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上海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上海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2017·达州)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以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燃放鞭炮B . 矿石粉碎C . 植物光合作用D . 酒精燃烧2. (2分)(2017·重庆模拟)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 某品牌纯净水B . 清新的空气C . 24K黄金D . 氦氖激光气3. (2分) (2019九上·沛县期中) 能用过滤法将下列混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A . 二氧化锰和铁粉B . 氧气和二氧化碳C . 食盐和蔗糖D . 食盐和泥沙4. (2分) (2015九上·福清期中) 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A . 分子质量很小B . 分子在不断运动C . 分子体积很小D . 分子间有间隔5. (2分)(2018·徐汇模拟) 壹佰元人民币的防伪油墨中含有MgF2 ,则MgF2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A . +1B . +2C . ﹣1D . ﹣26. (2分)(2020·福州模拟) 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是()A . 钢的含碳量高于生铁,所以钢的性能优于生铁B .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C . 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金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性质不同7. (2分)(2016·巴中) 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巴中城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但测得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②沙尘暴天气增多③太阳能热水④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⑤燃烧天然气⑥燃煤取暖.A . ①③⑤⑥B . ②④⑤⑥C . ①②④⑥D . ③④⑤⑥8. (2分)(2018·通州模拟) 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 丙分子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B . 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C . 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9. (2分)已知下列物质的pH范围,其中显酸性的是()A . 食醋(3~4)B . 海水(8~9)C . 肥皂水(10~11)D . 洗涤剂(12~13)10. (2分) (2019九上·永登期末)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 .C .D .11. (2分) (2019九上·江都月考)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用铁矿石和焦炭在高炉内炼钢B . 常用“加铁酱油”有助于预防贫血C . 重要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 . 室外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及时逃离现场12. (2分)(2016·聊城) 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B . 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C .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 . 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13. (2分) (2020九下·衡阳月考) 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 . Cu粉中混有Fe粉(用磁铁吸引)B . Cu粉中混有CuO(稀硫酸)C . CO中混有CO2(氢氧化钙溶液)D . CO2中混有CO(点燃)14. (2分)(2019·潍坊) 向m克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滤渣中一定有Ag、Cu、FeB . 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C . 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D . 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二、多选题 (共1题;共3分)15. (3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 . 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C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自烟D . 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产生紫红色物质三、填空题 (共5题;共16分)16. (2分) (2020九上·南昌期末) 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显示着不同含义。

请你以氧元素为例,写出其不同位置带有数字“2”的四个粒子符号。

(1) ________(2) ________(3) ________(4) ________17. (3分)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右图的净水装置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沉淀B.过滤C.吸附D.消毒(2)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和取暖,煤、氢气、乙醇、汽油、柴油等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 。

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人类正在开发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________(填一种)等。

18. (2分) (2019八上·泰安期中) 写出下列物质或微粒的化学符号。

物质或微粒名称氧化镁水分子化学符号________________19. (6分)(2018·郧阳模拟) 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器盛装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生锈的原因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盛澄清石灰水瓶壁有一层薄膜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用酒精作燃料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都能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20. (3分)(2020·澄海模拟) 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请根据图表回答:温度/℃20304050607080溶解度/g NaCl36.036.336.637.037.337.838.4 KNO331.645.563.985.5110138169(1)表示Na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t1℃对应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2)60℃将100gKNO3溶解在100g水中,然后降温到40℃,降温后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3)等质量的KNO3、NaCl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甲________乙(填“>”、“=”、“<”)。

(4)如图甲所示,要使广口瓶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a是(填序号)。

A . 生石灰B . 氢氧化钠固体C . 硝酸铵固体D . 氯化钠固体(5) KNO3固体含有少量NaCl,为提纯KNO3 ,实验过程是:①溶解、②蒸发浓缩、③________、④过滤、⑤洗涤,晾干得到较纯净KNO3。

四、推断题 (共1题;共3分)21. (3分)(2019·电白模拟) A~J均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省略。

已知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类,C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E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F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 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①~⑤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4) A和J反应可生成两种不同的盐类,两者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但其比例不同,则A和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五、实验题 (共1题;共4分)22. (4分)(2011·泰州) 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原因是________,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________,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3)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假设]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小青的假设: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________.(4) [实验探究]Ⅰ.小英的探究: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可能的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探究所用澄清石灰水是否变质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量原澄清石灰水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③________步骤③中现象为:________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步骤③可能的反应方程式略实验结论:________(5)Ⅱ.小青的探究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探究气体X中是否含有________气体将气体X通入硝酸银溶液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结论:气体X中含有________气体(6) [实验反思]Ⅲ.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只用一组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请你从下图中选择一组合理的装置________(填序号).Ⅳ.在上述合理装置的第二支试管内应放入________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23. (1分)(2016·洪山模拟) 该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变质的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1)首先设计了图1所示的装置,加入过量的盐酸反应后,通过右侧注射器内收集到气体的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所使用注射器最大量程为20mL).写出锥形瓶内所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________.小李认为该方案中需要控制样品取用的量,这是因为________.(2)该兴趣小组同学在反思上面实验后设计了如图2的装置测定变质的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反应的开始、结束都要用注射器反复的排送空气.实验步骤为: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称10g烧碱样品放入广口瓶中,D处注射器内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准确称量装置F的质量320g,连好装置.③打开弹簧夹,反复推拉注射器A10次,准确称量装置F的质量320.5g.④关闭弹簧夹,然后推动注射器M的活塞,让稀硫酸逐滴滴入样品中,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打开弹簧夹,缓缓推拉注射器A10次.⑥再准确称装置F质量为321.6g.问题探究:(Ⅰ)图2中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Ⅱ)若步骤⑤中注射器A推拉速率过快,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理由是________.七、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4. (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某铁粉与碳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