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植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营养品质:常指人体需要的营养、保健成分含量的提高和不利、有害成分含量的下降和消除。
2、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叫做自花授粉。
3、常自花授粉植物:又称常自交植物,指那此有自花授粉习性,但花器结构不太严密,从而发生部分异花授粉的植物,通过以异交率在10%以上作为常自交植物的下限。
4、异交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雌蕊通过接受其它花朵的花粉受精繁殖后代的植物称为异花授粉植物,又叫异交植物。
5、自然授粉植物:又称常异交植物,在花器结构和开花授粉习性方面和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相同,但能够自由接受自花及异花的花粉而正常受精和繁殖后代,实际上是异花授粉植物中不存在自花授粉不亲和性的种类。
6、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原材料,过去叫做育种的原始材料,20世纪60年代初改称品种资源,现在国际上多采用比较确切的名称即种质资源。
种质,又叫遗传质,是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7、生态型:是指植物对一定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传适应性的品种类群,是植物在特定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对某些生态因一阵子的特定需要或适应能力。
8、混合选择法:又称表型选择法,是根据植株的表型性状,从原始群体中选取符合选择标准要求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下一代混合播种在混选区内,相邻某植对照品种(当地同类优良品种)及原始群体的小区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
9、单株选择法:是个体选择和后代鉴定相结合的选择法,故又称系谱选择法或基因型选择法,是按照选择标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良的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独种植一小区形成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根据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入选单株基因型优劣的选择法。
10、芽变:来源于体细胞中自然发生的遗传物质变异。
11、芽变选种:是旨对由芽变发生的变异进行选择,从而育成新品种的选择育种法。
12、营养系微突变选种:简称营养系选种,与芽变一样,变异来源于自然发生的体细胞突变,主要不同点在于突变发生于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表型效应较小,不易和环境效应鉴别,但确实可以遗传。
13、常规杂交育种:也称组合育种,系通过人工杂交,把分散于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获得基因型纯合或接近纯合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14、两亲杂交:是指参加杂交的原始亲本只有两个。
如果只杂交一次叫做单交,如果某一个亲本杂交多次称为回交。
15、多亲杂交:参加杂交的亲本是3个或3个以上的杂交叫多亲杂交,又称复合杂交或复交。
16、合成杂交:参加杂交的亲本先两两配成单交杂种,然后将两个单交杂种杂交。
这种多亲杂交方式叫做合成杂交。
17、杂种优势:杂交种品种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优于双亲或某一亲本的现象叫杂种优势。
18、超中优势:又称中亲值优势,这是以中亲值(某一性状的双亲平均值的平均)作为尺度用以衡量F1平均值与中亲值之差的方法。
19、超亲优势:又称作高亲值优势。
这是用双亲中较优良的一个亲本的平均值(Ph)作为尺度,衡量F1平均值与高亲平均值之差的方法。
20、超标优势:这是以标准品种(生产上正在应用的同类优良品种)的平均值(CK)作为尺度衡量F1与标准品种之差的方法。
21、离中优势:又叫平均显性度,它是以双亲平均数之差的一半作为尺度衡量F1优势的方法,是以遗传效应来度量杂种优势的。
22、配合力:是指作为亲本杂交后F1表现优良与否的能力。
配合力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两种。
23、雄性不育系:在两性花植物中雄蕊败育现象叫做雄性不育,有些雄性不育现象是可以遗传的,采用一定的方法可育成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良系。
24、混合授粉法:利用不同种类花粉间的相互影响,改变授粉的生理环境,可以解除母本柱头上分泌妨碍异种花粉萌发特殊物质的影响。
25、重复授粉法:在同一母本花的花蕾期、开花期和临谢期等不同时期,进行多次重复授粉,以利用雌蕊不同发育程度、受精选择性的差异,促进受精结籽。
26、急性照射:是指在短时间内将所要求的总诱变照射剂量照射完毕,通常在照射室进行,照射室,适用于各种植物材料的照射。
27、慢性照射:是指在较工时期内,将所要求的总诱变剂量照射完毕,通常在照射圃场内进行,适用于植株照射。
28、重复照射:是指在植物几个世代(包括有性或营养世代)中连续照射。
29、内照射:内照射具有剂量低、持续时间长、多数植物可在生育阶段进行处理等优点,其次,引入植物体内的放射性元素,除本身的放射性效应外,还具有由衰变产生的新元素的“蜕变效应”。
30、品种审定:是指对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由权威性的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审查,并作出能否推广和在什么范围内推广的决定。
31、品种退化:是指一个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经一定时间的生产繁殖后,会逐渐丧失其优良性状,在生产上表现为活力降低、适应性和抗性减弱、产量下降、品质变次、整齐度下降等变化,失去品种应有的质量水平和典型性,降低以致最后失去品种的使用价值。
32、就地保存:是指在资源植物的产地,通过保护其生态环境达到保存资源的目的。
33、迁地保存:常针对资源植物的原生境变化很大,难以正常生长及繁殖、更新情况,选择生态环境相近的地段建立迁地保护我,有效地保存种质资源。
34、纯育品种:由遗传背景相同和基因型纯合的一群植物组成。
35、自交系:自花授粉植物的纯育品种可直接用于生产,其中配合力高的可用于配制杂交种品种。
36、杂交种品种:指用遗传上纯合的亲本在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特定组合的一代杂种群体。
