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广东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广东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开展物联网建设聪慧广东的实施方案〔2021-2021年〕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开展物联网建设聪慧广东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21〕66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开展瞧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为主线,以聪慧都市试点和重点领域应用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物联网的普及应用,促进物联网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扶持物联网行业做大做强,带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聪慧广东建设。

〔二〕开展目标。

到2021年,聪慧都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聪慧广东架构全然形成。

物联网技术在生产、生活、公共治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物联网产业产值到达10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0家,制造专利受理量和技术标准公布量超过1000项,机器对机器〔M2M〕应用终端数量超过1000万台。

到2021年,在无线射频识不〔RFID〕、传感器、短距离无线通信和网络、M2M和嵌进式系统等重点设备制造领域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建成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大碍事力的系统集成企业,扶持一批具有创新商业模式的网络运营效劳企业,集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端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

物联网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聪慧广东建设取得重大时期性成果。

二、要紧任务〔一〕推进重点区域应用,积极开展聪慧都市建设试点。

目标:加快聪慧都市开展,打造聪慧化的生产生活方式。

重点推进聪慧广州、聪慧佛山、聪慧云浮、聪慧东莞等试点建设并取得实质突破。

物联网技术在试点示范都市〔镇〕的要紧经济社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都市治理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形成聪慧广东的全然框架。

措施:1、建设聪慧广州,探究中心都市物联网综合应用新模式。

实施“天云方案〞,加快建设新一代通信网络、光纤到户、无线都市等重点工程。

推动物联网在示范应用、核心产业、要害技术以及公共平台建设领先取得突破。

加快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电网、聪慧政府、智能城管、智能家居等重点聪慧工程,改善都市运行治理效率,提升居民生活聪慧化程度。

建设聪慧广州〔天河〕示范区,大力开展新兴聪慧型产业,加快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基地建设,建设中国软件名城核心区和天云计算基地。

依托中心商业区,开展聪慧商务应用示范,建立快捷智能的商务体系。

领先实现社会保障卡、市民网页和居民健康档案等应用覆盖全体居民,选择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智能化改造,打造面向今后生活的智能家庭、智能楼宇和智能社区。

启动南沙聪慧岛建设,重点推进聪慧岛中心根底设施、技术中心、聪慧创新园、国际智能港口、航运效劳中心等建设,带动电子信息、软件与效劳外包等产业开展,稳步推进国际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设,着力建成CEPA 〔CloserEconomicPartnershipArrangement〕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

到2021年,力争使广州物联网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到达300亿元,物联网效劳业规模到达200亿元,2021将广州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物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市。

2、建设聪慧佛山,实现“四化融合〞模式创新。

通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都市化、国际化的“四化融合〞,探究科学开展和转型升级新模式。

抓紧实施物联网和聪慧产业工程、佛山无线网络(U-佛山)建设工程、智能都市-东平新城示范工程、智能生活工程等8大重点工程,提升都市生产生活及公共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依托禅城区广东省RFID产业〔佛山〕基地、世纪互联云计算南中国总部基地、华南聪慧新城以及南海区云计算中心,建设物联网和云计算应用示范基地。

以行业应用为切进点,应用物联网技术推动家电、服装、建材等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支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绿色制造在佛山应用,选择3个居民小区开展聪慧家居应用试点。

到2021年,规模以上的物联网和云计算企业到达50家以上,实现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

到2021年,智能化都市的示范工程全然建成,“聪慧佛山〞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3、建设聪慧云浮,实现“三网融合〞创新突破。

加快推进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云浮三网融合基地建设,支持云浮建设“三网融合〞试点示范区,探究有云浮特色的播送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之路。

基于“三网融合〞积极开展物联网、移动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智能家居等应用业务。

支持畜牧养殖物联网应用等示范工程建设。

推动建立基于“三网融合〞的企业云计算效劳平台。

加快“三网融合〞业务进家庭步伐,推动双向互动数字电视应用,到2021年,实现全市60万户用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4、建设聪慧东莞,实现经济社会双转型新突破。

充分利用省市共建物联网产业基地契机,启动“聪慧产业〞工程,培育一批物联网龙头企业,夯实物联网产业根底,促进产业集聚开展。

深进推进无线都市示范应用。

推进云计算公共效劳平台建设,打造云计算产业链。

部署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商贸流通业的试点应用,推动虎门港“聪慧港口〞建设,提升物流、仓储和通关的全程智能化,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发扬东莞石龙镇作为“全国首个信息化试点镇〞的建设优势,探究以信息化推动开展方式转变、带动产业与都市转型升级的聪慧城镇建设新路,打造数字城镇〔e-Town〕品牌。

加快推动聪慧城镇新一代网络建设,探究物联网智能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层次应用,开展包括民生、环保、市政、医疗、公共平安等领域的聪慧化公共效劳和城镇治理,争取到2021年,成为全国聪慧城镇建设的创新示范镇。

〔二〕推进重点领域应用,带动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

目标:选择物联网应用根底较好的重点领域,分期分批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和聪慧广东应用工程。

