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3)社会组织的创造
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宏观和微观的为了一定目的的组织机构的创造,如不同的 社会制度、不同的公司制度等。
24 24
2. 创造的类型(按创造的过程分类)
还可以将创造按照创造过程的表现形式划分为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 艺术创造等。 (1)科学研究
• 科学研究是指人类科学领域的探索,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 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30
3D打印技术的发明
传统制造技术是“减材制造”,制造一个机械零件,需要对一整 块金属原料进行加工,减除多余部分,保留有用部分,不仅浪费原材料, 而且加工工艺繁琐,对于复杂形状甚至无法直接加工。如果借助3D打印, 你只需要在电脑中绘制一个三维图形,按下“确定”键,稍等一会儿, 一个实实在在的零件就可“打印”出来。从复杂的工业零件到日常生活 中的锅碗瓢盆,只要有三维数据和相应的材料,无需借助模具或刀具, 就可以被“打印”出来。
斯蒂芬·霍金160,爱因斯坦的智商则在160左右,
结论:
Friday, August 15, 2014
高智商并不等于高创造。
9 9
创
造 力
.
70 智商
10
60 50 40 30 20 10 0 12 13 年龄 14 15
平均分
英国 中国
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发展趋势的比较 (胡卫平 林崇德 申继亮 )
( 2)技术发明 • • 技术发明是指人类技术领域的实践,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 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 机器设备、仪表装备和各种消费用品以及有关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和检测控 制方法的创新和改造,均属于技术发明。(工程院) 技术发明也同样需要高度的创造性。 如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等人。高锟获奖理由 是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而 两位科学家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 像传感器。
大学的责任是什么?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20 20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
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 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 创造人才能够培养吗? 怎样培养创新能力呢? 从《创造学视角》谈
• • • •
美国中学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国际比赛中,在奥数比赛中,上不了名次,常 常倒数第一、第二。 近年来,有一种新看法,认为美国之所以今天经济这样成功,正是因为教育 出来的中学生考试不行。 中国的学生知识丰富,善于考试,但却不善于想象、发挥、批判和创造。 万米赛跑和百米赛跑
结论:
高知识不等于高创造
英语中Innovation(创新)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
第一,更新,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替换; 第二,创造新的东西,就是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 第三,改变,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发展和改造。
29
在经济学中,创新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 《经济发展理论》。
23
1、创造的类型(按创造的内容分类)
人们把创造活动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可以按照创造的内容将创造分为 物质财富的创造、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组织的创造等。 (1)物质财富的创造
主要是指创造的成果是物质领域的事物。如研究设计生产一种有形的物质产 品,如桥梁、卫星等。
(2)精神财富的创造
主要是指创造的成果是精神领域的东西,如小说家创作一本小说、剧团导演 新的话剧、画家创作一幅新作等。
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 合”引入生产体系。 它包括五种情况,即:
引入一种新产品;
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形式。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既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也涉及到 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
• •
Friday, August 15, 2014
27 27
3. 创造的主观动因
创造的主体:也称创造者,一般是指进行创造的国家、团体或个人。
人们会源于各种不同原因而进行创造。想要一种新的食物而创造一种新的烹饪 方法,想要一种新服装而进行服装设计,想写一本小说而进行创造性写作,想 开发一种新产品而进行产品创造,想改变目前不良的组织结构而进行组织创新, 想克服一个困难要创造一种新的方法,如此等等。
Friday, August 15, 2014
6
6
美国创造学家阿瑞提考察了从1900年以来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犹太人 和犹太人后裔,发现他们获奖者的比例高得不同寻常。
据阿瑞提统计,从1901年到1970年的70年中,阿根廷的诺贝尔科学奖 得主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意大利是1.6倍,德国是4.4倍,法国 是6.3倍,而犹太人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比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
归根到底人们的创造活动是为了满足需要的。
引起 创造性需求 创造性动机
导致 创造性行为
达到
创造性目标
感到
满足
Friday, August 15, 2014
创造动因
28 28
4、创造与创新
创新,顾名思义,创造新的事物。
《广雅》:“创,始也”;新,与旧相对。
创新一词出现很早,如《魏书》有“革弊创新”,《周书》中有“创 新改旧”。
• •
• 当然,技术上的创造也有不同层次,按创造性由低到高可分为技术革 新、方案设计、发明和技术创新等。
Friday, August 15, 2014 26 26
2. 创造的类型(按创造的过程分类)
(3)艺术创作 • 在艺术领域中,作家和艺术家依据丰富的生活经验,需要用创造性思维构思 作品,揭示人生的哲理和美的规律,从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艺术领域的创 造也称创作或塑造艺术形象。(社科院) 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创作之一。 艺术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独立的、纯 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通常分为生活积 累、创作构思、艺术表达三个阶段。如画家列宾在涅瓦河畔路遇一群衣裳褴 褛的纤夫,而一下产生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灵感。
22
二、什么是创造?
•
在《辞海》中,“创造”一词被解释为“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
•
•
在《现代汉语辞典》里,创造被解释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 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这些,是有关创造的最一般的解释。
在学术界,人们对“创造”有83种表述。
•
•
概括地认为:创造就是首创或改进的形形色色的事物。
所谓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 品的活动。
21
一、创造学的两条基本原理
创造学的两条基本原理是:
一、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即人人都
有创造力,因此都具有开发的创造潜能。
在我国古代,孟子就有“人人皆尧舜”的说法,这可谓是“创造力人 人皆有的”一种朴素思想。
二、人们的创造力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而不断被激 发出来,转化为显性的创造能力,并不断得到提高。
国家级精品课程《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批判与创意思考
冯 林
教授、博士、院长
fenglin@ 84707111 QQ:824513174 创新实验学院(研教楼728)
1
分析:以下三个问式,是什么思维方式?
常规思维 • 【X是什么意思?】 • 【X有什么根据?】 批判性思维
1
中国制造(代工)
பைடு நூலகம்
800,000,000
≠ 中国创造?
19
思考:“钱学森之问”?
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 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缺乏创新型人才是问题所在!!
• 钱学森认为: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 学能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 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华人
Friday, August 15, 2014
8
8
——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名誉教授理查德·林恩研究结论
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林恩认为:东亚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拥有全世界 140为最优秀,110、120为优秀,90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为105。而之后排位是欧洲人(100),爱斯基 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 摩人(91),东南亚人(87),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太平洋诸岛土著 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 居民(85),南亚及北非人(84),撒哈拉非洲人(67),澳大利亚原著民 50-60为愚鲁,20-25为痴鲁,25以下 (62)。而人种智商最低地区是南非沙漠高原的丛林人和刚果雨林地区 为白痴。 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为54。
16 16
Friday, August 15, 2014
结论
高经验不等于高创造!
17 17
以中国出口一台DVD利润为例 什么是高创造呢?
出口售价 32美元
交专利费 18美元 企业利润 1美元
成本 13美元
18 18
•
来自美国学者的调查显示,“每销售一台iPhone,富士康仅能分到 0.5%的利润,iPad为2%,美国却能分到58.5%和30%的利润。”
犹太民族是个富有科学智慧的民族,全世界诺贝尔科学奖金获得者中, 犹太人占了15.47%,在美国的诺贝尔科学奖金获得者中,犹太人占了 28%。犹太民族是诺贝尔科学奖金获得者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