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必修一书本总结

生物必修一书本总结

生物必修一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细胞作用: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所有的群落所组成. 生态系统:有机环境:某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群落里的与之相关的其他各种生物无机环境:除去生物的环境)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菌的判断:凡是“菌”字前面有“杆”,“球”,“螺旋”,“弧”字的都是细菌,是原核生物。而酵母菌,霉菌等为真菌,是真核生物 2藻类的判断:藻类有蓝藻,红藻,绿藻,褐藻,其中蓝藻为原核生物,其他为真核生物。 3凹面镜作用: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平面镜相反 4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1) 划分依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为真核细胞,反之则为原核细胞

(2) 图片: (3) 原核细胞的拟核: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 5细胞学说: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有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核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建立者:施旺,施莱登 6同化作用: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和储存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生物将体内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细胞的元素:较多:O,P,C,H,N,S,Mg,K(洋人探亲,但留人盖美家) 较少:Zn,Fe,B,Cu,Mo,Mn(新铁臂阿童木,猛) (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化合物 质量分数/% 无机化合物 水 85-90 无机盐 1-1.5 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 7-10 脂质 1-2 糖类和核酸 1-1.5 3检测糖类,蛋白质,脂肪 物质 试剂 现象 糖类中的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脂肪 苏丹111(苏丹lv) 橘黄色(红色) 淀粉 碘 蓝色 蛋白质 双缩脲 紫色 第二节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氨基酸:含义: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结构: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 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 个氢原子(-H)和一个侧链基团(R)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 同

结合方式: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 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 肽链:多肽呈链状结构 2蛋白质的形成:肽链盘曲折叠形成 3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细胞核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 (2)运输载体功能 (3)催化剂 (4)信息传递作用,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5)免疫功能 第三节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1核酸:种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A 试剂 甲基绿(绿色) 吡罗红(红色) 分布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质 形成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连接 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碱基

作用: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编译,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基本单位:核苷酸:组成分子:一份子含氮碱基,一份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 元素:C,H,O,N,P

图片: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糖:作用:主要的能源物质 组成元素:C,H,O 种类:单糖:含义:不能水解,能直接被细胞吸收的糖类 如葡萄糖——生命的燃料 二糖 :含义: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碱基 磷酸 核糖 如蔗糖,麦芽糖,乳糖 多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 2脂质:组成元素:C,H,O甚至P,N 种类:脂肪:(1)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 (2)绝热体 (3)缓冲减压作用,保护内脏器官 磷脂:(1)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 (2)细胞器膜重要成分 固醇:(1)胆固醇: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 (2)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3)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3单体:连接成如核糖,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多聚体:由基本单位连接成德生物大分子,如核糖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1水:种类:结合水:含义: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自由水:含义: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有力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 作用:(1)细胞内良好溶剂 (2)生物化学反应进行 (3)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沂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4)运送营养和废物 2无机盐:存在形式:离子 作用:(1)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2)对于维持细胞核生命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4)细胞组成成分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 1细胞膜:组成:脂质,蛋白质,糖类 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第二节细胞器 1细胞器 细胞器 分布 功能 膜层数 核糖体 内质网,C质,一切活细胞中 生产蛋白质 0

溶酶体 动物和原生动物,植物 其中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吞噬病毒

1

中心体 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 进行有丝分裂 0 液泡 植物细胞,一些低等动物 调节环境,充盈液泡使C坚挺 1

线粒体 动物,植物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提供能量 2

叶绿体 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养料制造。2 能量转换 内质网 动物,植物 合成和加工蛋白质,合成脂质 1

高尔基体 动物,植物 对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1

图片

2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1) 分泌蛋白:含义: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如消化酶,抗 体, 部分激素 过程: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膜外。能量来源线粒体 3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 生物膜系统的构成:细胞器,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 (2) 生物膜系统作用:[1]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在细胞与外部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 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许多重要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反应需要酶,光火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3]生物膜吧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第三节细胞核 1细胞核作用:控制细胞大代谢和遗传 2细胞核结构: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染色质:由DNA和某种蛋白质组成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地位: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图片: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 1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质壁分离:含义: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的现象 发生条件:(1)植物细胞(2)有中央液泡(3)活细胞 原因:细胞壁全透性,收缩性小,细胞膜半透性,收缩性大 质壁分离的复原:质壁分离的原生质层回复原来状态 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 (2)选择透过(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生物膜探索历程:十九世纪末,欧文顿: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二十世纪初,荷兰科学家: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罗伯特森:生物膜结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1970年,科学家:细胞具有流动性 1972,桑格和尼克森:流动镶嵌模型 2流动镶嵌模型内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可以运动 图片

糖被:含义: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功能:(1)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剂作用 (2)细胞表面的识别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被动运输:含义: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种类:自由扩散:物质进出细胞时的简单的扩散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2主动运输:含义:逆浓度梯度的扩散 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 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的运输方式 3胞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摸出,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的现象 胞吞: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那囊泡,进入细胞内部的现象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酶 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的统称 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酶的作用:(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 (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到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 (3)降低活化能,使反应速度加快

4酶的特性:(1)高效性(2)专一性(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5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第二节ATP 1ATP:三磷酸腺苷缩写,A—P~P~P,A腺苷,P磷酸基团 ~高能磷酸键 ——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ADP与ATP的转换:ATP化学性不稳定,在有关美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远离A的那个P就脱离出来,形成游离Pi,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ATP转变成ADP(二磷酸腺苷)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接受能量,同时于一个游离的Pi结合,重新形成ATP 3ATP的利用:(1)用于细胞的主动运输——渗透能 (2)肌细胞收缩——机械能 (3)生物发电——电能,光能 (4)大脑思考——电能 (5)细胞内各种吸能反应——化学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