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

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

单片机设计
论文
姓名:
学号:1010111064 系别:机械工程学院班级: 10机自2班授课老师:
2013年5月12日
机械工程系
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设计
摘要: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设计是在单片机应用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它联系了实际生活中的电器遥控器,通过控制电器遥控器,来对电灯的亮度进行控制。

关键字:单片机,控制电路。

方案一:(简易红外遥控电路)
在不需要多路控制的应用场合,可以使用由常规集成电路组成的单通道红外遥控电路。

这种遥控电路不需要使用较贵的专用编译码器,因此成本较低。

红外发射部分
图1.1
考虑到本方案电路是简单的单通道遥控器,可直接产生一个控制功能的震荡频率,再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去。

红外接收部分
图1.2
当红外接收头接收到控制频率时,由一个电路对其进行解调并产生相应的控
制功能。

方案二:(利用红外遥控开关电路)
红外线发射/接收控制电路均采用单片机来实现,输出控制方式可选择,实用性强。

方案结构图:
红外发射部分:
图1.3
当按下遥控按钮时,单片机产生相应的控制脉冲,由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去。

红外接收部分:
图1.4
当红外接收器接收到控制脉冲后,由控制方式选择开关选择是“互锁”还是单路控制,再由单片机处理后,对相应的受控电器产生控制。

方案三:利用红外遥控开关电路
用单片机制作一个红外电器遥控器,可以分别控制5个电器的电源开关,和一个电灯开关,并且可以对电灯进行亮度的调光控制。

红外发射部分结构图如下:
图1.5
当按下遥控按钮时,单片机产生相应的控制脉冲,由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去。

红外接收部分结构如下:
图1.6
当红外接收器接收到控制脉冲后,经单片机处理由显示设备显示出当前受控电器的序号,并判断是否对电灯进行调光,如需调光则经调光电路处理后实现调光功能。

方案比较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三套方案,方案一未采用单片机控制,功能过于单一,仅能对一路电器进行简单的遥控;方案二和方案三的红外线发射/接收控制电路采用单片机来实现,电路简单,实用性强。

方案二虽可虽可控制多个电器,但控制功能过于单调,仅能实现电器开关的控制,实用价值不大;方案三不仅可用控制键实现对电器的控制,而且可对一路电灯进行亮度控制,方便实用。

且本设计用到的元器件较少,电路相对简单实用。

所以本设计采用方案三作为设计蓝本。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器件选择
1.1 单片机的选择
本设计所用的单片机可以用C-31,AT89C-51,羚羊单片机等多种单片机来实现。

但是C-31没有内部存储器,本设计需要编写程序,那么就要用外部扩展,比较麻烦。

本设计所编写的程序比较简单,功能也比较少,如用羚羊单片机过于麻烦,大材小用,本设计所用到的输入输出端口也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决定用AT89C -51单片机来完成本设计,及方便也很实用。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 ? 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
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主要特性:
·与MCS-51 兼容
·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
寿命:1000写/擦循环
数据保留时间:10年
·全静态工作:0Hz-24Hz
·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
·128*8位内部RAM
·32可编程I/O线
·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5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1.2 显示器件选择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使用的显示器主要有LED(发光二极管)和LCD(夜晶显示器)。

这两种显示器成本低廉,配置灵活,与单片机接口方便。

但是他们也是各有特点的:LED接口非常简单,不需要专用的驱动程序,在设计程序时也非常的简单;LCD显示的字比较丰富,也比较清楚,给人的感觉很好,但是他接口复杂,且要自己造字库,难度不小。

对于万用表来说,在配置一些指示灯的前提下,只显示数字就够了,故没必要采用LCD,用LED就够了。

1.3调光器件选择
因为所用到的调光功能仅仅是调节电灯的亮暗,所以无需使用复杂的调光控
制系统,可直接使用一个光电藕合器,来实现此功能。

光电耦合器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抗干扰性能强。

无触点且输入与输出在电气上完全隔离等特点,因而在各种电子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光电耦合器可用于隔离电路、负载接口及各种家用电器等电路中。

光电耦合器的种类较多,但在家电电路中,常见的只有3种结构:
1.第一类,为发光二极管与光电晶体管封装的光电耦合器,结构为双列直插4引脚塑封,,主要用于开关电源电路中。

2.第二类,为发光二极管与光电晶体管封装的光电耦合器,主要区别引脚结构不同,结构为双列直插6引脚塑封,,用于开关电源电路中。

3.第三类,为发光二极管与光电晶体管(附基极端子)封装的光电耦合器,结构为双列直插6引脚塑封,,主要用于AV转换音频电路中。

2. 电路设计
用单片机制作一个红外电器遥控器,可以分别控制5个电器的电源开关。

并且可以对其中一路电灯进行亮度的调节控制。

2.1 发射电路部分
(1)遥控发射器遥控方式
本遥控发射器采用码分制遥控方式,码分制红外遥控就是指令信号产生电路以不同的脉冲编码(不同的脉冲数目及组合)代表不同的控制指令。

当不同的指令键被按下时,指令信号电路产生不同脉冲编码的指令信号,也就是进行编码,然后经调制电路调制,变为编码脉冲编码脉冲调制信号,再由驱动电路驱动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信号。

整体过程如下:
图2.1
(2)发射电路的设计
本发射电路采用一个12M的晶体振荡器,产生相对应受控开关的脉冲频率,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出去。

发射电路图如下:
图2.2
其中第9脚(RST)所接的是一个最简单的RC上电复位电路。

P3.5接一个三级管发光二级管利用红外光为介质,将控制信以红外光脉冲的形式发射出去,由接收电路再进行放大,解调,信号还原。

晶体三极管主要用于放大电路中起放大作用,本设计采用的是一个NPN型的三级管9013,为了得到更大的放大倍数,采用了类似共射级接法。

因为从p3.5口出来的为高电压,而三级管9013不能承受此电压,所以采用了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来起分压作用,从而缓冲了加到三级管上的电压。

总结
单片机应用广泛,尤其在现实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

因为它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所以在电路应用中也有重要的用途。

参考文献:
[1]万福君潘松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4
[2]梁延贵. 遥控电路可控硅触发电路语音电路分册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0
[3] 李华. 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 北京: 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5.06
[4] 张肃文,陆兆文. 高频电子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