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治理情况研究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治理情况研究
1
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因此,加强采 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治理,也是山东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 措。因此,开展深层次采煤塌陷地治理方面的研究,以尊重
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与社会 的协调发展,把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纳入山东省经济发展的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概况
山东省是我国发现、开采、利用煤炭最早的省份之一,是
总体规划中,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科学治理、分步实施 的原则,加快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的步伐已迫在眉睫、刻不 容缓。
2山东省采煤塌陷地危害与治理 2.1采煤塌陷地的危害采煤塌陷地的危害具体分为:一 是农业生产环境方面,引起地表裂缝、台阶、塌陷坑及滑坡破 坏,降低地表标高,形成低洼积水坑或沼泽地,破坏了原有的 地形地貌,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二是生活方面。矿
开始,土地复垦工作逐渐变为有关行业有计划、有组织的自
觉行动,土地复垦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85年我国召开 了第一次全国土地复垦学术讨论会,1986年国家颁布了《土 地管理法》,明确规定了土地复垦的任务。1987年成立了土 地复垦研究会,有关行业的科研部门都设立或指定专门机构 对土地复垦中一螳相关技术等课题进行了研究。1989年1
制,塌陷区域治理后,不同地块的形态和收益也不尽相同,不
hm2
(该研究采煤塌陷地指开采引起地表下沉大于10 mm范
围),塌陷深度0.01~12.00 m,积水区面积23
613
同权属人往往形成攀比心理,不接受治理方案,这也造成了
许多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建设∞1。 4其他地区采煤塌陷地治理经验与做法分析
4.1
868.9
hm2的速度递增。泥河镇选择一塌陷严重的村庄为治
垦项目18项,复垦土地3
hm2,投入资金27 615.9万
理对象,开始试点。该村党支部书记本身为一家具有实力的
私营企业主,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以该公司
元。山东省在采煤塌陷地治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站在山东省全局上采煤塌陷地进行土地治理是煤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必由之路,这将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形
月1日生效实施的《土地复垦规定》,明确了“谁破坏、谁复 垦”的原则,并且对复垦规划、综合治理、资金来源等也做了
相应的规定:这标志着采煤塌陷地土地治理工作纳入法制 管理轨道。随着我国采煤塌陷地利用理念和实践经验不断 增强,治理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标志着对 采煤塌陷地治理的研究越来越具有重大作用和前景。
ZHANG HIlil,GAO Fen92
Resources Abstraet In order
(1.Faculty of Bureau,Jining,Shandong 272100)
to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Jining
University,Q山,Shandong 273155;2.Jining
City Land
realize maximization of economic.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in eoul mining subsidence area.through field invcstiga—
were
tion,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land governance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nsii.Sci.2014,42(30):10685—10687
责任编辑张彩丽责任校对况玲玲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治理情况研究
张慧1,高峰2
(1.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山东曲阜273155;2.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山东济宁272100)
摘要为实现采煤塌陷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实地调研,准确把握采煤塌陷地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 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研究了治理采煤塌陷地的政策措施,其中也借鉴了外地的先进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应建立土地复垦费
区内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给人们的生
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的采煤塌陷会损坏地面建筑
万方数据
安徽农业科学
物,使居民的住宅变成危房,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甚至危及 生命。三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煤炭的开采使耕地大面 积塌陷,加上人口增长和建设占地等原因,塌陷区人均耕地
