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悬吊运动疗法-PPT

儿童悬吊运动疗法-PPT

预测不规则姿势和运动的进程 –主要障碍/继发性(次要) 障碍 •了解他们是怎样从有限的神 经功能保留上发展的 –个人独特的运动体验 –尝试用刻板模式化的运动策 略来代偿
Page 3
异常运动的发展
构成的丢失 异常运动模 式
失衡
代偿 肌肉
稳定性的缺乏 复
卡 锁: 头和颈不对称
骨盆-髋部卡锁
颈部卡锁 肩部卡锁
悬吊运动疗法的治疗—S-E-T
Page 1
神经发育疗法(NDT)
玻巴斯法 –起源于Mrs. Berta Bobath, (治疗师)和他丈夫Dr.Karel Bobath(医师) 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姿势和运动协调障碍伴随不规 则的肌张力 –直接导致功能限制 –中风和脑瘫患儿
Page 2
运动随人的一生而改变
干预计划
执行/测试 假设
重新评估 和评估有 效性
Page 24
器械的使用与介绍
一、早期干预装置 包括早期刺激摆动装置、悬挂爬行装置、悬挂支持摆动装
置、吊床。
二、感觉统合运动刺激
棒。
海盗船、平衡凳、悬吊鞋、云梯、平衡双杠、多功能
Page 25
早期刺激摆动装置
目的:刺激小儿追视、追听,加强本体感觉传入,有效抑制原始反射;促 进颈立直反射及手-足-口-眼协调的正中取向定位。 最大承重:50kg
S-E-T是一种以主动性、娱乐性为特征的训练脑、神经及肌肉骨骼 疾患的方法。此方法包括早期刺激和感觉统合技术2个部分,涵盖了多感 官刺激和运动功能训练,融合了成熟、动态理论观念,使小儿康复中传统 物理训练方法获得了较好的补充。
S-E-T:Sling suspension therapy
Mechanical principle Therapeutic principle
适宜年龄:1岁以下
操作准备:将摇摆悬挂绳束穿过悬挂皮带,系于早期刺激摆动装置两边, 然后调整至理想高度和角度(高度调整取决于小儿悬吊时是坐姿还是站姿, 或者可用于小儿在地板上的坐位面)。悬挂后摆动一下,治疗师可从一侧 调节合适的高度
Page 26
注意事项
在早期摆动刺激装置中,两边的绳束应让其自由垂落。
Page 11
S-E-T 的要素
团体 训练
放松
耐力
SET
流畅性 训练
力量
感觉运动 功能
Page 12
放松
将身体某部位按预定姿势放置于悬吊装置 轻轻地运动身体局部 在治疗前后使用 强调终止特定肌肉的活动
Page 13
流畅性训练
主要障碍:↓神经运动控制↓流畅性体验 继发性障碍: ↓ ROM 和 ↑ 挛缩 ↓受悬吊装置的牵引 ↑控制和活动关节至最大范围
远端无负重 远端可自由运动 侧重于分离地训练肌肉
远端负重 远端被固定 增加静态/动态稳定性 增加关节的压力
训练(激活主动肌和协同肌)的个别 激活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
肌群
为了功能的训练
PageHale Waihona Puke 19悬吊的生物力学的理论基础
悬吊点(SP) 指绳子出离悬吊装置的位置 根据SP的放置与关节的关系, 可分为轴性, 尾性, 颅性,内 侧, 外侧和 中立悬吊. 轴性SP 尾性SP 颅性SP 内侧SP 外侧SP
正常 •动作对称、中线定向 异常 •ATNR 占优 •缺乏双侧对称的上肢功能 •单侧使用上肢;↓挂口 •脊柱侧弯骨盆前移 •缺乏眼球汇聚 •缺乏眼球控制 •缺乏对身体的觉察
Page 7
肩部卡锁
正常
异常
肩胛骨的动态稳定性
前臂负重时无肩胛 骨的翼向运动
肌肉伸长
腰部控制的发育
缺乏肩胛骨稳定性 缺乏肱骨外旋, 外展 和水平内收
肩胛骨内收 缺乏脊柱延伸
负重和移位困难 缺乏保护性背伸 缺乏手部功能
Page 8
骨盆-髋卡锁 : 骨盆前倾
异常
正常
骨盆可前后运动 控制
前倾 重量侧移 和翻正反应
腰部过伸 时侧向曲屈
蛙腿姿势 时骨盆过度前倾
后倾 兔跳姿势
腹部曲屈 侧肢曲屈
缺乏骨盆 负重 跪
Page 9
悬吊运动疗法
(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
Page 14
稳定性
训练稳定肌肉系统
易化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共 同收缩
训练近端稳定性
Page 15
近端和远端分布
动态稳定性 安排特定任务
姿势稳定性和流畅性
Page 16
感觉运动功能
身体适应重力的改变 闭链训练 不稳定的平面 站于悬带上 充气橡皮垫
Page 17
Page 18
肌力:动链
开动链
闭动链
固定 重
Page 4
颈部卡锁
轴性伸展为首要反重力 反重力伸展 反重力屈曲
反重力屈曲不足 屈曲和伸展缺乏平衡 “固定”地完成任务 “卡锁”
Page 5
颈部运动发展
正常 颈部曲伸的平衡下巴下收
异常 缺乏抗重力的颈部屈曲 无“下巴下收” 颈部过伸 代偿 提肩 肩胛骨运动受限 上肢功能↓
Page 6
头颈不对称
Page 20
S-E-T 概念 主动性疗法 作用于薄弱环节和运动控制 在相应的水平上发现相应的训练 进程在可接受范围
视觉 前庭觉
本体感觉
通过肌肉校正全身的平衡 稳定局部的关节
Page 21
S-E-T 中的早期干预
玩耍为中心的刺激以实现儿童—儿童,儿童—成人的互动 支持孩子的个人活动 有助于动态稳定性和增强注意力跨度 感觉运动的整合
Morway-1960
Page 10
S-E-T的起源
S-E-T(悬吊运动治疗)概念起源于北欧国家挪威。 20世纪30—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治疗 受伤的战士,医务工作者使用简易的悬吊装置对受伤 的战士进行肌肉放松治疗。 60年代吊带就已应用于治疗肩关节 和髋关节方面的 疾病。 90年代初期他们发展了悬吊运动治疗理念。
Page 22
评估的原则
把患者当作一个具有多方面能力和限制的独 特(个体化)的人来评估 把每个患者放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框架里进行 评估 “外观” 与 “内观” 重视姿势和运动的成分 : 高效或低效
Page 23
评估和治疗过程
初次接触
患者和家 庭
资料收集 评估 /分 析
观察 /评 构想假设 估
制定护 理 计划 和 目标
在早期摆动刺激训练中需要系好安全带,并使平板正好抵住治疗师身体。
使用本装置的年龄组应为缺乏自发运动的婴儿。
训练装置的动作设计可以根据小儿的情况以及治疗师的目的来逐步调整训 练强度和方法。同时治疗师的手和手臂要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并且要找到 适合自己的训练位置。
Page 27
悬挂爬行装置
目的:加强全身脊柱伸展模式;双上肢支撑能力,为手掌表面感觉脱敏; 促进躯干的动态稳定性;骨盆控制的能力以及抗重力的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