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A.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 不存在市场垄断;产品是同质的;生产要素自 由流动;完全的信息或者知识。 此外,在经济学的讨论中,实现帕累托最优还 必须具备一些条件: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一致; 经济利益的可分性和所有权的确定性;生产资源 私有化;不存在外部性;不存在规模效益递增。
B.完全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最优的实现
资源配置的原则
资源配置的方式
传 统 社 会 习 惯
命 令 机 制
市 场 机 制
市场失灵 政府配置
一、资源配置
• 资源短缺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 狭义的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是指经济学的三个 问题:生产要素用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 生产--解决效率问题。 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包括效率、公平、稳定三 条基本原则。没有公平和稳定就不能实现效率的 提高。
三、混合经济体制
1.混合经济体制的基本概念:市场自发调节 和政府主动干预的结合而形成的市场机制与政府 机制的混合体。 其特点为:
社会经济活动不仅满足个人目标,也要满足某些社会目标; 社会经济活动不仅取决于个人经济决策,也要取决于政府的 经济决策; 社会处理经济问题的方法介于自由放任与政府管制之间; 政府、市场、企业通过职能分工建立经济上的合作关系; 个人可通过选择政府的自由弥补政府干预的自由损失。
含义:政府通过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引导 物资和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形成一定的 资产、产业、人力资源结构,以及地区经 济布局的功能。 • 目标:保证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得充分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只能在资源配置上 起基础性作用,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不能 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好“外部性”问题 等等; 手段: A.公共支出提供公共产品、实施财政补贴、 政府购买、财政投资、财政转移支付等等; B.税收、国债等调控配置资源 C.采取科学的财政政策和手段直接配置和间 接引导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完全竞争市场对于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是 充分的,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应当 是完全竞争市场条件。 由于完全竞争市场这一条件是一种非 现实的假定,所以帕累托最优也只能是一 种理论假定。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表现
1.早期政府财政的特征 亚当.斯密推崇私人经济部门和市场机制,认 为看不见的手”使每个决策者在追求利益最大化 的过程中,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整个 社会经济活动达到最佳状态。 由此,政府的活动仅限于国防、公共秩序、 司法行政的维护,即“夜警国家”。政府不干预 市场运行,税收不必涉及所得的再分配。于是, 财政收入以间接税为主,总体税负较轻;财政支 出比封建社会有所削减,其占GDP的比重有所 降低;除战争时期外,预算经常保持平衡,基本 无国债;
•
• 为了使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更具可测性和可比性,
可再引入一个指标——基尼系数,即图中由绝对 平等线和实际洛伦兹曲线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 (A)与由绝对平等线和绝对不平等线围成的三角 形OEF的面积(A+B)的比例,即:基尼系数=A/ (A十B)。因此,基尼系数可以在0(绝对平等)到 1(绝对不平等)之间变动。 基尼系数只是给出了一个客观的衡量公平程度 的参考指标,当然并不是说它是最优秀的一种指 标,而且基尼系数是多少才是公平的,仍然取决于 经济学家和决策者的判断.
市场是一种产品或要素的买卖双方相互竞争以决 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市场机制的基本点是主要的价格和分配都是由市 场上来做出的。在价值决定价格的前提下,供求状况 决定着价格的变化。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在市场机制下解决的; 生产什么由消费者的货币投票决定; 如何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市场供求关系--收益的 分配与拥有市场要素的关系。
B、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所要求的公平与社会福利所认识的 公平是不同的,公共经济学应当从社会这一层 面来认识公平原则。 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公平观,不同的学 科领域对公平的认识也是不同的,经济学家、 社会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等等,他们对公 平的定义是不同的。 公平的最低线是什么?