37、营养系品种:由单一优选植株或变异器官无性繁殖而成的品种。
38、育种材料:包括杂交育种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某些专长的杂种株系,诱变或筛选出的专长突变体等中间材料。
39、选择育种:利用现有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的手段而育成新品种的途径。
40、种子保存:是以种子繁殖材料的种类最简便、最经济、应用最普遍的资源保存方法。
41、简单引种:是一种作物范围内的迁移,一般产地引种的条件差异较小,引起引种作物材料无需特殊的新的环境条件,在引种地正常生长发育而获得经济生长价值。
42、驯化引种:是引种作物范围外的迁移,一般产地与引种地自然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只能引进引种材料的气生苗,就能适应引种地生长条件,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有经济价值的。
43、生态型:是指植物对一定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传适应性的品种类群,是植物在特定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对某些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或适应能力,这种习性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通过遗传和变异而形成的。
44、选择育种:利用现有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的手段而育成新品种的途径。
45、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品种或品系与其它品种或品系杂交的全部组合的平均表现。
46、单交种:是指用两个自交系杂交酿成的杂种一代。
47、童性:童期和成年期在质上处于发育的不同阶段,童期在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等方面和成年期不同的特性。
48、无性繁殖:是指没有发生受精作用的繁殖方式。
49、无意引种:指外来种利用人类传送媒介扩散到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1、园艺产品的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贮运品质。
2、感官品质常包含植株或产品器官的大小、形状、色泽等由视觉、触觉所感受的外质和风味、香气、肉质等由味觉、嗅觉、口感等感知的内质。
3、园艺植物的环境胁迫大体上可分为温度胁迫、水分胁迫、土壤矿物质胁迫、大气污染胁迫以及农药(含除莠剂)胁迫等。
4、保护地生态条件主要为:弱光照、高温多湿环境、短日照。
5、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可大致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类。
6、有性繁殖可以根据其授粉习性再分为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
7、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除雌雄异株植物外,常具有自花授粉不亲和的生理一遗传机制,就是说即使自花粉落在有正常功能的柱头上也不发生受精作用。
8、自然不亲和性广泛存在于植物界。
9、同型不亲和性的种类,植株间不存在花器形状方面差异。
10、茹考夫斯基的论文《育种的世界植物基因资源—大基因中心和小基因中心》改变了作物起源中心的概念,增加了欧洲、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和北美三个中心共计12个大基因中心。
11、收集种质资源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包括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如征集的种类、数量和有关资料。
12、植物学质量性状由主基因控制的只有两种表型的质量性状。
13、数量性状有多基因控制的性状。
14、生物学特性的评价有:级差评价法、参照品种典型评价法、非生物胁迫评价、生物胁迫敏感性评价、综合性状评价。
15、引种应坚持少量试引、多点试验、全面鉴定、逐步推广的步骤。
16、引种原则:既积极又慎重17、基本选择法分为:混合选择法、单株选择法。
18、两亲杂交可分为:单交、回交19、多亲杂交可分为:添加杂交、合成杂交20、杂种优势的衡量方法:超中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离中优势21、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22、采用特殊的授粉方法:混合授粉法、重复授粉法、射线处理法、提前或延迟授粉法23、克服远缘杂种的难育性可酌情采用下列方法:幼胚的离体培养、嫁接、改善发芽与生长条件。
24、克服远缘杂种难稔性的途径:1染色体加倍法、回交法、蒙导法、逐代选择、改善营养条件25、注意药剂浓度与处理时间的选择一般以0。
2%的水溶液最为常用。
26、一般认为照射种子或枝条,最好的剂量应选择在临界剂量附近,即被照射材料的存活率为对照的40%的剂量值,或半致死剂量,即辐照后存活率为对照的50%的剂量值。
27、内照射的处理方法:浸泡法、注射或涂抹法、饲喂法(施肥法)28、种质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29、繁育无病毒苗的方法:热处理法、组织培养法30、生态型一般分为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共栖生态型。
37、植物学性状的描述分为质量性状的描述和数量性状的描述。
38、园艺产品的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贮运品质等。
39、感官品质常包含植株或产品器官的大小、形状、色泽等由视觉、触觉所感受的外质和风味、香气、肉质等由味觉、嗅觉、口感等感知的内质。
40、园艺植物对环境胁迫大体上可分为温度胁迫、水分胁迫、土壤矿物质协迫、大气污染胁迫以及农药胁迫等。
41、温度方面有高温胁迫和低温胁迫。
42、水分方面有干旱胁迫和湿渍胁迫。
43、从遗传特点方面看,营养系品种都是杂合程度很高的基因型,一旦进行有性繁殖,杂种一代就会发生复杂的多样性分离。
44、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
45、杂种材料必须经过4-5代以上的近交分离和人工选择,才能获得主要性状基本纯合的基因型。
三、简答题1、园艺植物育种目标的特点。
答:(1)育种目标的多样性(2)优质是更为突出的目标性状;(3)延长供应和利用时期是园艺植物育种目标的重要因素;(四)重视兼用园艺植物的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