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详细版初中现代文阅读答题公式.doc

详细版初中现代文阅读答题公式.doc

初中现代文阅读答题公式把这7道题的解题方法变成7个公式一、概括内容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题型:概括故事情节、概括某一段落的主要内容、根据提示填空公式一:概括=提取文中的关键句+关键词语进行组合让儿子独立一回儿子真是争气,以全县高考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上海财经大学录取。

史工程师当年自己考取大学要高兴得多,满脸的阳光,满脸的春色。

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

这些年来,儿子他妈真是费尽了心血。

真可谓儿子读一年级,她也读一年级,年年这样陪着读陪着复习。

如今儿子是如愿以偿考取了大学。

他妈却病倒了。

病床上的她念念不忘的是儿子开学在即,自己将不能亲自送儿子去大学,这叫她如何放心得下?她坚持叫丈夫无论如何要把儿子送到大学,安顿好了才回来。

史工程师更放心不下妻子,与妻子商量说:“让儿子独立一回吧?”“不行!没娶媳妇总是孩子。

哪能让儿子一个人去大学,再说这孩子你也知道,他能行吗?”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儿子长这么大了,没买过一回菜,没烧过一顿饭,没洗过一件衣,没拖过一次地,就连床也都是他妈铺的。

自小到现在,从未单独出过一回门,就像鸡雏似的从未离开过母鸡翅膀的保护。

而现在,猛一下就叫儿子一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她一百个放心不下。

史工程师开导妻说:“儿子是去上海读大学,又不是去非洲探险、去神农架考察野人,不会有什么事的。

想当年,我十七八岁时不也跑到千里之外了吗,家里谁跟我去了?你在儿子这年纪时,不是报名去了黄海边的建设兵团,你爹妈送到了海边?没有吧。

常言道:到啥山,砍啥柴。

让儿子独立一回有好处……”几乎是磨破了嘴皮了,好说歹说,妻才十分勉强不再持反对票。

但她拖了一句:“就是我同意,儿子也不会同意的。

人家父母都送,他父母不送,多没面子……”简直是出乎意料,儿子很平静地说:“早该让我独立了。

”儿子去大学前一天,史工程师关照了又关照,诸如碰到意外情况立即找警察,安顿好后,先打电话回来,再写封详细的信……儿子去了三天,没有电话;儿子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

史工程师夫妇急了。

妻子要史工程师无论如何亲自去一趟学校。

正当史工程师准备去上海时,儿子的信来了。

夫妇俩不啻接到福音书,迫不及待地打开。

不料随信纸带出的是一叠发票,共有:娄城至上海中巴车票一张,上海出租车票一张,大三元酒家餐费发票一张,新华书店购书发票一张。

另附纸一份,上注明:付搬运费、服务费、冷饮费若干,买饭菜票若干……乖乖,不算学杂费,光这些额外开支,就一千多。

看了儿子信才知道。

儿子这回过了下独立瘾。

他去上海时,不乘公共汽车乘中巴,到了上海后,打的去学校,到了学校后,花钱请人搬行李,乃至挂蚊帐铺床他都未自己动手。

为了搞好关系,他买了一箱冰淇淋,凡那天在他宿舍的,不管是同学教师,还是他们的父母、朋友,一概由他请了。

第三天,他又请同宿舍的人到大三元酒家聚了聚……史工程师看了信与发票,不知说什么才好。

他妻子看了,一颗十五个吊桶般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她很欣慰地说:“我这儿子,是做大事的料!”史工程师没有接嘴,他大概正在为如何给儿子回信而伤脑筋呢。

例题:①请以史工程师的口吻概述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

不超过80字。

解答:儿子考上大学,妻子却因病无法送他入学,我们只得让儿子单独去报到。

一周后,儿子寄回一叠发票,妻子很欣慰,我却大伤脑筋。

二、分析重要句子、段落的作用公式二:作用=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在文首总起全文(不限位置设悬念埋下伏笔与××相对比或者相映衬)结构上在文中承上启下或者启示下文在文尾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升华主题内容上写出了××内容情感上表达了人物××的感情大美之美西藏的山水只宜远望,不可近瞧。

那里的山,多是褐中泛黑的颜色,不长一棵树。

那是一种怎样的山呀,离天那么近,它们的骨和肉,都被太阳烤干了,已没有一丝一毫阴柔的女儿气,惟存阳刚与雄浑。

它们与蓝天、白云、湖泊构成了大跨度、大视角的不加丝毫修饰的原始之美、宏阔之美。

可你近赏它时——就连海拔5000米、巍峨的岗巴拉山,呈现给你的也没什么惯常的意趣可言,绝对找不到水落珠溅、苔绿花红、芳草萋萋的景致,有的只是干燥异常的壤土与碎石。

