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文章例谈小学低年级识字高效教学交流文章例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引言:低年级是学习言语的黄金时代,是打好言语根底的关键。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
这一阶段,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根底,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本文认为,识字过程要将儿童熟识的言语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识字和用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识字教学。
重点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是语文教学的根底和关键。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
应制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敏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注重识字环境的创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不仅是一项新的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但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
如何高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笔者认为,要遵循听的懂、读得准、识得真、记得牢这一规律,积极创设识字环境,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字,牢记生字。
一是通过社会环境识字。
社会是一个学习汉字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孩子学习祖国文字提供了广阔的课堂。
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社会,如店牌名、商店超市的名称、物品标价牌、电视节目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社会中字词的注意。
例如,在认识“西〞的时候,我就引导孩子们,大家知不了解学校北边的马路叫什么名字。
很多同学都会说:“西大街〞。
因为西大街是同学们经常走的马路,对路名也非常熟悉,所以每个同学都能叫上“西大街〞的路名。
这时再让同学们认识西大街的“西〞,就会将“西〞字印到学生的脑海里了。
再比方在认识“丢〞字时,平常大家都会遇到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很多人爱乱堆垃圾,严峻影响周边环境。
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平常有乱丢东西的习惯吗?〞很多同学都答复没有,这时就给他们发挥的空间:“那你们看到叔叔阿姨有乱丢东西的现象吗?〞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地说:看到叔叔阿姨乱丢香蕉皮了、垃圾袋了等等。
这时就把“丢〞字写在黑板上,告诉大家“丢〞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他人,大家肯定要牢记不乱“丢〞垃圾,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二是通过学校环境识字。
学校环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园地。
一些事物在孩子们心目中会牢记一辈子。
比方教“表〞时,每个学校都有“表扬栏〞。
同学们对上表扬栏印象十分深刻。
这时就可以问同学们:“我们表现好的时候就会上学校的橱窗,那个橱窗叫什么啊〞。
同学们就会说:“表扬栏〞,这时候就可以问同学们:“你们经常看表扬栏,谁了解表扬的“表〞怎么写的?〞很多同学都会回忆“表〞字的写法,由此就可以牢记“表〞。
还有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班级、享受愉快阅读〞读书活动。
让孩子选购适宜自己的图书,不但学会了独立阅读、开阔了视野等等,还认识了大量的生字。
又比方在班级墙报上开发“识字园地〞,并让学生采纳轮流发放作业本的“姓名识字〞。
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把一个人认识的字变成全班认识的字。
经常开展活动,交流识字成果。
三是通过家庭环境识字。
家庭环境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环境,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家庭生活。
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对孩子们影响就会很大,因此,识字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创设大家都常见的家庭环境来引导孩子识字。
比方说“哭〞,在一般生活中,大家都哭过鼻子,认识“哭〞的时候,我就找两个学生,一个扮演家长,一个扮演孩子,当“家长〞责备“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两只手揉着眼睛,学平常委屈时候学哭的样子,引导大家识字,大家在模仿的过程中就轻松地牢记了“哭〞字。
二、注重识字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我觉察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一。
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为学生识字的“良方〞,我们都不应该予以否认。
当然还是需要对一些好的方法,进行肯定和发扬,这样学生就可以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需要来选择自己情愿并能接受的识字方法。
一是通过字谜识字。
低年级小朋友生动好动,用猜字谜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字谜中牢记了字形。
如教“处〞时,学生很简单和“外〞字混淆。
我给他们出了字谜:半个多,腿伸长,一竖一点站腿上。
“是个‘处’!〞“那你们能变一变,使谜底变成‘外’吗?〞“半个多,在一旁,一竖一点站边上。
〞从此,再也没有学生把这两个字搞错。
又如:“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
〔高〕〞“大火正在烧,一压变熄。
〔灭〕〞“大水真不小,他人被冲跑。
〔池〕〞。
类似这样的字谜很多,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
二是通过顺口溜识字。
这种方法以幽默幽默、琅琅上口的特别魅力深受小学生喜欢。
它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
在教学具有相同声旁字时,依据字形不同编出顺口溜。
如在认识青、清、晴、情、蜻、请、精时,教大家朗读顺口溜: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焦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字请你进,再换“米〞字真精彩。
这样,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学生思维生动。
三是通过游戏识字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践,我觉察在识字教学中,最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记住汉字,并能有效地预防生字回生。
例如“开火车〞识字。
将同学们分成假设干组,组成小火车,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一组同学按顺序认识汉字。