到2021年,在重点应用领域实施20个以上试点示范工程,聪慧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平安监管、智能电网、聪慧医疗、聪慧环保和聪慧水利等7大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力争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物联网应用示范先行区。

措施:1、加快推进“聪慧物流〞应用。

重点以机场、港口、铁路和公路站点等物流枢纽为依托,建设“一站式〞物流效劳信息平台,推进多式联运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治理。

〔1〕加快建设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实现政府效劳与行业平台协同、区域与国际互联的物流信息共享,为企业提供信息效劳和产业化公共根底效劳。

到2021年,完成平台解析交换中心和搜索效劳与国际互联中心“两大中心〞建设,推动广州、深圳两主节点建设,启动局部应用子平台试点,2021年,建立多式联运智能化需求链效劳体系,促进各部门各领域物流业务融合和通关便利化,将广东打造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物流信息中心。

〔2〕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环节深化应用。

制订?广东省建设聪慧物流实施方案?,以广州港、盐田港、虎门港、南方海岸物流园区、粤港河运智能监控平台等粤港物联网通关示范工程为重点,提升通关效率,落低通关本钞票。

推动RFID、传感网技术在制造业物流、都市配送物流、商贸效劳中心等各类物流模式中应用。

加快基于车网关的现代专业物流系统产业化。

支持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工程“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东莞“虎门智能港〞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平台。

2、大力推进“智能交通〞建设。

积极推进交通信息感知根底设施建设,在交通引导、停车诱导、公交治理、实时路况、客货车辆治理等方面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

〔1〕加快建设“车联网〞工程。

以广州作为“车联网〞试点区域,带动珠三角各市聪慧交通建设,力争打造交通行业的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以广州市“动态感知,主动治理,人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应用试点和汕头市车辆射频电子标签自动识不系统等工程为示范,依托广州、深圳、惠州、珠海、中山等市智能交通治理系统,建设车载动态导航信息效劳系统和车辆卫星定位平安监测预警系统、基于RFID的车际平安预警系统等车载物联网重点工程。

支持通讯运营商、交通运营企业建立“车主效劳平台〞等面向社会的信息效劳系统,构建快捷便利的交通信息效劳体系。

〔2〕建设粤通卡畅通工程。

进一步推广使用不停车收费的粤通卡,支持电子车牌和电子驾照顾用,推动羊城通、粤通卡、深圳通、岭南通及香港“快易通〞、“八达通〞等的互联互通和应用融合。

整合现有都市交通智能卡系统和资源,推动移动终端与智能卡融合,形成全省统一的交通智能卡品牌。

按照全省统一的交通智能卡技术标准,改造目前已发卡都市的交通智能卡应用系统,建立统一标准的全省交通“一卡通〞平台。

至2021年,实现珠三角地区公交、城际轨道交通“一卡通〞;到2021实现全省交通“一通卡〞。

3、加强“智能平安监管〞建设。

充分考虑公共平安监管的实际需求和物联网的技术优势,重点在食品、特种设备、危险品、卫生等领域推动物联网示范应用。

〔1〕建设食品平安溯源工程。

加快建设一批食品、药品等民生领域的平安溯源工程,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程监控,进一步扩大食品平安溯源应用普及,到2021年,建立一套从种苗到销售终端的全程食品平安溯源系统,打造国内先进的鲜活农产品监控体系。

〔2〕建设智能平安监测治理系统。

以广州市基于物联网建设的车用气瓶监管系统、电梯平安与节能监测系统等工程为示范,在珠三角地区推广RFID、传感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应用,建立智能平安监测治理系统,2021年前,重点对非煤矿山、特种设备、易燃易爆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交通运输工具等实施检测、预警和监控治理,加强对机场、桥梁、隧道、场馆等市政设施实时监测和治理。

4、加快实施“智能电网〞工程。

结合我省电网建设和改造,稳步推进广东地区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开展智能调度、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系统一体化、通信信息智能化等重点专项研究,建设中新知识城、横琴岛智能配网、智能用电小区、大容量电化学储能等示范工程,抓好国家级智能电网实验中心等平台建设,开展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

加快智能电网配套电气设备、新型传感测量器、智能电表等新型设备研发及制造,研究与开发智能配用电信息及通信支撑技术。

支持企业建设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自动快速更换系统,探究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运营网络新模式,在广州、深圳等都市进行提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运营整体解决方案试点。

加快推进“物联网智能路灯〞和“电力无线抄表〞应用,推广互动用电,促进节能减排。

到2021年,广州、深圳等都市提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得到应用,电力智能电表的用户互动应用达2000万家。

5、着力推动聪慧医疗建设。

在全省选择5家以上医院作为试点,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健康检测与实时监护、远程医疗等领域的运用,推广应用具备物联网应用功能的便携式医疗设备,提高远程医疗能力。

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选择10个社区作为试点,建设社区医疗信息化平台和调度枢纽,实现集远程医疗检测、社区医疗资源调度等效劳于一体的小区智能医疗效劳,探究家庭保健效劳新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