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国会制度论文

美国国会制度论文

美国议会制度从美国华盛顿特区绿草如茵的国家大草坪举目眺望,通体洁白的国会大厦就坐落在东方的卡斯托尔山上。

国会像一幅宏伟的画卷,画面上名人荟萃,各种细节也是复杂醒目,粗粗一看,或仅从一个角度的观察,是难以尽悉个中奥妙或理解其价值的。

它的复杂的形式和多样化的结构,令人眼花缭乱,以致看不清决定这些形式和结构的体制。

美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其宪法规定国会行使立法权,以总统为首的政府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

这也就决定了美国国会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美国国会的建立的历程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宣布美洲各殖民地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

建国之初,中央政府结构松散,权力有限。

严格地说,当时的松散邦联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只是一种“友好联盟”,加入邦联的各州保持相当大的主权、独立和自由。

在财政和经济方面,邦联缺少一个统一的控制和调节贸易的机构,造成了邦联政府的财政困难和社会动荡。

1787年北美联邦召开制宪大会,确立了三权分力的政体。

国会体制作为三权中的一权同时确立。

细细品读美国历史,我们发现,国会在美国建国200余年来已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国会的兴衰也可以被划分为四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国会从弱到强不断挣扎生存和初步得以完善(1789-1861年)1789年4月,第一届国会召开,美国新的国会体制开始运行。

然而,制宪会议并没有给美国人民带来一个内部机制完备的新国会。

许多具体制度需要新国会予以建立,一些已确定的制度也需要进一步补充和调整。

从1789-1809年,国会共换届10次,而这10届国会议员从宪法规定的国会体制出发,借鉴英国议会和美国各州议会的经验,根据国会议事需要和政治需要,逐步建立起国会的议事程序,使宪法规定的国会体制在短短的20年期间从纸面上的文字变成了可以运行的具体机制。

第二阶段:国会发展壮大进入主宰美国政治的全盛时期(1861-1900年)从内战结束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痛苦转型。

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政治领域里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两党制的确立,共和党和民主党这两大政党从此支配着美国的政治生活。

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国会的发展壮大。

第三阶段:现代国会权力式微阶段(1900-1973年)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国会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并成为一个某种意义上能够适应并推动美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政治权力机构。

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方面:1、确定了国会议席的具体数目;2、进行了国会议员选举中提名和竞选的改革;3、进一步健全了国会的政党组织;4、调整了议长拥有的权力;5、发展了常设委员会的数量,使其职能细化。

第四阶段:当代国会改革和复兴阶段(1974-2000年)20世纪70年代国会推出了历史上第二次大的改革,确立了小组委员会制度。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会内外再次响起改革呼声。

1992年6月,众议院通过《众议院第192号共同决议案》,正式部署改革。

美国国会第三次大规模改革同样经历了无数风雨,期间夹杂着复杂的人事和政策纠纷。

但是国会最终无法回复到19世纪的黄金时代。

下面我们从议员、国会中的政党、小组委员会、委员会、全院大会、两院制、国会的监督制度几个方面,具体考察美国国会制度。

国会议员可从选举、待遇、构成、职责及议员的职责观这几个方面来考查。

成功竞选国会议员除了必须符合宪法的资格要求外,还必须具备于政党、选举班子、政治行动委员会、媒体、资金这几个因素。

国会选举的程序是提名、竞选、投票。

现任议员除了要在选举年同竞选对手较量外,还要注意使投票记录令选民满意,经常与选民联系。

同时国会还限制大笔捐款。

议员的待遇包括政治、经济和物质三个方面。

政治方面议员与总统、最高法院法官的宪政地位完全平等。

经济和物质待遇由国会立法决定,其特点是个人收入属中等,工作条件非常优越。

担任国会议员的人经济上属于中等以上阶级,大多50岁左右,大多为白人,多数有硕士学历,从事法律职业的议员与企业、金融专家合起来占多数。

国会议员的职责概括来讲,就是制定法律并监督政府,为各自的民服务。

但由于资本家的操纵,议员实际上是为各个资产阶级利益集团服务。

职责观上,议员主要把自己看作自己选民的代表,而不是全国公民的代表。

长期以来国会由民主党与共和党把持。

国会中的民主党与共和党是政府中政党的一部分。

又可再分为互不统属、但又相互合作的众议院民主党与参议院民主党、众议院共和党与参议院共和党。

每一院的多数党第一项任务是建立本党在本院的组织体系,即选举议候选人、多数党领袖等。

多数党第二项任务是提出本院从议长到各委员会主席及委员的人事方案多数党第三项任务是协调推动本院的本党议员投票通过本党的立法提案。

少数党同样也要建立自己的组织机构,确定本党议员在本院的任职方案。

少数党的另一项关键作用是:修正多数党的提案,并借此搭载本党提案;抵制和挫败多数党的提案;推动本院通过本党提案。

在众议院长期以来共和党屈居少数党却能在众院发挥重要作用,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既不得不通过民主党的政策来付出维护资本繁荣的代价,又必然要通过共和党来限定民主党政策的质,使它不至于变成代价之外别的东西,同时限制民主党政策的量,使付出的代价尽可能小。

