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 政府与资源配置 (2)
第2章 政府与资源配置 (2)
上一页 下一页
2、政府不少发展的努力是低效的 政府权利的集中限止了各级官员的积极性,使政府体制对社会经 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和突发问题的反映迟缓。此外,政府体制不断庞大 的趋势也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3、国家也可能是不公证 政府的行为受到不同利益集团和选民的影响,政府的权利可能为 某些人、社会集团和社会阶层所掌握,导致公权私用。 4、决策滞后 政府作出决策往往比私人部门慢得多,这种时延主要是由以下几 个要素导致的: (1)认识时滞; (2)决策时滞; (3)执行与生效时滞。 由于以上原因,往往导致政府的决策实施时,其决策的内容已经 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了。 而且,不同人们对公共品的需求存在不同的偏好,政府很难满足 所有人的需要,而且政府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提供全部公共品。
返 回 下一页
5、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一对矛盾。如果说市场主要最求的效率,则政府则 有能力保障社会公平,如地区发展相对平衡、社会各阶层应该享有基 本公平的权利等。 6、应付紧急事件 政府有责任组织社会资源和理论处理紧急情况,如战争、灾难、 危机等。 政府有效履行以上职能的基本条件: 一是政府必须公证、诚实和廉洁; 二是政府必须是有能力的; 三是政府必须是有效率的; 四是政府必须是负责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二)资源配置的方式 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习惯、命令和市场 1、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接收 和普遍遵守的惯例。提出具有法律或道德的约束力,并用来处理社会 基本经济问题。习惯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保证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秩序及 其延续。但是,习惯往往也窒息了社会的创新。 2、命令 命令主要是指由政府来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决策。特别是在社 会动荡和特殊时期,政府机制是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有效方法。 但在经济发展的正常时期,这种方式必然造成经济决策权的集中 和社会组织的等级制度,并导致社会经济活动服从于上层特权阶层的 偏好和利益,而不是于增进社会福利的消极后果。 3、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主要是靠竞争的价格制度来决定。消费者、生 产者和要素所有者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进行选择,分散作出决定,并通 过交换来达到目的。
上一页 返 回
三、政府和资源配置
(一)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 现代国家的职能优势主要有: 1、提供法律,维护竞争市场秩序 国家是规则和安全的保障,是社会经济事务的最终仲裁者。此外, 国家还负责保护公平、公开的竞争,反对和制止市场活动中的垄断行 为。 2、提供和维护市场得以正常运行的的稳定的经济环境 国家提供财政、金融等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控社会经济活动,促进 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3、提供资源的合理运用,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一方面要促进市场体制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还要通 过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制止和消除市场活动可能造成的对资源的 滥用。 4、从事社会发展活动,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 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利用,政府需要以各种方式介入, 如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国家还需要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进行规划与 指导,直接参与市场活动(如政府采购)。
返
回 下一页
(3)公共事业组织的分类 a、按社会分类管理的原则,我国社会组织大体分为五大类: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b、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可分为以下几种: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包括民主党派等政治组织)和民办非企业 单位。 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又合称为民间组织。 所以我国的社会公共事业组织主要包括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 c、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 2条规定: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的目的,由国 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 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d、 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2条 规定: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愿望,按照其 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 1、资源配置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使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需 要政府来纠正市场的缺陷。政府纠正市场缺陷的主要手段有: (1)公共支出 第一,政府可直接提供某些市场供给不足的产品,如公共品和准 公共品,但政府不一定直接提供。 第二,财政补贴,如提供财政补贴刺激私人企业生产某些市场供 给不足的产品。 (2)政府税收 用税收来调节某些产品的生产。 2、收入分配 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贫富差距,需要政府对社会收入进行再分配。 主要手段有: (1)转移支付; (2)公共事业投资; (3)补贴。
返 回 下一页
福利边界与帕累托最优
B的福利
W’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
D
A
W
A的福利
WW/就是福利的边界,经济发展就是不断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
