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导工作的艺术性

领导工作的艺术性

领导工作的艺术领导作为一种特殊的创造性的活动,是灵活的应变技巧与不同凡响的待人处事风格的巧妙结合,是一种非规范化、非模式化的领导技能和技巧的艺术体现。

正是因为领导艺术的存在,才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军事家,才有审时度势,力挽狂澜的政治家。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领导艺术的重要性,努力学会并掌握科学的领导艺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水平。

第一节领导艺术概述一、领导艺术的含义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领导策略、资源、方法和原则的基本技能。

它是非规范化、非程序化、非模式化的领导行为,是领导者智慧、学识、才能、胆略和经验的综合反映。

领导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就在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它是建立在领导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它是领导者智慧、学识、才能、胆略和经验的综合反映,是领导者高素质的集中体现。

第二、它遵循着领导活动的规律,即遵循着领导活动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规律,但又是对规律的创造性的运用。

第三、它是领导方法巧妙运用。

这种巧妙,就是在于它既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同时又做到了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采取灵活、巧妙的措施。

第四、它能有效地实现领导目标。

运用领导艺术它能够较好地把握时机实现最佳领导效能,达到领导目标。

第五、它是领导实践中的最高状态和最高境界。

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在经验的长期积淀基础上,在高素质的前提下对非常规性事件的非模式化、非程序化的创造性地巧妙处理,即“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此,它是领导实践中的最高状态和最高境界。

二、领导艺术的特点(一)不失经验性,更显科学性。

领导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这是因为领导艺术来源于领导者的阅历、知识和经验,是领导实践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积累和升华。

作为一名领导者不管其领导艺术如何高超、如何巧妙,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经验的痕迹,但是这种经验并不是无先例可鉴、无规律可循,玄妙莫测、高不可攀的东西。

它是无数领导者经过多年的经验探索,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套知识体系是有规律可循,是有科学性的,并且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熟能生巧并加以升华。

或者说,领导艺术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以自己的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领导科学知识。

因此,领导艺术不失经验性,更显科学性。

(二)不失原则性,更显灵活性。

领导艺术离不开原则。

如果领导艺术离开了原则,领导艺术就会偏离方向,领导目标就无法实现,领导艺术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本质。

但是领导艺术既不是原则的简单演绎,更不是任意所为,而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原则性是指领导工作总的方向,灵活性则是指达到总方向的具体措施。

如果抛弃了原则性,只讲灵活性,就如同领导者不顾国家、社会的根本利益,采取只顾小集团、小团体的利益的做法。

我们只有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变化了的形势,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才可以称之为高超的领导艺术。

也就是说。

领导者在处理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三)不失普遍性,更显多样性。

领导者在实践活动中总是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无数人通过实践证明的科学方法。

这些方法具有共同性、普遍性特点。

但是由于个人素质、阅历、知识结构等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在领导实践中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显多样性。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不同领导者运用同样的领导方法,有的人运用自如,有创造性,得心应手,效果很好;有的领导者运用蹩脚,机械照搬,效果很差,甚至事与愿违。

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者本人在知识、性格、兴趣、经验等方面有差异性,因而在领导活动中就会显示出领导艺术的多样性。

(四)不失规范性,更显创造性。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会遇到常规事件和非常规事件。

对于常规事件,领导者可以运用以往的程序化、模式化的方法去处理。

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会出现大量的非常规事件。

这就要求领导者不能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是善于打破常规,勇于标新立异,对准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环节,施以独特的方法,集中力量,突破一点,争取造成“链锁反应”,扩大战果。

因此,领导艺术不是对已有方法机械的、简单地运用,而是在规范的基础上体现一种层出不穷、丰富多彩、构思新颖、风格独特的技艺。

正因为领导这种创造性,才使得领导方法不断更新、丰富和发展,领导效能才越来越显著,杰出的领导者才不断涌现。

(五)不失条理性,更显模糊性。

模糊性是指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很难以用定性方法作无穷无尽的分析或用定量的方法作十分精确的描述,而是努力把握整体和整体的普遍行为。

由于领导艺术本身固有的特点,我们很难对领导艺术作精确的描述,否则一切清清楚楚就会失去艺术的感染力。

例如毛泽东高瞻远瞩的决策艺术,我们只能抓住几个重要特点进行描述,无法作十分具体和精确地说明。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模糊性,领导艺术也不例外。

需要注意的是,模糊性不是糊涂性,它仅仅是对于不需要清楚的不必苛求清楚,但大的条理还是清楚。

三、领导艺术的重要性(一)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实现最佳领导效能的必要条件。

领导活动所追求的是最佳领导效能,而领导艺术可以使领导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能,意想不到的成果。

例如用人艺术。

如果一个领导者善于用人,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那么就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1>2)。

