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之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自然辩证法之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只要我们能想到的, 我们就可以做到。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即抽象思维,它撇开事物的具体形 象而抽取其共同的本质,因而具有抽象性的特征 。 逻辑思维只讲 究事物间的共性, 而不讲究事物间的 差异,是一种求同 性思维,是一种用 概念、判断、推理 来反映现实的思维 过程。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具有严密性,但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例如:爱迪生请一名数学家计算他发明的电灯泡的容积。数 学家先测量灯泡的各段直径及壁厚,通过复杂的数学计算 求出灯泡的容积。而爱迪生只是将水倒满灯泡,再将灯泡 中的水倒入量杯,直接读取量杯容积刻度,就得到了灯泡 的容积。这位数学家就是陷入了思维定势,只知道用自己 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从中国风筝看西方创新思维
中国式风筝: 一条线的漂浮模式
西方对风筝进行的创新
引进了“航模”的四条线模式 加入了速度和控制 产生出可控制型降落伞
对风筝原理进行更多的模式变化
冲浪 滑板 滑雪板 帆板 风筝冲浪 风筝滑板
为什么我们很少有创新?
思维方式* 知识水平 创新条种借助于具体形象来开 展思维的过程,它反映事物间的差异性,而忽视了是无间 的共性,是一种求异性的思维。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1)非逻辑性 形象思维建立在感官认识的基础之上,具有经验性。 中国有句俗话:“久病成良医”。就是形象思维经验性的 体现。 2)直接性 形象思维可以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之间直接 取得联系。例如:鲁班的手被草叶子割破了,他直接由草 叶子的形状而取得突破,发明了锯子。
第三节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从自行车的百年历史看创新思维
达芬奇1500
Re-invent 1821
pedals 1869
high-wheel
Chain
air-Tire
达芬奇1500年首次发明 300年后,重新发明 1800-1900的100年内
完成了:转向、发条、脚踏板、链条、充气轮胎的创新发明
自行车:西方的近期百年的创新
1900-2000的百年中 功能细分
交通工具 运动工具 娱乐工具 更多的创新 仍然在持续创新
西方思维基因剖析
公路 山地 追逐 双人 折叠
自行车:中国的近期百年的变化
轻便
女式
批量生产 永久自行车厂1940上海 加重
1900-2000的百年中
从宫廷御用到全民首选的交通工具
中国有相同的100年机会、时间
如果我们不能暂时忘记所知的,脑海里必定塞满了既 定答案,我们就不会有机会向一些能引导新方向的问题。 由于这些心智枷锁都是经由学习得来的,打开心智枷锁的 一个关键就是暂时忘掉它们——把我们心智的杯子空出来。 这种技巧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有时却不易应用。 通常这些心智枷锁与我们的思考和行为紧密结合在一 起,以致丝毫未警觉到心智枷锁正引导我们的思考方式。 它们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我们不用多思考就会照着做。 因此,我们有时需要小小的外力来协助打开心智枷锁, 让我们再回到掸师处。
知识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必要前提
创新是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的。 没有厚实的知识积累,即使有了创新点子,也无法 将点子转变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幻小说中有许多相当新颖 的创新思想,但限于科技知识 水平,许多想法无法实现。 牛顿有句名言:“我之所 以看得更远,因为我站在巨人 的肩膀上。”巨人的肩膀就是 前人知识的积淀,所以培养创 新思维的第一步,就是做好知 识的积累。
另一群人想出了较便宜的第二个正确答案。他们建 议在棺盖上嵌入一根三十厘米长的木棒正对着死者 的心脏,这样当棺盖盖上时,这个人的死活问题就 不复存在了。 这两种解决方法有所差异是因为思考的方向不 同。第一群人想的是“当我们把活人当死人埋掉时, 怎么办?”第二群人想的是:“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所 埋葬的每个人都确实是死了?”
测试:你有创新潜质吗?
是否有阻碍创新的意识:
• 是否讲话中经常提到“原则”两个字? • 是否在工作中习惯性的用“领导意见”来否认自己的 意见? • 是否认为不变应万变是保持稳定工作要素? • 是否认为“中庸”是最主要的人生哲学? • 对于公共场所提出不同的观点自然地感到有些讨厌? • 是否对于周围有更强能力的人自然地产生防范心理? • 你的职位是否会受更有能力人的威胁?
思维标准化泛指思维方向、方法和 技能的规范化和模型化。
- 功能固着 - 权威迷信 - 思维惰性
例一
1998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是《坚韧—我 追求的品格》。对此,某省上万名家庭健 全的考生竟都以”我自幼父母相亡,独自 一人承担家庭重任成长至今……”这样的 公式化的虚假构思开题,令阅卷老师们震 惊不已!
测试:你有创新潜质吗?
是否有创新的习惯:
• 是否经常参加论坛?
• 是否常常和人辩论?
• 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激动的感觉?
• 睡觉前因为憧憬新的方案而兴奋睡不着?