日益减少。随着矿区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进一步加
植被得到恢复、土地资源得到持续利用,把采煤塌陷区建成
农业开发区、旅游风景区,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 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是采取政府引导、规划先行、项目
支撑、综合开发、合作经营、土地入股、收益共享、市场运作、
风险共担等做法,采取模式为“公司+合作社+农民”。三是 采取“6+3+1”分红模式,60%的盈利作为公司和入股农户 的红利,30%用于项目的扩大再生产,10%用于公司和合作 社的办公管理费用。四是建立完善的收益分配模式,治理后
49.96
km2,人121 3.8万人,辖区内14个自然村,耕地面积
hm2左右,累计投入
O.25万hm2,境内有潘一矿、潘二矿等省属企业,采煤塌陷地 影响9个自然村,先塌陷地面积约为0.08万hm2,并以每年
33.33
资金10余亿元。其中,国家累计投资复垦项目17项,复垦
242.4
hm2,投入资金43 399万元;山东省累计投资复
而采煤企业和地方政府在执行这一规定时,往往会激化群众 地企矛盾、干群矛盾,因得不到补偿而故意阻挠治理和破坏 治理设备的行为以及恶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因管护 责任人不明确,设施得不到有效维护,电力输送、提水浇灌设
备经常失窃,道路、管网、沟渠损毁十分严重,已不能发挥项 目应有的效用,治理后的土地收益根本没有保障p。。 3.2资金到位不及时 目前,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资金主
on
the advanced
experi—
re—
in the fiel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d reclamation
cost
management
account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at the government assume
hm2,有关
资料表明,每开采1万t煤炭就有约0.2 hm2的土地塌陷,山 东省每年由于煤炭开采损毁土地面积达到12.5
X
104
hm2左
安徽省淮南市煤矿采煤塌陷地治理经验与分析安徽
右,塌陷面积约2×lO"hm2左右,直接经济损失约20亿元。
省淮南市采煤塌陷地面积约1.67万hm2,目前正在治理面积 约为0.33万hm2,还有1.33万hm2有待治理。在已经治理
sponsibility for historical coal mining subsidence land governance,to partly collapse
only levy
cannot
人多地少,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截止到2006年, 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破坏、采煤塌陷及废弃的土地将近o.13 亿hm2。从大量废弃土地着手缓解“地荒”,特别是治理难度 较大的采煤塌陷地将是我国保护珍贵耕地资源的重点。20 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采煤塌陷地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只有
全国重点规划及建设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经过几十年大 规模发展,先后开发了枣滕、济宁等9个矿区,全省140个县 市,有煤炭资源的县(市、区)76个,占54%。全省面积
156 700
km2,地下含煤面积约为48
000
km2,并形成了以国有
大型矿井为主体、地方和乡镇矿井共同发展的大、中、小相结
作者简介张慧(1977一),女,山东嘉祥人,讲师,从事土地资源利用 研究。 收稿日期2014-09—12
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 补偿”、《土地复垦条例》中“土地复垦不改变土地的所有权 和使用权”等规定。但由于在《土地管理法》颁布以前相当长
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土地资源管理多由行政领导审批进行,
大,因此采煤塌陷势必会造成矿区用地矛盾突出,同时大量
农民失地又会加剧矿区人地之间的矛盾,制约了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accurately grasped,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actual conditions.governance policy measures of subsided land
ence
were
studied,which also draws
步加快。大规模采煤塌陷地的出现一方面造成煤矿区的建 设和农业用地紧张,人地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塌陷 引发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环境严重污染、水土流失、土地 盐渍化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旧1。因
极少数破坏程度不大的塌陷地被农民零散使用。塌陷区内
土地荒芜,基本保持着采煤塌陷时的原始地貌;80年代后期
合的发展格局,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
用…。但是煤炭资源的高速开采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随 着采煤区的大规模发展,导致全省大面积的地面塌陷。以山
东省济宁市为例,截止到2013年,因采煤已造成塌陷土地 4.2余万hm2,其中绝产地3.2万hm2,现在每年仍以0.27万 hm2的速度增加,塌陷范围涉及整个济宁市。且随着山东省 煤炭矿井的增加及煤炭产量的提高,采煤塌陷地速度将进一
要来自于企业缴纳的土地复垦费和上级的扶持投入。按照
为缓解采煤塌陷地引发的各种社会及环境问题,减少因土地 塌陷而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恢复当地的生产条件及生态环 境,近些年来,山东省相关单位及各地市政府均高度重视塌 陷地治理工作,积极进行了塌陷地土地复垦p1。截至2012 年底,全省累计复垦土地面积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