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适能

体适能

体力活动:由肌肉活动引起的,导致能量消耗增加的任何形式的身体运动。

根据活动性质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休闲性、职业性、交通性、家务活动四个主要类型。

健身锻炼:特指那些有计划、有结构、重复性的旨在保持与改善人体健康水平的体力活动。

体适能:特指人体从事体力活动的身体素质,依据其构成要素分为健康体适能和运动体适能。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此时机体尚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体力下降、反应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和人体免疫能力低下,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

体力活动包括: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活动,休闲活动,体育锻炼和竞技运动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体力活动的测量与评价:是指通过体力活动问卷调查、体力活动生理测量等手段检测和评估个体体力活动的方法,通常包括强度、活动量、规律性。

“MET-min”:是绝对活动强度与以分表示的周活动时间的乘积“MET-h”:是绝对活动强度与以小时表示的周活动时间的乘积如根据每周体力活动量可将个人的运动生活方式分为活动型(>=7.5MET.h.week-1)和活动缺乏者(<=7.5MET.h.week-1)两种体适能三分类体系:健康体适能:体脂肪含量、心血管适能、肌肉耐力、肌肉力量运动体适能:灵敏、平衡、协调、爆发力、速度、反应时生理适能:代谢、形态、骨强度心血管适能反应血液运输系统,向肌肉运输氧气和能量物质,维持机体从事体力活动的能力影响健康的因素:1生类生物学因素2环境因素3生活方式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心血管适能:由呼吸、血液和循环系统组成的人体血液运输系统向肌肉等组织和器官运送氧气和能量物质,向肾等排泄器官运送代谢产物,维持机体从事体力活动的能力有氧运动:机体运动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糖和脂肪等能源物质有氧氧化的健身运动形式,这类运动的强度相对较小,持续时间较长,主要由慢肌纤维活动来完成V o2max的判别适应符合以下标准:1运动负荷实验终止后恢复期第二分钟[Bla]>10mol.L-1;2呼吸商达到或接近1.15;3心率达到本人最高值常用的锻炼方法有: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有氧运动的心血管适能训练效应:心率缓慢、心脏壮大、最大吸氧量提高、心脏泵血能力增强肌肉适能:肌肉收缩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耐力和动态功率输出等抗阻运动能力肌肉质量:特指肌肉组织的质量通常以机体或者某块肌肉拥有肌肉组织的重量来表示中枢激活:是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活动的最大能力后者通常以超强电刺激作用于最大随意收缩状态下的肌肉所获得的诱发肌力或者激活水平的多少表示肌肉力量:又称最大随意收缩力,特指肌肉完成最大随意收缩时克服和对抗阻力的能力爆发力:是肌肉功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特指快速运动条件下的肌肉功率输出能力肌肉肥大:主要指肌纤维增粗、肌肉横断面积增加和结缔组织增多等引起的肌肉体积增大现象超负荷原则:是肌肉适能训练的一个基本原则,超负荷不是指超过本人最大负荷能力,而是指肌肉适能训练的负荷应超越平时采用的负荷,其中包括负荷强度、负荷量和训练频率同步训练:特指不同性质的训练内容在同一训练单元中同步进行的训练方法一般规律是10岁以前,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无论男生或女生的肌肉力量一直缓慢而平稳的增长,而且两者区别不大,女生从11~12岁和男生从13~15岁起肌肉力量开始分化,男生增长速度加快而女生增长缓慢,女生较大肌肉力量在20岁左右,男生约在20~30之间等长肌力测定主要包括:握力、背力、臂力和腿部力量等优点:方便、有时且不需昂贵设备。