上一页 下一页
b、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的条件 社会总收益TSR(Total Social Revenue);社会总成本TSR ( Total Social Cost);社会边际收益MSR(Marginal Social Revenue );社会边 际成本MSC( Marginal Social Cost )。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的条件: MSR= MSC
上一页 返
回
四、公共事业组织和资源配置
(一)公共事业组织的涵义 1、组织的分类 在现代社会中,根据组织目标的不同,将组织划分为公共组织和 非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以公共利益为目标。 非公共组织:以非公共利益(私人利益)为目标。 2、公共组织及公共事业组织的定义 (1)公共组织 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利或者经过公共权 利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包括管理公共事务、供 给公共物品为基本职能的组织。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 此外,以特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提供公共服务的非盈利性公共 组织,是现代社会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公共事业组织。 (2)公共事业组织的定义 依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规,或有关的法律),以独立, 公证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
上一页 下一页
3、稳定经济 政府以经济手段为主,同时配合法律和行政手段来稳定经济。经 济手段主要是指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而对中国而言,财政政策更为 有效,在影响总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是指提供调整预算收支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是平衡经济,而不是平 衡财政。 (2)自动稳定器 是指提供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来发挥对经济的“自动”的稳定 作用。 (三)政府失灵 国家的体制缺陷使政府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导 致政府失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的主观发展努力与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要求有距离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要求人们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政府垂直结 构的体制使资源配置自上而下,许多活动也是强制性的,两种努力有 时相互抵触。
返 回 下一页
(三)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的实现
1、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 (1)所有市场资源的产权都是明确的; (2)所有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每一个市场都有众多参与者; (3)没有任何参与者能够单独操纵市场价格; (4)信息充分; (5)资源可以充分流动并可以无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使用者; (6)生产和消费都不存在外部经济; (7)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的情况。 2、完全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
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 MSC
B
C E D
A
MSR 产量
Q1
Q*
Q2
Q
资源配置(经济)效率实现的条件
上一页 下一页
(2)公平原则
广义资源配置的公平原则主要考虑的是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在经济学上常常用罗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来衡量公平的程度。
上一页 返
回
二、市场机制与资源配置
(一)市场体制的优势 1、信息传递效率 供求力量作用下的价格机制是最有效(时间、空间)的社会调节 网络。 2、激发社会生产财富的创造力 市场通过其分配机制使参与者的市场活动得到适当的报酬,利用 参与者的利己心来激发他的创造力。这就是“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3、有效的组织社会经济活动 市场机制通过契约将参与者结合在一起,组成不同规模和不同性 质的企业以及其他形式的市场组织,以集团协同的努力去致力于市场 竞争。 (二)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 1、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 2、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3、为谁生产——取决于市场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的市场供 求力量的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5、市场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市场活动主要是围绕市场交易的微观活动,市场机制本身没有调 节和稳定宏观经济的机制和手段,此外市场机制使企业在提供某些产 品和服务时失灵。 (1)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时失灵。 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征,效用不能分割, 不能靠市场来定价。这是因为私人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与社会的边 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发生了分离。 (2)市场机制在提供外部性(Externalities)很强的物品时失灵。 外部性是指参与交易人的行为影响到第三者,外部性有正的外部 性和负的外部性。市场机制难以确定这种具有带有外部性的物品的数 量。 (3)市场机制在提供信息不对称特征的物品时失灵。 在有些领域,消费者往往缺少足够的信息来评估服务的质和量。 要么是由于服务购买者不是最终消费者,中间有隔层;要么是由于服 务本身的性质太复杂,消费者难以对他进行评估。如家长送孩子去学 校就读,病人就医等。如果合约不能帮助消费者监督生产者的行为, 就会导致合约失灵。这是经济学中的“主从”问题或“代理”问题。 “主”必须寻求一种低成本监督的制度安排。
PS=MC=MSC E P*
Pd=MU=MSR Q*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