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五年级国学经典《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国学经典《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西湖的喜爱,的确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板书
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美:(比西子)总相宜
雨--亦奇
教学
后记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它的最大难点是什么?难就难在怎样引导学生真正进入古诗的意境。在教学这首诗时,我通过“质疑解疑,理解诗意”,“吟诵品读,深入感悟”,“品读感悟,拓展延伸”的步骤逐步展开教学,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力图让学生真正“入境”。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风光图片,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用课件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晴天的西湖除了波光粼粼的湖面,还会有哪些美丽的景象?”在让学生感受雨中西湖画面时,我又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感悟做好了铺垫。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师:苏轼与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诗情画意只有苏轼的才思豪情才能写出她的美妙,而苏轼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诗情画意才能尽展出来。此时此刻,你认为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感情?(喜爱.热爱.最爱)
⒉师:让我们带着诗人对西湖的爱来朗诵这首诗,让老师听出你们语言中的爱课件出示古诗并配乐
生:无论是晴天的西湖,还是雨中的西湖;无论是冬天的西湖,还是夏日里的西湖;无论是清晨的西湖,还是日落黄昏的西湖。
生:无论何时西湖都一样美。
生:“杭州西湖甲天下”“西湖风景美如画”……
生:诗人抓住了最能表现西湖特点的景物来写,水光与山色就是西湖最大的特点。
生默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师:“淡妆浓抹”一般指人比如西施无论淡雅的装扮,还是弄装艳抹都很美。可在这儿什么意思?
“总相宜”又指什么?
⒊师:让我们再次欣赏西施一样美的西湖。(课件图文)
⒋师:带着你的理解,带着诗人的联想来朗诵这首诗。
过渡:诗之美,美在音律动听,美在语言优美,诗之美,美在诗情画意,精练的28个字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请听老师朗诵。(课件图配音乐)
2.苏试天生豪放,经常寄情于山水之间。而杭州西湖就是他在杭州为官时
最喜欢游玩的地方。
活动三:自渎课文,逐句理解诗意。
㈠ 自渎课文。
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三次,注意读准生字,读出节奏。课件出示古诗
㈡逐句理解诗意。
⒈师:提问:读完这首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也就是诗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提问:“潋滟”什么意思?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生:喝水
生:诗人饮酒游湖
生:起初天气晴朗,后来下起了雨。
⒉指名读。
⒊同桌互读。
4.根据课后注释再读一次。
生:西湖晴天时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景。
生: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样子
生:雨中云雾迷茫的样子。
生:西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美女。
生:西湖晴天时水面波光粼粼,雨中水雾迷茫,山色朦胧的美丽景色。诗人觉得这美境就和西施一样,天生丽质,怎么打扮都美。
教学设计表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六单元
执教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古诗二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
上课时间
学习
要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学习
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过渡:诗之美,在于诗人独具匠心的描写,在于奇妙的想象,只有李白才能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只有苏轼才能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因之这两句诗,西湖也叫西子湖,这足见诗之伟大。一首诗让一个地方名扬四海,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活动五:拓展学习,感受诗的魅力
⒈师:让我们在这诗的魅力中再次感受西湖之美。课件出示:
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diS5925|p;6yq@E_V小学教案课件网
活动二:读解诗意,感受诗的语言美
1.理解课题
师:“饮”在生活中指什么?在这里呢?
用一句话来说:诗人饮酒游湖,起初天气晴朗,后来下起了雨。
师:提问:“空蒙”指什么?
师:诗的前两行写的是西湖的景,分别是哪些景?板书:(晴——水光,雨——山色。)
欣赏晴天与雨中的西湖。(课件图片配诗句)
⒉看到这美丽的西湖又使诗人联想到什么?(西子)
师:提问:“西子”是谁?(西施)“西施”又是谁?
师:提问:诗人为什么会由西湖想到西施?
师: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探究
问题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能结合具体实例讲讲吗?
应用
作业
搜集几首写水的诗歌读读,或搜集苏轼的诗歌作品读读,并结合学过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赏析。
文化
阅读
《忆江南》.《小池》.《三峡》等
学习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
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
一杯当属水仙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L__S5qPNzk/dW_7[e!5小学教案课件网
1.师:人们都说“西湖风景美如画”,下面我们欣赏西湖的景色。(播放西湖景色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_! @]r3__~S
⒌师:请你用最美的语言把你对西湖美景的所想表达出来。
活动四:质疑
学到这里,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个疑问一直想不明白,现在请你帮我解答。
师:提问:西湖美景甚多,为何诗人独写山色,独写水光?
小结:西湖之大,水是她最大的特色,而西湖三面环山,山环抱着湖,湖浸润着山,晴天时,山染绿了水,水倒映着山,雨中山色空蒙,山水一体,更为奇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