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手册单选题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刮风依靠慈善垂柳B.晒着绿苹暖和横卧C.园圈地毯水纹水墨画D.摇蓝斜射稍微烦燥答案:AA项,正确;B项,“绿苹”应为“绿萍”;C项,“园圈”应为“圆圈”;D项,“摇蓝”应为“摇篮”,“烦燥”应为“烦躁”。
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2、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舍的纪念馆是位于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也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C.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已不再是不争的事实。
D.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答案:BA.有误,语序不当,应将“一座”放在“普通”之前;B无误;C.有误,成分赘余,应删去“不再”;D.有误,两面对一面。
应删去“是否”。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3、下列对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
(高而远)B.(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出卖,拨弄)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晴朗无云)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答案:BB“(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出卖,拨弄)”对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卖弄:展现,展示,炫耀。
故答案为:B【点睛】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能力层级B4、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答案:CC分析不正确,应为:这两句诗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故C符合题意。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5、“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本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夸张C.拟人D.借代答案:C“偷偷地”“钻”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小草刚从土中生长出来的形象与过程。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6、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答案: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错,尾联写诗人“最爱”的是湖东“绿杨阴里白沙堤”。
【点睛】考查诗歌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诗句的字词来理解,不能超越字词,架空内容。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B.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
C.《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冬天里人们的活动。
D.《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动人图景。
答案:CA:正确;B:正确;C:《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而非人的活动。
D:正确。
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的基本情况的识记。
一篇课文要识记的内容有:作者、朝代(如果是古代的话)、作品、作家代表作、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写作手法等,复习时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对照记忆。
8、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
《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著名诗人、翻译家。
B.“他夹着尾巴逃跑了”一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C.“我们要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行。
”该句中“包袱”用的是该词的比喻义。
D.“当我能正确拼写水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
”该句中“能”“拼写”“自豪”均为动词。
答案:DD.“自豪”是形容词,而不是“动词”。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的综合素养的考查能力。
涉及到作家作品,以及语法知识、修辞手法等等,可以说没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做这种题非常棘手。
9、下面是对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B.次句直叙其事。
“闻道”,表示惊惜。
“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C.后两句诗作者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自己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答案:DD.“我寄愁心与明月”,注意“寄……与……”搭配,并不是“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明月’”,而是运用拟人手法,将“愁心”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故答案为:D。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10、下面句子与课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A.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高大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强壮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B.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全是桃儿、杏儿、梨儿。
C.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D.放下饱尝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答案:CA中应是“强壮的儿子”“高大的父亲”;B中应是“满是桃儿、杏儿、梨儿”;D中应是“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1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繁花(fán)抖擞(sǒu)黄晕(yūn)薄烟(bó)B.酝酿(liàng)发髻(jì)贮蓄(zhù)禅心(chán)C.唱和(hè)湛蓝(z hàn)寥阔(liáo)枯涸(hé)D.清冽(liè)看护(kàn)肥硕(shuò)竦峙(sǒng)答案:C这是一道字音考查的题目。
A项中正确的读音为:黄晕[huáng yùn] B项中正确的读音为:酝酿[yùn niàng] D 项中的正确读音为:看护[kān hù]。
C项中的读音没有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字音题目重点考查的是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易混字。
重在积累。
做生活的有心人,把字音的学习贯穿在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中。
包括听、说、读、写。
心中要有字音,口中有字音,耳中有字音。
12、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偌(nuó)大黛(dài)色绷(bēnɡ)紧鸟巢(cháo)B.倏(shū)忽沸(fèi)腾蜷(quán)曲锥(zhuī)形C.刹(chà)那贮(zhù)蓄烘(hōnɡ)托颤(zhàn)声D.主宰(zǎi)黄晕(yūn)嘹(liáo)亮狭窄(zhǎi)答案:BA.“偌”应读作“ruò”;B.读音正确;C.“颤”应读作“chàn”;D.“晕”应读作“yùn”。
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
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音的积累。
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尤其是声调和前后鼻音。
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可在把握字义的基础上来认定多音字的读音。
1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他还创作了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作品。
此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画卷,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刘禹锡的《秋词》一诗,可贵之处在于: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抒发了奋发进取的豪情。
全诗议论、抒情与写景相结合,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C.《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
全文是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与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构思巧妙。
D.《宇宙里有些什么》是一篇科学小品,本文简明生动地介绍了关于恒星和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识,说明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说明的顺序是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条理清晰。
答案:AA《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他还创作了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作品。
此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画卷,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点睛】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作家作品,不仅要注意积累作者、背景、涉及人物、故事情节及写作特色,还要积累细节,要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