思维的三种形式
人类思维具有三种形式:
• 逻辑思维 • 形象思维(非逻辑思维) • 创新思维。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 美国航天发射中心 竖着一幅巨大的标牌上面写着:
关于创新思维的建议:对于社会
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
活跃思想
拒绝保守
高额奖励
关于创新思维的建议:对于个人
增加自信 减少自卑 加倍尝试
除掉放弃
思考题
我们有很多学生在国际竞赛中获奖,在国外 留学成绩也很好,为什么他们很少有发明创 造?我们应该在教育模式方面做出哪些反省?
42
下周更精彩!
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基础
发散性也就是想象力,对 创新来说,想象力具有重 要意义。爱因斯坦指出: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 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 识进化的源泉。”
观察与思考
灵感:创新思维的升华
灵感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受到某种启示,内部知识 积淀突然爆发,得到奇思妙想,使长期思考问题得到解决 的思维过程。 灵感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只有知识丰富,有 准备的人,才能抓住瞬间出现的灵感解决问题。牛顿被树 上掉下来的苹果砸中而获得灵感,成为经典力学的创始人 。但如果一个人没有牛顿那样丰富的学识,被苹果砸中N 次,也不可能得出万有引力。
克服思维的误区
然而,有时候你必须富有创造力,要想出新 方法去完成你的目标。但当你需要创造力时,却 往往会受制于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我们无法 经常“想出不同事情”的第二个理由。我们大都 有某些态度会将我们的思考闭锁在现况中,并使 我们的思想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在我们处理大 多数事务时,我们应持这些态度。但在我们想要 更有创造力时,这些态度就形成一种障碍。 我们可以称这些态度为“心智枷锁 ”(mental lock),这是最具危险性的思考方式。
要诀一:更有创造力的方法就是寻找第二个正 确的答案。有许多寻找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 要去找,真正的创意常常就在转角处。 要诀二:你问问题的态度决定了你的答案。改 变思考的方向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技巧之 一是诱导多种答案,另一技巧是询问足以“棒 喝”别人思考的问题。
当你只有一个点子时, 这个点子再危险不过了。
克服思维的误区
忽视创新成本
在创新过程中,还应当避免过度求新,而忽视了创新 的代价与它实现的价值的关系。 创新活动中一味求新,似乎不采用最新技术,不使用 最新方法,就不能体现出创新水平。但是创新毕竟还是属 于社会活动,太“超前”的创新技术,如果实现的成本太 高,远超它实现的价值,就不会短时间内得到社会的认可 和应用。
创新思维方法
逆向思维 横向思维 类比思维 联想思维
要更有创造力的方法之一是寻找“第二个正确答案”。虽 然这第二个正确答案通常不合常规但往往正是你要解决问 题的创新方法。
有一种方法可用来寻找第二个正确答案,就是改变你问问 题的态度。
例如,你经常听别人说:“答案呢?”、“这是什么意思?”、 “结果呢?”这些人是在寻找一个答案,一个意义和一个结 果。假如你训练自己问道:“有哪些答案呢?”、“有哪些 意思呢?”、“有哪些结果呢?’’你将发现你的思考会更深入, 而且可以使你有一个以上的点子。
——法国哲学家查提尔 Emile Chartier
克服思维的误区
思维定势是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惯性轨道,来自于心
理定势。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的思维,形成了固定的思维 模式。 思维定势是一种按常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可以 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每天碰到的 90%以上的问题。 但是思维定势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常规思考,却 不利于创新思考,不利于创造。
有一位禅师请一位弟子到他房中饮茶。他 们先寒喧了一会儿,就开始用茶。这位禅师替 弟子倒茶,茶杯已满了,禅师仍继续倒,终于 茶水满溢出来,并且把地上溅湿了。 最后,弟子忍不住道:“师父,不能再倒 了,茶水已溢出,杯子装不下了。” 禅师应道:“你的观察力不错!你也是一样, 如果你要接受我的任何教诲,首先你必须把心 智的杯子空出来”
禅师和弟子正在讨论禅机,经过一段长时 间的讨论,弟子仍无法领悟禅师所说的要 旨。最后,禅师忍无可忍,顺手拿起一根 木捧,给他来个“当头棒喝”,弟子顿时 “悟“出了道理。
寓意:我们要有能力忘掉已知的
有时,去除使我们固步自封、一成 不变的心态的最有效方法,莫过于 来一记“当头棒喝”。
克服思维的误区
另一种寻求多种答案的技巧是改变思考的方向。以下是一个 说明这个技巧如何运用的例子。几世纪前,在波罗的海沿岸立 陶宛的一个小村落里出现了一种怪异且会致命的瘟疫。这种病 的怪异在于只要有人受到感染他就会象死亡一样地昏死过去, 大多数人会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死亡。但偶尔有少数特别有体力 的人会苏醒过来,并完全恢复健康。问题是十八世纪的医学技 术尚未十分发达,人们实在很准分辨出病人的生死。但这没有 多大关系,因为事实人大多数的病人都死了。
有一天,村子里的人发现有个病人是被话埋致死的。这件 事使村民焦虑不安,因此他们召集村民大会来决定如何防止类 似事件的再发生。经过冗长讨论之后,大多数人同意了以下的 方法。他们决定把水和食物放入棺木里,他们甚至在棺盖上留 着一个透气孔,可以直接通到地面上。这种方法很昂贵,但如 果这样能拯救某些人的性命,再昂贵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