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文件,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文件,它明确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学制、年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并对专业学习涉及的工作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详细分析。
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中从基本素质、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综合训练等课程进行描述。
要求对专业教学过程制定详细实施进程计划。
表(1)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质量标准
二、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
专业课程建设要体现工作领域、职业岗位能力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提高要求,公共课程建设要体现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要求。
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的条件、课程教学质量(课程教学内容选择、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课程教学改革等环节的质量标准。
表2 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三、教材选用质量标准
教材是实施教学质量保证的基本工具,教材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教材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求,教材选择要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色,尽可能选择高职高专精品教材、优秀教材或校企合作开发的校本教材,教材的内容的选择、组织、结构设计以及内容安排要便于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新颖,质量高。
四、备课质量标准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讲授新课程内容之前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准备工作。
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备课环节主要包括对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研究,对教材教学单元或教学章节内容的研究和取舍、对课程教学单元或教学章节教学进程及教学方法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教案撰写、准备教具等工作。
备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对教学产生影响。
其基本要求是:教师必须明确备课目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认真、深入研究教材,广泛猎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知识,及时吸收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并组织到教学中。
教师备课应紧扣教材,又不拘于教材。
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差异教育,因材施教,克服教学中的片面性和一般化,讲究备课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教学质量标准·教案(单元设计)
五、教案(单元设计)编写质量标准
教案或单元设计是教师课程教学的基础性文件,是展现教师教学思想,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手段运用以及教学各个环节处理的教学设计方案。
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检查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和教学任务完成的主要依据之一。
通过教案或课程单元设计,反映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等。
表5 教案(单元设计)编写质量标准
六、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课堂教学(理论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要求包括对教师个体要求和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及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等要求。
对教师个体课堂教学要求仪态大方、组织有序、语言艺术、板书合理、联系实际、教书育人、实践能力强等;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教学应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工学交替模式、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仿真教学或现场教学等融“教、学、做”为一体。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理论教学应做到目标明确、内容正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方法恰当,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品德、提升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能力。
实践教学应做到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规范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体现企业工作领域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使学生通过实践技能训练,获得岗位的基本职业技术能力,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术能力。
表6 课堂教学(理论教学)质量标准
- 14 -
- 15 -
教学质量标准·实验教学
- 16 - 七、实验教学质量标准
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学生课程学习技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教学环节。
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教学要求。
课程实验主要包括实验准备、实验内容、组织管理、操作示范、指导和实验效果等质量要素。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仪器及相关设备等习惯,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思维方式。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因此,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课程教学质量。
表7 实验教学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标准·实训教学
八、实训教学质量标准
实训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形成的必备环节,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途径,是帮助学生获得未来职业技能和职业经验的重要基础实践教学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课程实训主要包括训练内容、实训条件、组织管理、讲解与示范指导、训练效果等质量要素。
通过课程实习与实训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课程理论知识,加深对课程知识体系、技术能力体系的感性认识,通过课程实习训练,不断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要求。
表8 实训教学质量标准
- 17 -
教学质量标准·课程考试
- 18 - 九、课程考试质量标准
课程考核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业的主要方式,目的是通过考试与考查等手段来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通过考试与考查等考核方法,促进和巩固教学效果,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和完善教学管理。
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核,能客观、准确、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
考试考查主要包括试卷命题、组织考试、阅卷分析、归档等环节的质量标准。
通过考试或考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通过对考试与考查质量的定性或定量分析,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表(9)课程考试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标准·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
十、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质量标准
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是检查学生课程知识和技术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是一些技能要求较高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为达到课程任务目标,训练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而采取的一种理实综合运用的课程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基本条件、教学实施、设计效果评价、学生满意度等质量要素。
通过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质量标准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师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的过程管理,提高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的质量内涵。
表10 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质量标准
- 19 -
十一、顶岗实习质量标准
顶岗实习是体现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的实践必修课程,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途径,主要包括实习准备、实习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内容、实习管理。
通过顶岗实习帮助学生获得未来职业经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职前适应社会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加深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弥补在学校学习中的不足,最终达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表11 顶岗实习质量标准
- 20 -
- 21 -
十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
毕业设计(论文)是全面检查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个人素质综合能力,检查学生企业、社会实践等职业能力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选题、开题、过程管理、设计内容要求、教师指导、答辩和成绩评定等质量指标。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训练、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分析、利用的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以及专业职业的综合运用能力。
- 22 -
十三、毕业生质量标准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知识、素质、技能等方面严格审核学生毕业资格,是高职教育重要环节。
学生获得毕业资格必须完成教学计划中必修课(选修课)学习,考核合格,取得规定的总学分数;达到《大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取得规定的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和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