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9.祁黄羊一、教学目标:1.认识“祁”等4个生字,学会并规范书写“霸、伐”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解”。
能正确读写并理解“举荐、慎重”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尝试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抓要素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熟读并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
进一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联系上下文理解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4.借助人物对话,感悟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身正气、一心为国的高尚品德和爱国之情。
5.学习作者选择典型事例,运用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难点:熟读人物对话,感悟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身正气、一心为国的高尚品德和爱国之情。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人物形象。
3.借助抓要素法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借助拓展小练笔,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教师: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时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认识了哪些历史人物?当你说出他们的名字时,又想到了哪些成语?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历史人物——祁黄羊,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幽长的时光隧道,走进2000年前的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与写。
(1)认读生字。
(提示:“召、慎”是翘舌音,“晋、荐、慎”是前鼻音。
“解”作姓时读“xiè”,不读“ji ě、jiè”。
)(2)展示个别学生的仿写,师生共同点评。
(3)师生交流在书写本课生字时需要注意或容易出错的地方。
(4)本文要求书写的生字有8个,按结构可分为哪三类?每类有哪些字?(5)同位之间互相点评、互相指导。
(6)学生练写自己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词语认读与理解。
(1)出示第一组词语,个别读,正音。
你能说说它们的近义词吗?(2)出示第二组词语,个别读,正音。
分别说说:你读了其中的某个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或人物形象?(3)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检查读书情况。
(1)同位两人为一组,每人一段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借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文脉。
(三)概括小标题,复述课文,整体感知。
1.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故事情节,提炼小标题。
A、指生读1、2自然段,这两段写了什么内容,你能从这两段话中选取词语概括主要内容吗?(读书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地方;交流主要内容引向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提取关键词语——请求、辞职,概括出小标题“祁黄羊请求辞职”。
)B、指生读3—12自然段。
思考:祁黄羊做了什么事?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读书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地方;交流时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两次举荐人才的经过,然后概括出小标题“祁黄羊举荐人才”。
)C、随着故事的发展,结果怎样?默读第13自然段。
(概括出小标题“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
)2.借助小标题,复述课文。
(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然后借助小标题,在脑中想象故事的情节。
要将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和所说的话讲清楚,尽量用上书中的词语,努力做到有声有色。
(出示人物提示语,指导复述。
)祁黄羊因为要高老退休,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
悼公说:祁黄羊(),()地说。
悼公(),说: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祁黄羊(),()地说。
悼公(),说:悼公听了(),说:(2)借助小标题和提示语,小组合作,练习复述。
(3)推荐四名同学复述,师生点评补充。
(4)指一生复述全文。
3.借助提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祁黄羊因辞职,两次,表现了他“”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的人物形象。
4.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再读课文,故事中的祁黄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四)课堂基础练习。
完成《新课堂》基础知识部分的练习并矫正。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回顾。
1.听写课后第三题词语并矫正。
2.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
1.指名读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1).讨论交流:结合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征伐)(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3).练习朗读。
2.抓人物对话,感悟其品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祁黄羊是怎样一个人?(预设: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1)师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齐读板书)通过查字典,我们知道“避”是什么意思?“举”是什么意思?(2)感悟人物品质。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什么意思?祁黄羊两次举荐的是谁?他是怎样举荐的?为什么要举荐他们?(板书:谁?怎样?为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读读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这节课,,我们就品读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
设问:哪些自然段写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哪些自然段写了祁黄羊“内举不避亲”?①下面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读一读课文3-12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这几个问题,并画出相关词语。
②交流并指导朗读:A.祁黄羊两次分别举荐的是谁?B.祁黄羊举荐他们时是怎么说的?③读四次人物对话。
A.引读第一、二次对话,理解“外举不避仇”的意思。
从悼公与祁黄羊的第一次对话中,我们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B.导读第二次对话。
读好反问句、疑问句。
从中我们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C.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D.理解“内举不避亲”。
读第三、四次对话,从中可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3)当祁黄羊举荐解狐和祁午时,悼公的反应如何?(4)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小组讨论、交流。
(5)既然他的儿子也很有军事才能,他为什么不先举荐祁午,而先举荐解狐呢?从哪里看出来的?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一).即兴表演祁黄羊两次举荐人选的情况(课件出示画面)。
1.自读人物对话,记住有关内容。
2.分组,分配角色表演。
3.指名两组当众表演评议。
(二)小练笔:请选择下面的一个场景,展开想象,写一写当时晋国人是怎么议论祁黄羊举荐这件事的。
要求:把人物的神态、语言写具体。
场景一:晋国的文武官员得知祁黄羊先后举荐解狐、祁午担当中军尉一事,都十分惊讶……场景二:祁黄羊举荐的事情传到了老百姓的耳中,他们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场景三:祁黄羊的家人听说他先后举荐解狐、祁午担当中军尉,觉得不可思议……(三)推荐阅读《史记》。
《祁黄羊》这个故事选自《史记》这本书,如:《卧薪尝胆》、《完璧归赵》、《指鹿为马》等,今天老师向你们推荐这本书,希望你们能读一读,你会受益无穷。
板书设计:《祁黄羊》预习单:班级 姓名活动一、我会识与写认读生字,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次:活动二、我会读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
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2.朗读积累词语,并完成相关任务。
(1)你读完第一行词语,你知道它的的近义词吗?请写下来。
(2)你读了第二行的某个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或人物形象?请描写出来(3)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3.学完了生字,把它们送进课文中,看是不是读得更顺畅了?自己放声读读,如果还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在旁边打上一个小小的问号,然后联系课文或查字(词)典尝试理解;自己不能解决的还可以和同伴交流。
活动三、我会思通过读书,我知道这是一篇 故事,课文主要写祁黄羊因 辞职,两次 ,表现了他“ ”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 的人物形象。
活动四、我会收集 1.祁黄羊在晋国的身份:2.历史人物故事:教后反思成功之处:一、在读通全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理清文章的脉络并拟小标题,然后从整体入手,结合板书、提示语、用文中的关键词句和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叙述一下祁黄羊两次举荐人才的故事,实现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二、不同教学环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如:在精读感悟人物品质中,采取分角色朗读,补白、创设情境等方法去感悟人物形象。
不足之处:课堂上,学生读、说的机会很多,但我在激励和评价方面上做得不是很好,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建议:语文教学要努力做到读思结合、读议结合,让学生“读”进去,然后“读”出来,读进文心,读进人物内心。
从而感悟出人物的品质。
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设计者:李雪峰山亭区桑村镇芹沃小学教学评优:2011年荣获山亭区优质课二等奖2012年获山亭区优秀教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