缺点:易受关节角度大小的影响,有人建议应以多角度测量结果反映肌肉的静态抗阻能力等张肌力测定:握推、挺举、负重蹲起优点:方便、有时且不需昂贵设备且测量过程和结果与动态肌肉活动有较好的兼密性,但其不足之处是测量过程中较易造成肌肉损伤峰力矩:指力矩曲线较高点所代表的力矩值,单位为牛.米屈伸肌力矩比:一般以慢速运动时的峰力矩计算,也可在不同速度及特定角度时计算总做工量:指一次或一定次数运动所做功的总量峰力矩角度:指峰力矩出现时关节所处的角度,是关节的最佳用力角度一些常用的训练学测试方法如立定跳远、纵跳摸高、小球掷远也是测量和评估肌肉爆发力的有效方法肌肉耐力指数=负荷强度/体重某受试者体重150磅完成100磅强度的动态屈臂运动20次,其耐力指数为100磅/150磅=0.67或76%肌肉适能训练的原则:1超负荷原则2特异性原则3安排练习原则超负荷三种类型:阈下负荷、保持性负荷和刺激性负荷“PIRTS”“P”代表最大负荷百分比,是表示力量练习强度大小的指标,也可用最大肌力百分比表示;“I”是指两组力量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其长短会显著影响力量练习时的肌肉代谢、激素和心血容反应;“R”是指一组力量训练中不间断完成的力量练习的次数;“T”是指抗阻训练过程中练习者完成每组训练时的总时间;“S”即练习组数,其多少取决于抗阻训练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可选择3~6组之间力量训练具有明显的“交叉转移”现象,还可以使对侧未接受训练肢体肌肉力量增加柔韧适能: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柔韧、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性的范围和能力静态柔韧适能:指单个关节或一组关节在相对静止状态下保持自身最大静态活动可及范围的度量动态柔韧适能:指单个关节或一组关节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柔韧适能主动柔韧适能练习:指练习者靠自身肌肉的收缩而增大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韧带伸展度的练习被动柔韧适能练习:指练习者的被动肌群被主动肌群的力量、自身体重或外力作用所引起的关节活动范围增大的练习柔韧适能的分类:1人体解刨部位分:上肢、下肢和躯干柔韧适能2肌肉活动状态:静态和动态..3肌肉活动条件分主动和被动..柔韧适能测量仪器:1莱顿弯曲度测量仪2通用测角仪3临床测角仪柔韧适能训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做好充分准备活动2柔韧练习与呼吸相结合3运动前后都要做拉伸运动4拉伸的动作要缓慢而柔和5替换拉伸不同部位的肌群6拉伸幅度要适度柔韧适能练习方法可分为:主动柔韧适能练习和被动柔韧适能练习.动力练习例前绕环.扩胸振臂侧腰静力练习例静力压腿前屈弯腰被桥主..:指练习者靠自身肌肉的收缩而增大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和肌肉、韧带伸展度的练习被:指练习者在松弛的状态下,被自身体重或外力作用而引起关节活动范围增大的练习动力性例他人帮助下压肩静搬腿压背身体成分:是组成人体组织器官各种化学成分的总和通常以人体脂肪为核心将身体成分划分为体脂重和去体脂重两个基本部分体重:是以重量为单位的人体各组成成分的总和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是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身体质量指数:体重与身高的平方比值男性体脂约占总体重0.03女性则为0.12成年男性成年男性储脂正常比例0.14女性为0.15测体脂方法:1水下重物法2空气置换法3皮褶厚度法4围度法5生物半阻抗分析法3身体质量指数和肥胖度法成年男性肥臀比大于0.95 女性大于0.86 老年男性大于1.03女性大于0.9被认为呈腹部脂肪积累过多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高血压:收缩压>=18.66kpa和舒张压>=11.99kpa即可判定为高血压骨质疏松症运动干预原理:1运动生物力学机制2运动训练对肌肉兴奋作用3运动促进骨周围组织血液循环4运动通过调节内分泌功能使骨形成腰痛:急性(6周内)亚急性(6~12)慢性(12周以上)发病率越高危险最大腰椎稳定性靠三大系统维持:1被动支持系统依靠骨骼筋膜韧带支持2主动收缩系统肌肉群的收缩3中枢神经系统主导的动作控制伸展训练:1静态牵张:指缓慢的牵张肌肉到感觉轻度不适然后固定持续一定时间的锻炼方法2振摆牵张:本体感觉肌肉的伸缩I型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而II型糖尿病治疗目前以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锻炼为主其中后两种为基础治疗衰老:又称老化通常是指正常状态下身体发育成熟后.随年龄的增加自身机能减退,内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激能力下降。

结构组织逐步发生退行性变化,趋向死亡的不可逆转的现象中风: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血管病也称为脑卒中代谢综合征: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指在统一患者身上出现多种代谢紊乱现象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受损,而使骨骼的脆性增加骨折危险增高腰痛:是指一组以下背腰骶和臀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以及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大类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内分泌,一代谢综合征是由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所引起胰岛素绝对或分泌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导致的疾病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即“3多1少(冠心病)运动干预原理:1提高心肌供氧量2提高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工作负担3减轻动脉粥样硬化4改善心肌生理状态5改善血液生理状态(高血压)运动干预原理:降低血管外围阻力2调节交感神经系统3血管反应的改善锻炼方式:有氧耐力运动为主配合一定的轻度抗阻训练.最常用的形式是散步、快步走.慢跑.快跑.游泳等锻炼强度:有氧最大强度的0.40~0.70对应的RPE在12-13左右锻炼时间:每次累计30-60min可以间断进行但每次不少于10min 锻炼频率:每周行走3-7天运动改善代谢综合征的机制:1运动可以提高胰高血糖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2运动可以降低体重,减少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含量3运动可以促进血脂代谢,改善血脂水平4运动可以降低血压5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代谢综合征运动处方:1有氧锻炼2运动形式:步行,快步走慢跑3采取中等强度3每次运动时间累积至少30分钟4运动频率每周至少5天5抗阻锻炼1其中下肢力量下降时的速度要快于上肢力量下降的速度爆发力下降的速度快于力量下降速度2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和动作速率下降,变现为易跌倒和行动迟缓这是人体衰老的典型之一3由于神经细胞不可再生。

一旦死亡胶质细胞使增生填充大量神经细胞的死亡会造成脑萎缩主要变现为:大脑重量减轻脑沟变宽.脑回变窄4老年人的蛋白质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因而各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量和质均降低5糖代谢功能下降。

糖尿血液浓度明显上升,恢复食糖前水平的时间明显延长6 40-60之间,每10年身高会降低大约1厘米60岁以后下降幅度会更多,尤其是女性体重从30-60会逐渐增加直到70岁以后才开始下降30-70之间每10年的体重会以0.02~0.03的速率下降6人的峰值骨量一般在20~30岁期间形成.40以后会每年0.005的速率下降女性绝经期后骨量下降速度会更加明显达到每年0.20~0.30老人体力活动注意事项:1加强医务监督2必须遵循经常性,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原则3选择适当锻炼项目4注意生活卫生压力:指人对有害的,具有威胁性的或挑战性的事件的评估评价可能出现的反应以及机体对这些事件作出反应的过程压力源:指那些对个体的反应能力进行挑战使个体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反映的环境因素复原力: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者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体验“尖峰时刻”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能体验到一种“尖峰时刻”这种体验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包括:最佳表现、流畅体验、跑步或锻炼高潮,以及高峰体验等良好的情绪体验其他管理方法:1复原力2时间管理自我效能:个体对执行某种特殊行动以及达到某个特殊目标的自身能力的信念合理行为理论:该理论认为意图呈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非单一的事件,人们在做到真正行为改变之前,是朝向一系列动态循环变化的过程发展对所处不同阶段的个体应采取不同的行为转换策略,促使其向行动和保持阶段转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