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19世纪末期德国政治体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共和之路举步维艰 B.议会粉饰君主专制C.国家权力间制约与平衡 D.虚位君主统而不治2. 1883—1889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障、意外工伤保险等社会立法条例,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与议会会议次数占全部会议次数的84.5%,1885—1889年,美国克利夫兰否决国会议案324项目。

这些现象A.表明早在19世纪末期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B.体现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行政权力日益增长的趋势C.说明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D.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已大规模应用3. 据布鲁姆菲尔德《非凡的人》的调查报告显示:英国从罗伯特·沃波尔以来的36任首相中,有爵位的大贵族有26人,中产阶级(包括教师、律师、医生、商人)5人,富裕乡绅5人。

材料说明此时英国A.《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B.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了C.封建地主政治势力强大 D.社会上层发挥政治作用4. 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

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

此举意味着英国A.国王彻底丧失统治权 B.法权至上时代来临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 D.君主制度从此结束5. 近代早期英国政府常常为战争债务所困扰。

光荣革命后百年,英国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政府财政却从未崩溃,而且民众对购买国债欣喜若狂。

这主要得益于A.宪政制度确立了政府的信用 B.殖民掠夺扩张积累大量财富C.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D.议会改革使民众获得酱选权6. 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

议会的这一做法A.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 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7. 有学者评论某个国家“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进步方式,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

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

随之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

这个国家采取的“和平变革方式”是A.光荣革命 B.一票共和 C.制宪会议 D.炉边谈话8. 1951年议会选举,保守党战胜工党,其领袖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白金汉宫接受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任命;因身体原因,1955年4月5日下午4点半,他到白金汉宫正式向女王递交了辞呈。

6日下午,丘吉尔迁出了唐宁街。

这表明A.成为保守党领袖才能任首相 B.首相任免要依法履行程序C.新首相需要对英国国王负责 D.国王有任免首相的决定权9. 沃波尔担任财政大臣期间,领导着全体内阁成员实行一致的政策,并坚持让不服从他领导的阁员离职。

然而,在他任职时,他并未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

这说明当时A.国王开始逐渐统而不治 B.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C.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D.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10. 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这是英国首相辞职的先例。

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

据此,对英国政治制度表述最准确的是A.确立议会权力的至高无上 B.代议制最终完善的标志C.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D.责任内阁制特点的体现11. 近代早期英国书报审查制度产生于都铎王朝君权极为强大的时期,经历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的完善、英国大革命时期的转折,最终在1695年,英国革命派永久性废除了书报检查制度,从法律上保障了言论出版自由,这一举措产生的政治影响是A.提供了议会政治完善的条件 B.实现了英国社会的自由平等C.推动了英国启蒙运动的兴起 D.最早确立了言论自由的观念12.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对现存的政治制度形成重大的压力。

中等阶级要求变革,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

于是,英国A.发生了“光荣革命” B.颁布了《权利法案》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度 D.改革了议会选举制度13. 英国内阁权力的发展是缓慢的、渐进式和积累式的,而这几乎完全是自然的,并非是按预定的、经审慎拟定的计划进行的。

这一现象说明英国A.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却缺乏实权 B.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制尚不成熟C.政治保守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D.政党交替执政难以形成凝聚力14. 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并非想象中那么平和,成千上万民众发动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叛浪潮迅速波及英伦三岛,这是革命得以成功的保证。

这实际上说明“光荣革命”A.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B.使议会成为唯一权力机构C.暴力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D.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5. 1820年,美国民主派领袖杰斐逊说:“就我所知,社会最高权力的最可靠掌管人只能是人民自己,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是虚,君主专制是实B.美国体制由“邦联”到“联邦”,中央权力被削弱C.美国实行的是间接民主,总统是国家权力核心D.美国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总统只是国家象征16. 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

由此,约翰·亚当斯认为A.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社会革命B.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C.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D.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建立的根本原因17.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签署的“禁穆令”(暂停中东部分国家移民入境)被联邦法院裁定为违宪,予以终止。

这反映出美国A.行政权力服从于司法权 B.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制约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D.联邦法院享有特殊地位18. 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上,代表们唇枪舌剑,争论得异常激烈,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意见几乎完全一致。

代表们争议最少的问题可能是A.美国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 B.国会实行一院制还是两院制C.行政官由人民还是议会选举 D.黑人奴隶是否纳入征税范围19. 1787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

由此可见,美国宪法A.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 B.具有一定的伸缩性C.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 D.缺乏应有的权威性20.“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

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

”材料表明,美国A.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 B.司法权和行政权间的冲突C.民主政治存在严重的缺陷 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破坏21.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到:“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

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

”作者意在说明A.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B.美国政治制度存在巨大缺陷C.美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D.美国与欧洲君主国家都有专制22. 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11月9日凌晨1:40,第58届总统选举初步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

这说明唐纳德·特朗普将在宣誓就职之后A.成为国家元首、国会首脑和军队总司令B.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C.有权增加参、众两院共和党人的席位D.有权随意替换最高法院大法官23. 在美国,除非能证明媒体存在着实际的恶意,否则对公职人员的报道即使不准确,也免受司法追究。

这一做法A.有利于保证决策的科学 B.表明媒体凌驾于政府之上C.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D.有利于防止公共权力膨胀24. 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

这一修正案A.维护了美国的共和体制 B.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C.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D.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25. 1888年,法国陆军部长布朗热利用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积极宣传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主张,力图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这些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支持,全国掀起了崇拜布朗热的浪潮。

这反映当时法国A.共和政体违背民意 B.帝制仍有社会基础C.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军国主义色彩浓厚26. 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1884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

这表明法国A.借鉴了英国责任内阁制 B.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C.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 D.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27. 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

1877年5月,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

麦克马洪此举A.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 B.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C.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量均势 D.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28. 下表是德国统一后,帝国议会通过的一些社会保障方面的法案。

反映了德国年代法案主要内容1883年《疾病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金额按照法律规定,包括免费医疗护理、现金抚恤、死亡丧葬等。

1884年《意外事故保险法》保险费的2/3由个人承担,仅占每天工资的1.5%,1/3 由雇主支付。

保险包括免费医疗、医疗护理、死亡丧界、病中休养等。

1889年通过的《老年和残废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年满70岁即可享受老年赡养费。

A.专制体制的完善 B.社会保障体系臻于完善C.社会管理的进步 D.帝国议会独掌立法大权29. 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货币曾达到6000种,从柏林到瑞士,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德意志地区A.统一时机不成熟 B.统一市场孕育不成熟C.宗教改革不成功 D.邦国执政阶级不一致30. 1878年俾斯麦颁布“非常法”,查禁一切主张社会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组织,并先后颁布4项社会保险法(疾病、意外工伤、老年及残疾保险法),由政府和雇主承担主要资金,以改善工人处境,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基础。

这一措施客观上A .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B .维持了专制保守的政治统治局面C .消除了社会民主运动的潜在威胁D .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求 31. 下表为19世纪上半期德意志经济年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