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下专升本108页PPT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下专升本108页PPT

(尽量保持接种前后所处的培养介质和条件一致)。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停滞期(迟滞期或适应期)
在实际工作中如接种菌种以启动新的 水处理设施,投加新鲜污泥时,接种的细 菌不习惯于新环境,会出现或长或短的迟 缓期,迟缓期的出现会增加操作时间,降 低工作效率。
采用处于高效菌群对数期的菌种、增大接种量、尽量保 持接种前后所处的培养介质和条件一致等方法来缩短或消 除停滞期。
n lgNx lgN0 lg2
G tx t0 n
G 0.301( t 2 t1) lg Nx N0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静止期
细 菌 数 目 的 对 数 值
0
静止期 t
特征: 生生率=死亡率 活菌数达最高,且保持相对稳定 开始积累贮存物质(PHB、异染 粒、糖原、淀粉粒、脂肪粒等)
对数生长期 对数生长期 对数生长期
静止期(最高生长量) 静止期(最高生长量)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二)连续培养 continuous culture
连续培养又称开放培养,具体地说,当微 生物以分批培养的方式培养到指数期的后期时, 一方面以一定速度连续流入新鲜培养基和通入 无菌空气;另一方面,利用溢流的方式,以同 样的流速不断流出培养物。容器内的培养物就 可达到动态平衡,其中的微生物可长期保持在 指数期的平衡生长状态和恒定的生长速率上, 于是形成了连续生长。
养成分恒定--恒定流速,及时补充营
养,营养物浓度基本恒定,从而保持恒
定生长速率。又称恒组成连续培养。培
养基成分中,必须将某种必需的营养物
控制在较低的浓度,以作为限制性因子,
而其它营养物过量。常用的有氨、氨基
酸、葡萄糖、生长因子、无机盐等。
应用:环境工程、生物工程、


实验室研究(细菌生理特性研究、
将少量微生物一次接种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生长培养, 最后一次收获。
应用:生理特性研究、生物发酵和生物治污。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典型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定量描述液 体培养基中 微生物群体 生长规律的 实验曲线

+期
0 _
细 菌 数
停 滞





值0
静止期
总菌数
衰 亡 期
活菌数
原因:
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的
耗尽
时间
营养物比例失调
有害代谢产物累积
pH、氧化还原电位等物理化
学条件变化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衰亡期








0
t
衰亡期 时间
特征: 生生率<死亡率 活菌数减少 细胞出现多形态、畸形或衰退 型
原因: 内源呼吸,即自溶 有毒代谢产物大量积累
小结
什么时期世代时间短而稳定 什么时期细菌细胞代谢活性最强 什么时候细菌细胞总数最多 什么时期菌体代谢产物最多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停滞期(迟滞期或适应期)
影响停滞期长短的因素:
菌种:遗传特性 繁殖速度较快的菌种的延迟期一般较短; 接种量:接种量大,停滞期短。 接种群体菌龄:
接种对数期的细菌,停滞期大大缩短。 静止期或衰亡期基本耗尽各种辅酶或其它细胞成分,代谢产物积累中毒,而 使停滞期延长。
营养:从富集培养基转移到贫乏培养基中也出现停滞期。
指数生长: Nx=N0·2n
式中:Nx、N0为时间tx和t0时的细胞数,n为世代数
世代时间会随着环境条件发生改变,环境工程中需要选取 世代时间短的菌种,或缩短世代时间,以提高处理效率。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二、研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个体生长
个体繁殖
群体生长
群体生长 = 个体生长 + 个体繁殖
除了特定的目的以外,在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中,只有群 体的生长才有意义 。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恒浊连续培养
恒浊 —— 培养基浊 度恒定(实质是细菌数 量恒定)--不断调节流速使
培养液浊度保持恒定。
流速控制阀
反 馈 控 制
发酵生产较多(收获 大量菌体和代谢产物), 生物治污很少应用
出 光源 水
光电池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恒化连续培养
恒化 —— 维持进水中的营
细菌的快速筛选研究等)
流速控制阀
分批培养与连续培养特征的比较
不同点:分批培养:经历四个时期 连续培养:理论上,对数生长期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恒化连续培养
时间t
细菌的数量很大,都是10的n次方,取对数作图时方便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停滞期(迟滞期或适应期)
为什么会出现停滞期?
细 菌停 数滞 目期 的 对 数 值
0
时间t
缺乏分解或催化有关底物的酶或辅酶 缺乏充足的中间代谢物
特征: 生长速率为零,不立即进行细胞分 裂、增殖,数量不变甚至减少 细胞内RNA含量高,原生质呈嗜碱 性 代谢活跃,个体体积、重量增高 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 对外界不良环境敏感
培养方法: 分批培养(batch culture) 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一)分批培养 batch culture
分批培养: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接种在一个封闭 的、盛有一定量液体培养基的容器内,保持一定的 温度、pH和溶解氧量,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
一个微生物细胞
合适的外界条件,吸收营养物质,进行代谢
个体殖 如果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
后就会发生繁殖,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
群体内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
群体的生长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世代时间(G)
细菌两次细胞分裂之间的时间,称为世代时间。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一、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概念
生长(growth):
吸收营养物质 同化大于异化
细胞不断增长(重量、体积、大小)
繁殖(reproduction): 个体数目增加
生长是繁殖的基础,繁殖则是生长的结果。 从生长到繁殖这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叫发育。
多细胞微生物的生长只是细胞数目增加,不伴随个体数目增加;如果细胞数目增加,个体数目也增加,则称为多细胞微生物的繁殖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对数期
细 菌 数 目
对 数 期




0
指数生长:
Nx=N0·2n
特征:
生长速率常数最大,代时最短
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强
时间t
群体中细胞的化学组分及形态、 生理特性都比较一致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对数期细菌代时G计算
指数生长: Nx=N0·2n
lgN xlgN 0nlg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