士兵、军官、首长的一般职 责,各类主管人员的职责和各类值班执勤人员的岗 位职责的规定,使每名军人对其在公务活动中应该 怎么做,不应该怎样做,有了明确的行为标准。二 是表现在对军人言行举止的要求方面。
第六章 军队共同条令教育
电子课件
目录
1 2 3
内务条令 纪律条。 了解《纪律条令》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了解《队列条令》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Title
1
内务条令
第一节
内务条令
一、《内务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内务条令 》的作用
(1)重申了我军的性质和任务。 (2)明确了内务建设的基本任务。 (3)规定了内务建设的基本原则。 (4)规定了军人入伍宣誓制度。 (5)规定了军人职责。 (6)规定了军队内部关系。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2)培养军人良好的军姿、严整的军容、过硬 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性和协调一致的动作。军队的 作风纪律必须经过艰苦的训练来培养和磨炼,其中 队列训练就是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贯彻执行《队列 条令》有助于消除自由散漫的现象,培养军人一切 行动听指挥的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军人 坚强的性格、坚韧的毅力、强健的体质,以及吃苦 耐劳、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进而达到增强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本章小结
的行为准则和军队维护纪律、实施奖惩的依据, 对于依法治军、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军人的 组织性和纪律性、保持我军的高度稳定和集中 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谢谢观看!
THAN KS
第二节
纪律条令
一、《纪律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纪律条令 》的作用
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必须加强纪律建设。整 齐划一、令行禁止是军队正规化的显著特征。严格 执行纪律条令,加强纪律建设,既是我军正规化建 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保 障。
目录
3
队列条令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队列指挥要求包括:指挥位置正确;姿态端正, 精神振作,动作准确;口令准确、清楚、洪亮;清 点人数,检查着装,认真验枪;严格要求,维护队 列纪律。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4)队列的一般要求。 《队列条令》规定了军队在队列中的纪律,主 要包括: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姿态端正, 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动作迅速、准确、 协调一致;保持队列整齐,出、入列应当报告并经 允许。
第一节
内务条令
一、《内务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内务条令 》的作用
(7)规定了军人的行为举止。 (8)规定了日常管理制度。 (9)规定了国旗、军旗、军徽的使用和国歌、军 歌的奏唱。
第一节
内务条令
一、《内务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内务条令 》的作用
(一)管理教育的基本依据 我军的管理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性和 明确的目的性。《内务条令》关于我军内务建设的 规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管理教育必须以此为依据。 只有严格按照《内务条令》的规定实施管理,我军 的管理教育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下达口令时,注意掌握好音节、音色、发音和 主音,以达到准确、清楚、洪亮的要求,使队列人 员能迅速执行。指挥位置应当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 通常情况下,停止间,在队列中央前;行进间,纵 队时在左侧中央前,横队、并列纵队时在左侧前或 左侧,必要时在右侧前(右侧)或左(右)侧后。 变换指挥位置要取捷径,通常用跑步,尽量避免频 繁地变换指挥位置。
本章小结
《内务条令》是规范我军内务制度、加强内 务建设的法规。它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 旨,凝结着我军战争与和平环境中部队管理的 丰富经验,具有严密的科学性,是我军管理教 育工作的基本依据。 《内务条令》的作用:管理教育的基本依据; 建立正规生活秩序的标准;规范军人行为的准 则。
本章小结
《纪律条令》,是以法规形式规定军队纪律 的条令,是军队的行为准则和军队维护纪律、 实施奖惩的基本依据。它规定了纪律的性质和 内容,军人维护纪律的权利与义务,奖励、处 分的目的、项目、条件、权限及程序,以及维 护和巩固纪律的原则、方法和措施等,是军人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1)规范全军的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和队列指挥。 军队是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具 有高度的统一性和严格的纪律性,一切行动必须迅 速、准确和协调一致,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要把一支部队训练成为有战斗力的整体,就必须从 集合、列队等日常生活抓起,《队列条令》的基本 作用,就是为达到全军队列生活的整齐划一,而对 军队每名成员和部队的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和队列 指挥做出统一规定。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2)队列队形。即军人在集体共同行动时,按 照《队列条令》规定所采取的列队形式,简称队形。 它是部队列队的依据,条令规定了以下3种基本队 形。 横队队形,即正面宽度大于纵深长度的队形。 通常用于集合、讲话和训练等场合。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1)队列动作。即军人、分队和部队按照 《队列条令》规定的要领所进行的动作。我军的队 列动作是在长期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过程中,为适 应部队正规化建设和纪律作风的培养以及技术、战 术训练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它可以分为单个军人 和集体两种,其中又可以分为徒手和携带枪械两种 情况。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主要包括:立正、稍息、 停止间转法、步法行进、坐下、蹲下、敬礼等。
目录
2
纪律条令
第二节
纪律条令
一、《纪律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纪律条令 》的作用
(1)规定了纪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2)规定了维护和巩固纪律应坚持的原则。 (3)规定了军人维护军队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责任 与义务。 (4)规定了奖励的目的、原则和奖励的项目。 (5)规定了处分的目的、原则和处分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