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2011年02月24日 09:59:10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中药材三七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价格上涨了十多倍,创造了一笔笔财富的神话。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以下为节目实录: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现在我手里拿得叫----三七,是一种很普通的中药材,别看他外表平淡无奇,可是最近两年,它却炙手可热,在2009和2010年短短两年时间里,三七的价格就上涨了十多倍,创造了一笔笔财富的神话。

带着一份好奇,记者赶赴被称作中国三七之乡的云南文山一探究竟。

2月13号清晨七点钟,天还没亮,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三七交易市场已经是人声鼎沸。

一批又一批背着背篓的农户和挎着小包的药材商从各地赶来,一同涌入这个狭小的市场,这让负责收取进场费的工作人员忙的不亦乐乎。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交易市场工作人员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交易市场工作人员:有些一天几百人,有一天最多的是一千零点在市场里,每当有新的三七种植户进入市场,立刻就会有十几位药材商冲上前去,把他团团围住,甚至帮他把口袋卸下来打开,然后迫不及待地看成色、问价格。

围住种植户陈素丽是这些三七药材商中的一位。

每看到有新的种植户进来,她都会冲到前面,一旦成色、价格都合适,就马上出手。

市场开门还不到一个小时,她就已经买进了100多斤三七。

陈素丽三七流通商记者:这个是你刚买的吗?陈素丽:嗯记者:多少钱买的?陈素丽:160(一斤)没过三个小时,陈素丽就找到了下家,她以每斤175元的价格把刚收购的三七全部卖了出去,短短的时间里,她就赚了1500多元。

伴随着行情的火爆,三七交易市场里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妈妈为了不耽误做生意,把孩子也直接背到了市场里来。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三七交易如此红火呢?三七流通商三七流通商:这在我们地方是叫帽子七,又叫田七。

它只是把根摘了,就是那个剪口。

记者:这个现在卖多少钱一斤?三七流通商:270元一斤左右记者:270元一斤左右?现在就这么一堆,值多少钱?三七流通商:值十万左右吧就是这么一小堆三七,就值十万元,而在两年前,这堆三七连一万元都卖不出去。

三七价格的疯狂让很多在这行做了多年生意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三七零售商三七零售商:这个是100年难得,一辈子都碰不到这样的。

历史上都没有到这个价。

那么三七到底是很么呢?三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传统医学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著名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的主要原料就是三七,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还曾称其为“金不换”。

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海拔、气候适宜三七生长,被誉为“中国三七之乡”,全国90%以上的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这里。

2008年的时候,文山三七的价格还不是很高,每斤售价也就是二三十元,然而从2009年到2010年,三七迎来了一波大牛市。

三七零售商三七零售商:一夜之间就是:你睡一觉瞌睡起来,像这个三七呈两三十、三四十的涨。

到了2010年三月份,三七的价格几乎已经失控。

就像这样60头的三七,这个去年3月份,有两天就暴涨到270元、280元一斤。

全部一下子疯狂的价格。

就这样,两年时间里,三七的平均价格从每斤20多元一路上涨到200多元,最高时还曾冲破300元关口(图形),三七剪口、大根、籽条和三七花的涨价幅度都高达十多倍。

眼下三七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每斤200元的高位。

在三七交易市场,记者注意到,连从三七中筛出的碎渣——根碎,以往几乎无人问津,现在都能卖出每斤80元。

三七种植户记者:这个三七是您自己种的吗?三七种植户:嗯记者:家里种了多少三七种植户:家里种了十多亩记者:今年价格涨这么好,挣了多少钱了?三七种植户:倒没有赚,一百多万记者:赚了多少三七种植户:五六百万记者:就是一个门面三七种植户:对,如果那些大老板,他们成本多、投资多,他也就赚的多了,赚了几千万的也有。

在三七的本轮上涨行情中,无论是家里种有几十亩三七的农民,还是拥有几家店铺的零售商,都能轻轻松松赚到几百万元,有些人还一跃而成千万富翁,这也是他们在过去很多年里都无法想象的。

李元亮云南省文山州渝鑫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亮:我们做了二十年生意,遇到这个时候,我就去年做一年。

说实话,前年跟去年加起来,我前年以前十几年,没有去年赚那么多。

疯狂的三七,让我们产生了疑问,两年时间价格就翻了十多倍,三七价格暴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于为什么三七会在两年里暴涨十多倍这个问题,农户、流通商和零售商的回答众说纷纭。

武冲先三七流通商武冲先:这两年天气的极端,两个极端天气,前年的倒春寒,去年的干旱三七种植户三七种植户:我个人认为没有跌下来的原因,就是种子太少了,种子量不足三七零售商三七零售商:可能一个是天干,第二个可能人家来炒作这个方面,我们不能排除,可能有一点,这个是炒作的,这是这一两年,有的老广(广东人)炒作把价格炒高了,一般三七正常价不是这个价在谈到三七涨价的原因时,很多人都提到了炒作,那么,到底存不存在炒作呢?记者随后采访了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王成标。

他告诉记者,在三七价格暴涨初期,涨价背后确实存在人为因素。

王成标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王成标:那么当时上涨的幅度过快过高,也是人为的一些因素,相互大家看到价格上涨以后,相互的就是你传我,我传你,大家都去抢购收购。

