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优秀课件
小结: 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 恐龙灭绝的原英。
2、科学家研究了拉顿地区的岩层。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是撞击。
比 较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 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 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 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 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 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 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 证据。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 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阿西莫夫(1920 —1992)
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 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 欢读科幻小说,18岁那年,就发表 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 人》,在 1941 年的《理智》第一 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则”, 1942 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 (196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 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 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 科普作品已 300 部,是公认的当今 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是撞击。
具体分析课文: 1、文中所说的“普通沙子”和“斯石英” 二氧化硅 都是由 __________构成的。 2、“斯石英”和“金刚石”的形成原因是什 么? 都是由于在超高压的状态下,原子相距 很近而变得极为致密。 3、“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速度可以 加快,但必须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其原因是什 么? 因为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 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原始状态。
1、为什么说“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因为在地球 的其他大陆上也 都发现有恐龙化 石,在靠近南极 的詹姆斯罗斯岛 也发现了恐龙化 石。
2、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联想到什么 问题? 第一、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恐龙这样的两栖动物不适应南极气 候。 第二、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 陆上去的呢?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 移。
全文感知: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本文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实,证明 大陆漂移假说。 了_________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 生物学(恐龙) __________________ 地质学(板块理论) ______________
从中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 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 响。
分析课文的8—11节: 1、第9节开头说“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 2.25亿年前 出现”中的“那时”指代的时间是 ___________ 2 、《恐龙无处不在》谈到了恐龙的灭绝,它 大陆漂移学说 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为______________ 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形 5000 万年前 成的时间是 _____________ 4、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形 成的原因是什么? 印度与亚洲板块相碰撞,聚合并缓慢地 褶皱变形。
撞击说: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毁灭 性的撞击,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 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使 得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 又是什么?或者回答你认为哪种说法更有 道理,请在课文中找出证据。
撞击说更有道理。 1、在一些地方发现了斯石英。而有证据证 明形成斯石英是由于受到陨石的撞击。 2、学者们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 层,岩层年龄刚好为6500万年。
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恐龙无处不在
自主学习
1、为什么说“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2、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联想到什么问题?
1、概括本文内容: 2、本文对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种科学
假说?
3、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 4、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或者回答你认为哪种说法更有道理,请在课文中找 出证据。
下定义
(3)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 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打比方
整体感知
概括本文内容: 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 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本文对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 种科学假说? “撞击说”和“火山 说”;
课文探究
1、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
解决生字词: 遗骸 há n chú i 蟾蜍 chá 褶皱 Zhé zhò u 劫难 jié 追溯 sù n 两栖 qī 鸟臀目 tú
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 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原意是逆流而上。现常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儿。
奥妙在这里
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 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一: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去研究 启示二;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 启示三:看问题不是简单化和孤立化 启示四:学会举一反三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被压扁的沙子
恐 龙 的 世 界
原角龙
鹦鹉嘴龙
梁 龙
鸭嘴龙
三角龙
剑 龙
甲龙
慈母龙
嗜 鸟 龙
双 冠 龙
异齿龙
恐爪龙与栉节龙
异特龙
霸 王 龙
翼 龙
写作背景: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 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 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 上所有的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 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 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极洲、 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 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 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 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 有力证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 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两篇。
小结
南极发现 恐龙化石
在一个科学 领域的发现 肯定会对其 他领域产生 影响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不会迁徙
大陆漂移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 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 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举例子 (2)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大陆汇聚在一起, 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成为“泛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