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理念
管理目标现代化
追求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 ,努力使设备一生各阶段的投入最低,产 出最高。
.管理方针现代化
以安全为基础,坚持“安全第一方针”, 消灭人身事故,使设备事故降低为零。努 力做到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与经济性 相统一。
管理组织现代化
努力做到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 、劳动组织以及管理机制现代化。要以管 理有效为原则,实现管理层次减少,管理 职能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实现组织结构 扁平化。
念: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 体摩擦面上,使磨擦面脱离直接接触,达 到降低磨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2、润滑的基本原理
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磨擦面上, 形成一种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磨擦面 结合力很强,两个磨擦面被润滑剂隔开, 使机件间磨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磨 擦,从而起到减少磨擦和磨损的作用。
润滑剂主要的作用
(1)润滑作用:减少磨擦、防止磨损。 (2)冷却作用:在循环中将磨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 止烧伤。 (3)洗涤作用:从磨擦而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 物。 (4)密封作用:防止水份或其他杂物侵入。 (5)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防止氧化。 (6)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构有减震、缓冲、降低 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 统有使设备起动时卸荷和减少启动力矩的作用。 (7)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动力传递介质。
设备管理的作用
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主要靠机器设备的正常运 转来保持。设备在长期使用中的技术性能逐渐劣化( 比如运转速度降低)就会影响生产定额的完成:一旦 出现故障停机,更会造成某些环节中断,甚至引起生 产线停顿。因此,只有加强设备管理,正确地操作使 用,精心地维护保养,进行设备的状态监测,科学地 修理改造,保持设 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保证生 产连续、稳定地运行。反之,如果忽视设备管理,放 松维护、检查、修 理、改 造,导致设备技术状态严重 劣化、带病运转,必然故障频繁,无法按时完成生产 计划、如期交货。
设备管理要做的工作
设备的资产管理、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 的使用与维护、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 状态检查与故障管理、设备诊断技术、设 备的修理、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动力设 备的使用及运行与维修、动力管线的管理 与维修、设备的改造与更新、设备维修的 费用管理、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设备动 力工作的目标管理、设备动力系统的组织 与职能、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 与培训等。
管理制度现代化
推行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推动制造与 使用的结合。实行设备使用全过程的全员 管理与社会大系统维修管理相结合,推进 设备一生全过程管理。
管理标准现代化
实行企业管理标准化作业,建立完善的以 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 准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全安全保证 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
设备管理理念
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 基本知识
设备管理的几个名词解释
设备的概念:设备通常指人们在生产或生 活上所需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质资料 的总称,它可供长期使用并能在使用中基 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 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 。 设备是工人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劳 动手段,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进行现代 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
定期维护工作由以维修工为主, 操作工为辅完成,主要内容如下
:
拆/卸 制 /定 的部件、箱盖及防护罩等 ,彻底 清洗、擦拭设备内外,检查调 整 各部件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位、更换个 别易损件;疏通油路、添油量、清洗滤油 器、油毡、油线、油标,更换冷却液和清 洗冷却液箱; 清扫、检查、调整电器线路 及装置、主电机加油等。
管理方法现代化
主要运用系统工程、可靠性、维修工程、 价值工程、目标管理、全员维修、网络技 术、决策技术、ABC管理法和技术经济分 析等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 ,实施综合管理
.管理手段现代化
采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设备状态监测、设 备故障诊断技术,实施设备倾向性管理, 进行设备动态管理,做到设备受控。
设备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 重要条件
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企业的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开发 、生产工艺的革新和生产装备技术水平的 提高上。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 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开发 新产品。这些都要求加强设备管理,推动 生产装备的技术进步,以先进的试验研究 装置和检测设备来保证新产品的开发和生 产,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管理人才现代化