相反地,如果用人没有做到“适才适所”,就会出现整体小于部分之和(1+1<2)。

(二)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实施正确领导行动的指南。

领导艺术作为一种高级的领导方法,它决不是一种庸俗的处世之道,更不是庸俗的“手段”和“门槛”,而是实施正确领导行动的指南。

例如决策艺术运用好坏直接关系到事情的成败与否。

(三)领导艺术是领导者顺利实现领导目标的有力保证。

领导目标的实现与领导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一个团体或单位,高明的领导艺术是成就大事的先决条件。

因为领导艺术运用得好,不仅可以缩短达成领导目标时间,而且还可以使领导目标超出预想的结果。

(四)领导艺术是领导者铸就强大凝聚力的源泉。

《孙子计篇》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

”这说明领导艺术可以产生难以估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很多领导人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都谙熟“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这种“上下同欲”而聚众的领导艺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领导艺术所产生的凝聚力并非来自领导者搞小恩小惠笼络人心的雕虫小技。

领导者要算大帐。

所谓“君子怀义,小人怀惠”就是这个道理。

(五)领导艺术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

领导艺术的一次表现和一次运用,所解决的是某一特定的问题。

当需要处理新的问题时,其领导艺术又将有新的表现和新的运用。

因此,领导者在运用领导艺术时,总是表现为一系列新的创造过程。

他们的工作从表现上看是不拘一格的,在一个时期处理一个问题运用一种方法,在另一个时期处理相似的问题却可能使用不同的方法,甚至给人造成“反复无常,不可捉摸”的印象。

然而,正是在这种不拘一格的背面,却隐藏着要根据变化着的情况,坚定不移地坚持创造的原则。

正是由于领导艺术这种创造性使领导者不断地发挥出聪明才智,不断地学习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地推陈出新,这必然有助于领导水平的提高。

四、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

领导方法是领导者实现领导职能、完成领导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领导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导艺术是对领导方法熟练卓越的运用,并把领导艺术中那些规范的东西概括为领导方法,二者常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因此,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就好比一对孪生姐妹。

作为孪生姐妹他们在形貌、性格上就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又有诸多不同之点。

这就决定了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的关系也是如此。

首先,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有其共同之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两者不可分割。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都同属于领导科学方法论领域。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是统一的,相同的。

作为方法论,无论是领导方法,还是领导艺术,它们都是领导者实践活动的指南或方法,即是指导领导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或指南。

其二,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都以领导手段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即为实现领导目的而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手段。

领导是实现某种目标的过程,没有目标,就无需领导。

实现领导目标,既是领导活动的根本任务,又是领导过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而要达到领导目的,则必须要具有相应的领导手段。

即采取相应的领导艺术或领导方法来实现领导目标。

其三,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在某一层次上是重叠的,难以辨认。

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一般都被统称为领导谋略或领导计谋,甚至被称为领导经验。

这就决定了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在某一层次上是重叠的,难以辨认。

领导方法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高层次管理方法。

作为高层次管理方法,从战略上为领导者提供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总方向、总原则或总方法;二是一般管理方法,它属于领导方法的中间层次,为领导者解决一般管理问题提供方法;三是具体工作方法,它是最低层次的领导方法,主要是为领导者提供解决具体工作问题的途径,这个最低层次的领导方法又是与领导艺术相重叠的,难以辨别和区分。

例如:在具体的领导工作中,“解剖麻雀”法,“弹钢琴”法,既是具体工作的方法,又是领导艺术。

其四,领导艺术可以转化为领导方法。

在现实中,伴随着领导艺术解决非规范性问题的增多,人们就会发现在解决非规范性问题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定的规范性办法,将这些规范性办法归纳概括出来,便可丰富领导方法的内容。

领导方法规范性内容越丰富,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也就越大。

同时,对领导工作就会提出更高要求,这便会出现更高层次上的非规范性情况,领导艺术也将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

这样,通过领导实践中的非规范性和规范性的办法不断转化,领导艺术也就逐渐转化为领导方法,同时领导方法内容也不断地得到充实丰富。

另一方面,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不能在它们之间划等号,视为同一类。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领导方法是领导者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性原则,而领导艺术是对这些原则的具体运用。

一般性原则的领导方法对解决任何问题都具有指导意义。

遵循这些方法便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

但是在实施中仅有正确的领导方法是不够的,想要成功地解决问题还必须掌握具体途径。

这种具体途径就是领导艺术。

领导艺术是领导方法的具体运用,但这个应用不是简单地再现,而是突破、创造。

其二,领导方法是稳定的、不易变化的,而领导艺术是灵活的、易变化的。

一方面,领导方法大都体现在常规事件上,因此一般情况下是稳定的、不易变化的。

而领导艺术却多数体现在非常规性事件上,它往往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它不仅随着领导者工作对象、工作领域、范围等客观环境变化而变化,而且也随着领导者的经验、知识、阅历、认识能力的不同而不同,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灵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