在我目力所及的地方,大自然的存在都显得非常简洁,好像盘古刚完成开天辟地。

在内地的时候,每当我看到秃秃的山冈,就惋惜为何不多植一些树,让它变得苍翠一些;就在我飞抵拉萨的当天,看见这座阳光之城周围山上的荒芜,也延续着这样的想法。

可是,从我一脚踏上岗巴拉的时候起,我就发现我错了。

天下其他所有的山的确都该葱茏蓊郁,而唯独这里的山就应该是裸露的,骨感的,刚健的,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让人放心——在世界屋脊上撑起我们头顶这片蓝天的大山,难道不应该是一身雄风、力挺万钧的样子吗?我甚至想,这里的山上即使能种活树,也应不为,让青青翠翠的山为我们擎天,太秀气了,会让人担忧它的柔弱,难以承受天的重荷。

仅仅看了一眼,我几乎就被这雄奇之美击倒,一时之间竟无法释怀,喉咙有一种噎堵的感觉。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品尝到,美到了极致让人产生的窒息感。

真的,即使你的想象力再丰富,也难相信造物主能把那片土地打造得如此神奇。

站在岗巴拉山顶,就能领略到这精彩的一幕。

藏语里意为“珊瑚湖”的羊卓雍错,在岗巴拉的脚下,弯弯曲曲,绿宝石般熠熠生辉。

【湖的两侧皆为濯濯童山,罡风扯着白云从它们的顶上飞掠而过。

碧水的映衬,使这些貌不惊人的山,顿显神采,成了宏大画卷中不可替代、不能拆分的部分。

①】【湖的那一端,是连绵的皑皑雪峰,在高原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泽,把远方蓝得能掉下汁液的天幕切成锯齿形。

②】美,被一层层的大山扩展到天的尽头,无疆WU界,用一双眼睛来丈量这里的美,显然已远远不够用了。

水因山而生,山为水而存。

羊卓雍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教科书上说,它由冰川堰塞和包括岗巴拉在内的山上的雪水汇聚而成。

这种解释是科学的,也是冰冷的。

来到它的跟前,我发现绿宝石般的颜色变成了湛蓝,露出了海的韵味。

它要容纳那么多的膜拜、那么多的礼赞,同时又要在膜拜、礼赞中满足人们心愿上的索取,自然有海一样的情怀。

有别于过去见过的所有的湖光山色,这里的山,岑寂、肃穆;这里的水,端庄、圣洁,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美,使人绝然不敢生出丝毫的狎玩之意,惟恐崇敬不足。

在它们面前,你的躯体虽是直立的,但魂魄实际早已匍匐在地。

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藏族人为何会把自己的信仰与神山圣水组合在一起,在它们面前,堆放玛尼堆,扯挂经幡,旋起转经筒,一遍遍地把自己的五体投向大地。

是的,这样的地方若非神灵栖居之处哪里还是呢?雪山的影子映在水中,湖水犹如一张专门让它们安睡的蓝色大床。

水质洁净无比,让人不忍濯手足。

伫立圣湖之畔,我只好来个“意”浴,默默地洗涤着自己的灵魂。

古人说的“澡雪精神”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例题:结尾划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解答:总结全文(结构上的作用),写出了西藏山水对人灵魂的净化(内容上的作用),表达了作者最西藏山水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情感上的作用)。

三、分析句子的含义公式三:句子含义=浅层含义(字面意思)+深层含义(文中意思,联系文章主旨)解答句子浅层含义时,运用修辞的句子要用平实的语言解释,隐晦难懂或者双关的句子要用浅显的语言解释,解答深层含义时要扣住文章主题,分析句子的深刻含义,使答案更完整。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①时令正是仲春。

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

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

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

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

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

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

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

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

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

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

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

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

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

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

夜色朦胧。

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

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

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

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

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

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

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

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⑧韶光如流。

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

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例题:虽说童年已经悄然离去,可风筝的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使我常常捡回那逐渐远去的记忆,试分析句子含义。

解答:.放风筝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种回忆有时清晰,有时模糊,但都是难忘的(字面意思),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地眷恋之情(深层含义)。

四、赏析句子公式四:赏析=修辞+描写+重点词语比喻修辞手法拟人排比对比、夸张人物描写描写方法细节描写场景描写重点词语:动词叠词拟声词最美的善举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