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音韵学的方法

传统音韵学的方法


3.反切系联方法(2)
这一方法的基本内容是: 切语之法, 这一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切语之法,以二字 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 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 切之字叠韵。上字定其清浊,下字定其平、 切之字叠韵。上字定其清浊,下字定其平、上、 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为双声, 去、入。……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为双声,则 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为双声 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 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 也。同用者,如:冬,都宗切,当,都郎切, 同用者, 都宗切, 都郎切, 同用“ 字也;互用者, 都郎切, 同用“都”字也;互用者,如:当,都郎切, 当孤切, 二字互用也;递用者, 都,当孤切,“都、当”二字互用也;递用者, 都宗切, 当孤切, 如:冬,都宗切,都,当孤切,“冬”字用 字用“ 字也。 “都”字,“都”字用“当”字也。”
传统音韵学的方法
如果A与B押韵, 1.韵脚系联方法 B与C押韵,那 么就可以推导出 清代张惠言称为 “丝连绳引”法, A与C押韵的结 魏建功在《古音 论来,这样,A、 系研究》中称为 B、C就可以归 “行韵相叶”法。 纳为同一韵类.
韵脚系联方法 (2)
《诗经 江有汜》三章: 沱、过、歌 《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一章:池、麻、歌 《诗经大雅皇矣》六章:阿、池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一章:莪、阿、仪 《诗经鄘风柏舟》一章:河、仪、它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一章:珈、佗、河、宜、何 《诗经小雅斯干》五章:何、罴、蛇 《诗经 北门》一章: 为、何 《诗经王风兔爰》一章:罗、为、罹、吪 《诗经豳风破斧》二章:錡、吪、嘉 注意以上所列韵脚字中加方框的字,有“歌、池、阿、仪、河、何、 为、吪”等,以这些字为线索,就可以把《诗经》中的一些字系 联起来,形成一个可以互相押韵的群体,学者们习惯上称以上这 类字为“歌”部。
其中的韵脚字有“期、 哉、埘、来、思”,以 这些字为线索可以把与 它们同谐声偏旁的字系 联为一个韵类:
3.反切系联方法
也是系联法的一种, 也是系联法的一种,“具体言 之就是指通过系联某一音韵资料 的反切上下字以求得该书的声类 和韵类的方法。 和韵类的方法。” 最初由清代学者陈澧创立, 最初由清代学者陈澧创立,成 为根据反切材料研究音韵的主要 方法。 方法。

4.古今韵比较方法
这一方法就是拿较早时期的押韵情况和 后代的押韵情况相比较, 后代的押韵情况相比较,后代的押韵状 况自然也可以从后代的诗文总结出来, 况自然也可以从后代的诗文总结出来, 但最简便的办法还是后代的韵书。在古 但最简便的办法还是后代的韵书。 音学研究中,这一方法也被称为“ 音学研究中,这一方法也被称为“离析 唐韵法” 就是拿《诗经》 唐韵法”,就是拿《诗经》押韵情况和 广韵》相比较,既要根据《诗经》 《广韵》相比较,既要根据《诗经》的 押韵实际对《广韵》的韵部重新划分, 押韵实际对《广韵》的韵部重新划分, 同时又要参考《广韵》 同时又要参考《广韵》的韵部分合斟酌 韵字的归属。 韵字的归属。
5.文献考证方法
在研究声母类别和韵部归属时, 在研究声母类别和韵部归属时,还 可以根据古籍中的通假字、异文、 可以根据古籍中的通假字、异文、声 训等材料,证明声、韵关系。 训等材料,证明声、韵关系。 例如, 例如,清代学者钱大昕利用异文材 料证明“古无轻唇” 古读‘ 料证明“古无轻唇”:“古读‘佛’ 亦如‘ 如‘弼’,亦如‘勃’。《诗》‘佛 佛 时仔肩’,《释文》:‘佛,毛符弗 时仔肩’ 释文》 大也。郑音弼,辅也。 反’,大也。郑音弼,辅也。”
4.古今韵比较方法(2)
一是韵目的确立, 一是韵目的确立,古音学家们在进行古音韵部 的归纳后,有的不立韵目,只用序号, 的归纳后,有的不立韵目,只用序号,如段玉 裁分古韵十七部,就采用“第一部、 裁分古韵十七部,就采用“第一部、第二 的排序方式, 部……”的排序方式,大部分学者在对古韵划 的排序方式 分韵部之后是建立韵目的,各家所定韵目不同, 分韵部之后是建立韵目的,各家所定韵目不同, 但都是采用的《广韵》韵目作为上古韵部的标 但都是采用的《广韵》 如以上所举“ 目,如以上所举“期、哉、埘、来、思”一组 韵字,通过系联,都可以和“ 押韵, 韵字,通过系联,都可以和“之”押韵,王力 先生称这一部字为“ 先生称这一部字为“之”部,黄侃先生称之为 叫的名称不一样, “咍”部,叫的名称不一样,但归字却基本相 都是《广韵》的韵目字。 同,“之”和“咍”都是《广韵》的韵目字。
2.谐声系联方法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 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 经王风君子于役》第一章 期——其基箕琪旗棋欺萁淇骐祺 綦麒 哉——载栽裁 埘——时莳莳鲥 来——莱崃徕涞赉睐铼 思——缌偲腮鳃 还可以用推导出的谐声偏旁来 系联,如上举“莳”的谐声 偏旁是“时”,但“时”的 谐声偏旁是“寺(时繁体是 時)”,从寺得声的字有 “诗侍恃峙痔”等,也可以 系联起来。
4.古今韵比较方法 (3)
二是古代某 些字的归类, 些字的归类, 要参考《 要参考《广 韵》才能作 出决定。 出决定。
三是韵部与韵部之间关系 的确认, 的确认,更要以韵书为依 据。例如王力先生划分出 的“之” 、“职” 、“蒸” 三个韵部, 三个韵部,按“阴、入、 阳”的顺序排列,为什么 的顺序排列, 是这三个韵部相配, 是这三个韵部相配,而不 是与其它的韵部相配, 是与其它的韵部相配,这 除了押韵情况、 除了押韵情况、谐声关系 外,还要参照中古韵书的 配列情况。 配列情况。
5.文献考证方法 (2)
从广义说, 从广义说,韵脚系联方法和反切 系联方法也是一种文献考证方法, 系联方法也是一种文献考证方法, 只是押韵材料和反切材料一般比较 集中,这两种方法就独立出来了, 集中,这两种方法就独立出来了, 那么文献考证方法就是指利用那些 零星的、 零星的、散见于古籍中的语音材料 进行古音研究的方法了。 进行古音研究的方法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