• 我们画一个正方形,纵轴衡量社会总财富的百
第二章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 诸如国防、外交、宇宙空间探索、公安、司法、
•
环境保护等等,这些都是经济学家们所列举的主 要公共物品或服务,也都是需要通过政府财政手 段来提供的。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以财政手段提供公共 物品或服务,并不意味着公共物品或服务一定要 由公共部门来直接生产。例如,供国防使用的军 备用品无疑属于公共物品,但是在西方国家,军 备用品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由政府出资交由私人部 门生产的。
2.混合经济体制的类型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与政治结构、 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等的不同,出现了 以下几种混合经济体制。 A.以美国为典型的国家需求管理型; B.以英国、瑞典等国为典型的福利国家型; C.以德国为典型的社会市场型; C.以日本为典型的国家发展导向型。
3.政府的经济职能
A.资源配置职能:
• 具体手段:
一是在个人收入分配环节实施税收调节; 二是在个人收入使用环节实施税收调节; 三是在个人或家庭财富积累和转让环节实 施税收调节; 四是通过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对社会成 员个人的救济、补助等方式的转移支付制度来 实现。
需求
鞋子 住房 茶叶
产品市场价格
鞋子 住房 茶叶
供给
$消费者的投票 家庭
$生产成本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企业 工资、租金等等
为谁生产
要素的所有者
劳动 土地 资本品
要素 市场价格---工资、 租金、 利息
劳动 土地 资本品
供给
需求
图2-4 竞争和价格机制通过市场的作用
3.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的实现
A、效率原则
帕累托最优状态描述:“资源配置已达到 此种境界--无论作如何改变都不可能使 一部分人收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
经济效率实现的条件
一是产品总的净社会收益非负,此为基 本前提; 二是总社会收益与总社会成本的差异最 大化即社会净收益最大化,此为评判尺度。 当配置在每一种产品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 收益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时,可实现的社 会净效益的最大化:MSR=MSC
• 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A.竞争失效。产品差别的存在、交易成本和费 用阻碍资源自由流动、存在规模效益的自然垄断 影响充分竞争;(电话、供电、供水行业) B.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学校广播,路灯) C.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影响市场配置的效率; (污染、蜜蜂采蜜) D.市场的不完全--风险的不确定性问题; (保险品种不丰富、贷款的提供) E.偏好的不合理--被人低估的物品称为优质 品,反之称为劣质品,如低估教育,高估香烟; F.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信 息) G.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失衡; H.分配不公问题。
2.资源配置方式
习惯、命令和市场
1、传统社会习惯--自然经济时期的资源配置 方式。(家族企业) 2、命令(政府)机制--计划经济时期的资源 配置方式。(封建王朝、集权经济) 3、市场机制--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方式。
现代社会经济制度大多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同时发挥政府机制作用的混合经济。
##市场机制运行的特点
分比,我们将正方形的高分为5等分,每一等 分为20%的社会总财富。在横轴上,我们将 100%的家庭从最贫者到最富者从左到右排列, 也分为5等分。第一个等分代表最贫穷的20% 的家庭,到最右边的那个等分则代表最富有的 20%的家庭,在这个正方形中,我们将每一百 分比的家庭所拥有的财富的百分比累计起来, 并将相应的点画在图中,便得到一条洛伦兹曲 线,因此曲线就能直观地表现出社会的财富是 如何在不同阶层的家庭中分配的。
•
C、稳定原则
对经济波动的不同解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的解释、凯恩斯的解释、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的 解释、自然循环理论的解释等等。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 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1975年英 国失业率与物价的关系发行,物价上涨,失业率 较低,反之失业率较高,在是因为增加就业必须 增加货币投放致使物价上涨。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目标的矛盾。 一些经济学家在对近百年来的物价资料分析中发行, 经济正常增长,物价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 与上同;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也存在矛盾,因为经济增 长需要增加进口,容易出现国际收支失衡。
• 图 洛伦兹曲线
•
如果总财富平均分配于所有家庭,则洛伦兹曲 线就是对角线OE,OE被称为绝对平等线。另一 极端则是完全不平等的洛伦兹曲线OFE,因为这 一折线意味着唯一的一个家庭拥有100%的财富, 而其他所有的家庭都一无所有。当今世界上任何 一种经济都处于两种极端的财富分配状况之间, 如图中的弧形曲线OE,曲线越靠近对角线,则社 会财富的分配越平等,越靠近边框OFE则越不平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