而一旦形势允许,资产阶级就会立即通过共和党直接提出要求。

在参院,共和党也长期处与少数,但两党席位差别很小。

美国国会的议事机制分为三级,既小组委员会、委员会和全院大会。

第一级为小组委员会。

两院小组委员会分为立法小组委员会和特设小组委员会。

两院设置小组委员会的原则是:第一,分工负责委员会的职责范围,第二,数目适当。

两院小组委员会成员均由所在委员会的两党党团决定。

党团尊重本党议员自己的申请,鼓励本党议员知识专门化。

小组委员会两党席位比率由所在委员会多数党党团决定,小组委员会主席都是多数党委员。

两院小组委员会的作用如下:1、为全院进行最为懂行的第一级审议。

2、具体监督政府部门某几方面的工作。

3、分解国会承受的院外压力。

4、为后辈议员提供更多分享权力的机会。

5、促进议员知识专门化。

两院小组委员会程度不同的享有三项基本权力,即第一级审议权和调查权,以及享有稳定的经费和助手。

两院小组委员会的议事程序包括:第一,听证会;第二,议决会;第三,报告委员会主席。

第二级为委员会。

国会两院的委员会分为常设委员会、特设委员会与两院联合委员会三种。

两院的委员会是居于小组委员会和全院大会之间的第二级集体议事单位,负责大量淘汰它认为不适合全院大会讨论的提案,并选出适合全院大会讨论的提案。

委员会的另一个另一项任务是综合小组委员会的监督结果,对与本委员会相对应的政府部门宏观监督,包括执行法律的情况、实施国会授权的情况、使用国会拨款的情况、政府官员的从政道德等。

委员会完整的议事程序是:听证会、决议会、报告全院。

两院各委员会在职责范围内享有如下基本权力:第二级审议权,部分保留第一级审议权;;调查权;享有稳定的经费与助手。

两院委员会的作用包括:推荐供全院大会讨论的提案;代表全院执行相应的监督;对院外活动保留一层重要的受理机构;为全院制定法案进行适度的集中决策;促使议员知识专门化。

参众两院各自的全院大会是本院的第三级和最高级议事单位委员会通过的法案须报全院大会讨论,委员会执行监督的结果须报告全院大会。

全院大会担任多重任务。

第一,决定各委员会的权限与职责;第二,掌握全院立法的总体平衡;第三,从总体上把握监督工作。

全院大会的基本权力包括选举权和第三级审议权。

第三级审议权的核心因素是法案淘汰权,第三级审议权还包括通过法案并将此法案送交另一院审议的权力。

全院大会通过赋予各委员会监督范围完成间接监督。

同时全院大会还有直接监督行为:其一,听取各委员会的监督报告,依据委员会的监督报告采取立法行动,迫使政府修正错误;其二,建立特别委员会,突击政府的大案要案;此外两院的全院大会还保持强迫作证权。

全院大会的作用包括:第一,总体平蘅以确定立法;第二,为全院议员提供平等、竞争的议事场所;第三,帮助多数党实现立法目标;第四,协调各委员会的监督活动。

关于两院制,可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考查。

从静态方面看,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两院制有四点内容:第一,两院地位平等,立法需获得两院一致通过;第二,两院各有自己的选民和任期;第三,两院各有自己的议事程序和议事规则;第四,两院各有自己的宪政特权。

两院制的目的是依靠两院互相制衡,使国会立法更为实际与稳妥。

两院协商是两院制的动态,也是实施两院制衡的国会议事结构和议事程序。

两院协商委员会具体执行两院协商任务。

宪法没有规定国会的监督权,宪政实践和公众的要求迫使国会制定一系列法律,将监督行政部门规定为国会的宪政职责。

监督权与立法权并列,体现国会对行政部门的制约关系。

国会的监督体制权力分散,角色齐全。

它的内部包括,各院的全院大会、委员会、小组委员会,其中委员会是实施监督的主体。

它的外围还包括国会的四大助理机构,和驻12个内阁部和7个联邦独立机构的19个监察长。

国会运用这套制度,成功的维护了宪政体制。

各委员会、小组委员会对它们所掌管的行政机构保持了较紧的控制。

但是这套监督制度缺少集中性和全面性,不能使议员锲而不舍地投身监督活动。

通过上面的了解,可以看出美国的议会制度比封建制度大大前进了一步,人民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平等,并产生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立法和监督制度。

但是从美国议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具体内容来看,资产阶级一直在支配议会的活动,它所体现的自由平等只能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中下层人民仍然没有发言权,利益得不到体现。

而且议会中的制衡原则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既能进行充分调查和讨论,又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达成代表人民利益的决议。

当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还有不够完善之处。

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改进工作,同时吸收外国好的经验,使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