关键是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化管理理论、方 法、手段和技能,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 现代化人才队伍。这是实施现代化管理的 根本所在。
管理措施现代化
建立完善的信息和反馈系统,实施设备管 理体系的P (计划)D (实施)C (检查 )A (改进)循环,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 平
设备管理的任务
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 保持设备完好,利用修理、改造和更新等 手段,恢复设备的精度性能,提高设备的 素质,改善设备原有的构成,充分发挥其 设备效能,保证产品的产量、质量和设备 的安全运行,降低消耗和成本,促进企业 生产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包机制
把设备的使用及日常维护由操作人员采用 合同的形式承包下来。在包机制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双包制,则由操作人员同检修人 员签订“双包合同”,共同负责管好、用 好、修好设备。
我们在设备管理中要做哪些工作
很多,上面提到的设备管理工作中80%都 需我们在座的去完成,但由于时间关系, 我在这儿只与大家探讨我们日常工作中与 我们密切相关的内容:如设备维保、润滑 、点检等
二级保养:
(1)以维修工为主,操作工为辅完成
(2)按设备科下达的二级保养计划进行;二级 保养内容与定期维护内容相同。 (3)二级保养周期为关键设备(A类)为三个 月,主要设备(B)为五个月,其余设备视需要 执行保养计划。 (4)记录: 原则是:谁保养谁填写,机电仪各 有分工,每人都要签字,做到职责分明,内容详 实、全面。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 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 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 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它包括 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两个方面的管 理工作。
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管理思想现代化 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建立对设备一生的全 系统、全过程、全员综合管理的思想。树 立管理是生产力的思想。树立市场、经营 、竞争、效益观念。树立信息观念。树立 以人为本观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
设备管理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竞争的支柱。产 品是通过机器生产出来的,如果生产设备 特别是关键设备的技术状态不良,严重失 修,必然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废品成堆 。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就必须同时加强设 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 重要途径
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适应 市场需要,产品物美价廉。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
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整齐
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设备零部件 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清洁
设备内外清洁, 无黄袍; 各润滑面、 丝杆、 齿条等无黑油污, 无碰伤; 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 ;切削垃圾清扫干净。
润滑
按时加油、 换油, 油质符合要求, 油壶、 油枪、 油杯、 油嘴齐全, 油毡、 油线清洁,油标明亮,油路畅通。
安全
实行定人定机和交接班制度; 熟悉设备结构, 遵守操作维护规程, 合理使用,精心维护,监测异状,不出事 故。
维护工作分为
日常维护 定期维护
日常维护工作由操作工完成
1、主要有班前设备使用前的检查; 2、运行中观察其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 时通知有关人员,做好记录; 3、班后清扫擦拭设备,认真填写交接班 记录。
定期维护后达到的标准
1、内外清洁,呈现原色; 2、油路畅通、油标明亮; 3、操作灵活,运转正常
设备的保养
一级保养: (1)由操作工完成,维修工巡检确认。 (2)一级保养内容与日常维护内容相同 。 即:一级保养=日常维护
(3)记录
操作工填写点检卡: 设备运行半小时,依照设备运行实际情况填 写点检卡;因操作工是设备使用者,对设 备的情况非常熟悉,及时、真实的记录对 设备的预防维修有相当大的作用。 维修工填写巡检记录: (为减少工作量内容填在维修交接班记录 里),同时巡检时要查看操作工的点检卡 记录,并签字确认。
三级保养
(1)对设备主体部件和关键部位进行解 体检查和调整,对磨损严重的零件或对 主要零部件磨损情况进行测量鉴定。 (2)一般在制定下一年度检修计划前进 行。 (3)记录:填写设备周检表,详细记录 测量的数据,为下年大修、更新、改造 提供依据。二级保养、三级保养都属于定 期维护。
设备的润滑管理:润滑管理的概
润滑管理的目的:
用管理的手段,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实现 设备的合理润滑和节约用油,达到设备正 常、安全运行的目的。
润滑管理的方法 :“五定、三级 过滤”
设备润滑“五定”“三级过滤”是把日常 润滑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证 搞好润滑工作的有效方法
五定:
定点: 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保持其清洁与完整无损,实施 定点给油; 定质: 按规定的油脂牌号加油,润滑材料须经检验合格,润滑装置及加油 器保持清洁; 定量: 在确保良好润滑基础上,实行日常耗油量定额和定量换油, 做好废油回收退库,治理泄露; 定期: 按规定周期加油、添油和清洁换油,对储油油箱按规定时间进行油 样化验,视油质状况确定清洗换油或循环过滤; 定人: 明确操作工、维修工对设备日常加油、添油和清洗换油的分工,各 负其责,互相监督,按时送检。
不仅产品的高产优质有赖于设备,而且产 品原材料、能源的消耗、维修费用的摊销 都和设备直接相关。这就是说,设备管理 既影响企业的产出(产量、质量),又影 响企业的投入(产品成本),因而是影响 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