哪个学生读错了,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
这样既认识了生字,有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观念。
再例如“送信〞游戏。
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送到同学的手中。
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从而全班同学都会记着生字。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制造展示自己的时机以激发识字兴趣。
给天X爱表现的儿童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源源不绝。
学生要取得好成绩,需要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得到公平的奖励和惩罚。
一句表扬、一张喜报、一朵红花、一颗红星,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尽的喜悦,激起满腔的热情。
这种赏识教育手段运用于识字教学,能够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庞大的鼓舞力量,促进儿童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受到赏识,不断的取得进步。
如:利用上课之前或者早读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又认识了多少字、什么字.有些学生一次能说很多字,教师赶快抓住时机,让这些学生做小老师,学生就有了一种成绩感,这样不但给这些学生自我表现的时机,还教会了其他同学,并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五是通过多媒体识字。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鲜活的生字吸引着学生。
通过多媒体技术,衬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根底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
如北师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一〕是一篇看图学文,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描绘春天的田野美景。
课中先播放一段视频〔课前结合课文内容制作幻灯片田野景色,配之生动的钢琴声〕,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对春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
如先出示蓝天白云图,让学生说出画了什么?接着问:“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中的“白〞怎样写?从看图说话、学文自然过渡到识字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三、注重识字技巧的培养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孩子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可谓五花八门。
老师可以用自己独有的方法去认识事物,让孩子们在识字过程中掌握识字技巧,从而更好地体验和制造识字的乐趣,更加积极地去探究新知。
一是通过正音识字。
我国人口众多,方言现象非常明显,如何援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一般话的读音,就成了学习汉字的第—关。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同学n和l不分,经常把ni读成了li,很明显,只要区分开了声母,学生自然就会改正带有这两个读音的汉字,所以,在学生学习了肯定量的生字以后,我指导他们制作一张按音序排列的生字表,将学生方言影响重的音节归类整理出来,然后经常带着学生去读,这样一来,学生们一般话读得准多了,同时又减少了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
像前面讲的n、l的情况,学生将音节中声母是n、l的生字全部找出来,做成一张生字表,以后遇到新学的汉字又添加到这个表中去。
此举使学生对自己的方音情况形成强刺激,因而,学生的生字掌握得更加牢固了,误读、误写情况大大减少。
二是通过比照识字。
在识字学习的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搜集汉字的常见部件,并且进行“按部件归类〞的语文实践活动。
比方在学到“堆〞字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问学生,“堆〞字右边的局部我们在哪儿看到过,当学生通过努力回忆,说出“准〞“谁〞“难〞的时候,我及时将它们写在黑板上,再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抄写在书上。
一次,二次,久而久之,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眼光变得很开阔,不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而是一组字一组字地学,学一个字,复习一组字。
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三是通过象形识字。
中国的汉字有一局部为象形字,它来源于对生活中实物形状的模仿。
如:“山〞“月〞“田〞“羊〞“火〞“日〞……在课堂上,这类象形字不用教,只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依据字形看看,说说,画画,学生就能一目了然。
运用这种方法识字,既让学生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四通过查字典识字。
勤查字典是主动识字的一个重要有效方法。
“查字典〞是学生独立识字的一个工具,是语文的一项重要技能。
低年级查字典不但能够早日让学生独立阅读,还可以复习稳固拼音,因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根本与认读拼音是同步的,在学习查字法的同时也稳固了拼音,学生是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取得了拼音与查字典学习效果的是引导探究识字。
五是引导探究识字。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应引导学生去觉察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引导学生觉察汉字的规律,唤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感情,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觉察规律,自主探究识字。
如:教学〔操场上〕一文中的生字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词语后,再出示:“拍、打、拔、跳、踢、跑〞这几个生字。
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觉察?学生们经过小组商量后,马上举手如林,说:“拍、打、拔〞都有提手旁,都和“手〞有关;“跳、踢、跑〞都有足字旁,都与“脚〞有关。
还有的同学说:“我觉察了这几个字都是由熟字加偏旁得来的……。
孩子们敢于把自己的学习觉察说出来,同时又与他人分享愉快,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对自主探究识字的心愿更高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识字效果也就更好了。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开展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