有一些闲置资金,不是搞三七经营的也进来收购三七,所以这个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随后,文山州三七产业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市场,三七价格开始逐步回落到平均每斤150元的水平。

然而,三七价格的暴涨已经震动了国家发改委,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责成云南省发改委派专员调查三七涨价原因。

王成标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王成标:那次来主要是了解情况,看看有没有违反国家物价政策的哄抬价格行为,通过他们对一些企业,包括我们的七农,到我们主管部门了解情况,这种行为没有发现根据云南省发改委的调查结果,经历了涨价初期的短暂混乱之后,哄抬价格和囤积居奇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然而眼下三七的价格仍在高位运行,那么,支撑三七价格上涨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王成标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王成标:那么这个去年初还有前年末这个时间,一个是冰冻灾害,第二个是严重的干旱,这两个自然灾害就是让损失一千七八百这样子一个三七种植面积。

2009年,文山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严重干旱,给当地的三七种植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据统计,截止2010年4月29日,三七受灾面积达78030亩,占总面积的91.8%,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654.6万元。

旱灾还没过去,自2010年入冬以来,文山又出现了频繁的低温冻害天气,据统计,截止2011年1月26日,三七受灾面积达18840亩,造成经济损失5466.75万元。

(字板)其实早在2008年,就有不少三七种植户嫌价格太低减少了种植面积,其后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更是造成整个文山州的三七产量大幅下滑。

崔秀明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院长崔秀明:因为在三年以前三七价格非常低,那个时候三七价格是不正常的,农民种植都亏本,大家都减少种植,这样一来的话,后来需求量上来了以后,就到供不应求。

应该说供不应求是主要这次三七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再加之前两天一年是冰灾,去年是干旱,又加重了这个供不应求的紧张的关系。

在文山三七交易市场,一位商户告诉记者,跟往年相比,今年市面上的三七交易量实在是少得可怜。

三七流通商三七流通商:(原来)这个场子根本堆不下,现在有多少空地,原来没有。

原来都堆不下。

堆不下,一堆跟一堆最多隔一点……根据文山州三七产业局提供的数据,目前文山三七的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缺口,这成为了目前三七价格仍处于高位的主要原因。

王成标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王成标:目前的话是供求关系是这样。

我们每年这个全国是要三七,包括国外市场,需要三七的市场仍然大概在六七千吨,我们去年(产量)在四千多吨,差一点三七价格暴涨10倍,毕竟听上去令人惊讶,那么这种暴涨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记者发现,三七价格大幅上涨之后,种植户和药材商赚的盆满钵满,但在三七的整个产业链条上,并非每个环节都是受益者。

2月中旬,记者在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的零售区采访时发现,与三七交易市场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幅画面对比)由于价格太高无人问津,这里的每家店铺都是门可罗雀,有些老板觉得实在无聊,干脆在店铺门口打起了麻将。

三七零售商三七零售商:今天人少得很,这两天很淡。

自从人家升价以后,这两天没有多少生意。

一天卖两三斤、两四斤。

制药厂的日子更加难过。

在文山三七交易市场采访期间,记者很少看到药厂的采购人员前来购买三七,即便碰到几位,采购的数量也少得可怜。

制药厂采购人员制药厂采购人员:就是因为价太高了,我们都是没差多少,我们一点点的收购,看价格差不多就收了。

这位采购人员告诉记者,往年厂里都会库存几百吨的三七,以便根据订单安排生产,而今年,厂里的库存已经降到了零。

制药厂采购人员制药厂采购人员:前年我们的库存量,就是有三百多吨。

记者:今年呢?制药厂采购人员:今年基本上没有。

记者:没有怎么能保证正常生产呢?制药厂采购人员:就是现到市场采购,一边采购,一边生产。

云南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文山州富宁县,主要生产三七总皂苷、青蒿素和血塞通滴丸,原料药年生产能力为50吨,是富宁规模最大的三七制药企业。

从2009年开始,三七价格的突然上涨使这家公司陷入了困境。

李刚云南省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从去年我们这个三七价格在上半年11月份以前涨到历史的高价,就是进口三七到了580(一公斤)以上。

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只有停下来。

我们从三月底停到5月份,停了这个40几天。

停工40多天之后,为了减少固定资产折旧损失,金泰得不得不重新开工生产,但是李刚没有想到,三七价格这一涨,就几乎没再怎么回落,在咬牙坚持了三个月之后,工厂再次停产。

李刚云南省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第二次我们又从8月份又停到11月份,整个去年我们就停了110多天。

相当于5个月的时间在停产。

停工5个月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金泰得的利润率直线下滑。

李刚云南省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原先我们2006年左右的毛利率基本上还在20%左右,成品之间的毛利率还在30%左右。

现在我们原料的毛利率几乎是略亏。

就是说企业为了正常运作下去以后还不能摊消这个管理费用。

记者在金泰得采访的时候,厂里的一个原料药车间仍然处于停工状态,李刚表示,由于开工严重不足,公司现在每天都在承受亏损。

李刚云南省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我去年停了五个多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