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设计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设计

高考复习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了解常见标点符号题型二、教学难点:标点符号的误用类型及解题技巧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四、教学过程和内容(一)标点符号是什么。

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包括标号和点号。

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

(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点号:句号(。

)、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

标号:引号(“ ” ‘ ’)、括号〔()[ ] { } 〕、破折号(—— )、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 )和专名号(____ )、分隔号(/)。

(二)标点符号常考题型1.改错题在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长率先实现由负转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不朽奇迹背后,始终如一贯穿着“老黄牛”精神。

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冒号B.顿号C.省略号D.引号答案是B.“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长率先实现由负转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都是主谓结构的句子,应该用逗号,顿号表示词语或短语间停顿。

2.找相同或不同,考查用法体(2022高考真题)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答案B.A.表特殊含义。

B.表突出强调。

C.表特殊含义。

D.表特殊含义。

3.作用分析题(客观题或主观题)(1)忽听得惊堂木又“啪”的一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如梦方醒的我们久久不愿回到现实,怔怔地看着老先生微笑着得意地踱回后台。

许久,我们才怏怏离去。

“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试分析这个句子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案:解释原因,“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是“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的原因,解释鲁大海没有资格和自己说话的原因;文中的是引出所要表达的内容,“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是说书人在拍惊堂木后说的话,引出说书人下面要说的话的内容。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略。

A.文中多次出现“呆木头”这一比喻,写老子体现了他表面上毫无生气的特点,与写孔子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

B.“都看过了。

不过……”先肯定回答再转折设疑,省略号的运用表现了孔子想求教但又不知是否得当的矛盾犹豫。

C.“但您究竟是他的先生呵!”一句表现了庚桑楚不理解老子否定自己的“同道”说法和老子想要离开的心理。

D.一个“站起来扶着拄杖”送,一个“拱着两只手”恭敬地道别,两次相同的细节描写暗示了两人坚持不变的价值取向。

(三)常见标点符号辨析1.顿号:表句子内部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

注意:(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号。

如:距这里二三里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2)约定俗成的词语,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不用顿号。

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且连词要用在最后两并列者之间。

如:我国科学、文化、艺术、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4)较长的或主谓结构的并列成份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她衣服新潮夺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5)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为了分清层次,大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6)并列结构作补语、状语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暑来寒去,风霜雨雪,一天天,一年年,路灯总是在黑夜中闪亮着。

(7)并列结构作谓语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2.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

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

辞书条目中的意义分隔。

3.问号(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除了他能去,谁能?你吗?你能去吗?(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3)反问句连用必须都有问号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4)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你就去吗,小栓的爹?(5)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4.叹号(使用方法类似于问号)它所表示的感情有赞颂、喜悦、愤怒、叹息、惊讶,伤悼等。

(1)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多美呀,秋天的北京!(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啊,啊!又到春天了。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4)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

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5.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点号。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

(相当于破折号)改错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写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修改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

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1)冒号要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

一冒到底(2)转述(人称发生变化)的不能用冒号(补)。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3)冒号不能套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提问:怎么改?)→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

(4)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但一般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用冒号就肯定有停顿)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6)对话中的冒号老师说:“今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服。

”“今天很冷,”老师说,“大家多穿些衣服。

”“今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服。

”老师说。

(7)在句子内部,不能用冒号。

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

(8)“如”之前不能用冒号。

6. 引号主要是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1)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

①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②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3)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7.括号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

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1)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

如: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2)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注意:(1)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未尾的点号后。

(2)在任何情况下,括号前后不能同时有点号。

8.破折号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意的转换、跃进,或表示语言的中断,“折”把意思转到另一个方面。

(1)解释:说明前文无须挂画,门外有幅世画——名叫自然。

(2)话题转换、转折“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3)表意思递进(紧承)团结——批评——团结(4)表说话的中断和延长“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表示说话延长)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9.书名号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

书名号分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两种。

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若单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则单书名号里面用双书名号。

弄清所强调的对象来决定是否使用书名号使用书名号时,必须弄清楚,句子本身是否在强调需要加书名号内容的名称性,如果强调其名称性,则用书名号,如果侧重强调题目的内容,那么需要加引号而不是书名号。

如:我刚走进电影院,就看见屏幕上赫然投着“生死抉择”四个字。

这篇文章,题目为“梅花岭记”,其实是在赞颂明末抗清殉国的史可法。

上句如果把引号换成书名号就不妥当,因为从句子的本身看,原句是在强调题目的内容,意在与“其实是在赞颂明末抗清殉国的史可法”形成对比。

书名、篇名末尾如有叹号或问号,应放在书名号之内。

《日记何罪!》写文章时,题目不需要加书名号。

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

10.省略号(1)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

(2)表示列举的省略。

(3)表示说话的中断。

(4)表示余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

(5)表示重复的词语的省略。

(6)表示引文的省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