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询问(问诊)病史询问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步骤之一,科学的询问方法,系统全面地采集真实的病史资料,是提出临床正确诊断的前提和保证。
一、病史询问前的准备1.步入病房,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并作自我介绍,如“我是×医生,在您住院诊治期间对您的诊治具体负责,有什么要求、想法可向以我说明……”等等。
2.说明病史询问的意义和目的,取得病人的合作和配合。
3.消除患者的紧张、拘束心理,态度要和蔼、诚恳,耐心,病人陈述时要专心听讲。
二、一般项目询问1.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民族、婚姻、职业、就诊或入院日期。
2.病史的陈述人如果不是患者本人,还应询问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三、主诉患者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主诉为患者感觉最痛苦、最明显症状或(和)体征及开始出现的时间。
主诉尽可能用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而不是医生对患者症状诉说后加工的诊断术语。
四、现病史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全过程。
1.起病情况:包括发病的时间、地点、环境、起病的缓急情况、前驱症状、发病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2.病因与诱因:尽可能地了解与本次发病有关的病因,包括外伤、中毒、感染等,以及诱因包括情绪、气候、地理及生活环境、起居饮食失调等。
3.主要症状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的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重因素。
4.病情的发展和演变:包括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
5.伴随症状:在患者出现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一系列的其他症状,这些伴随出现的症状常常是鉴别诊断的依据,或提示出现了并发症。
6.诊疗经过:患病后曾接受检查与治疗的经过,包括检查方法、时间、结果、诊断名称及治疗方法、效果、不良反应。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包括发病以来患者的精神情况、体力状态、生活习惯、食欲、睡眠、体重变化、大小便情况等。
五、既往史既往史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药物(食物)过敏史。
此外,居住及生活地区的主要传染病和地方病也应记载。
六、系统回顾:九个系统1.呼吸系统: 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盗汗、体重减轻。
2.循环系统:心悸、气短、紫绀、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水肿、肝区胀痛、咯血、咯痰、头痛、晕厥。
3.消化系统:食欲改变,嗳气、反酸、腹胀、腹痛、腹泻、厌油、脓血便、柏油样便、恶心、呕吐、呕血、吞咽困难、皮肤瘙痒、黄染、体力及体重的改变。
4.泌尿生殖系统:水肿、排尿困难、少尿、多尿、无尿、尿频、尿急、尿痛、夜尿、血尿、酱油色尿、尿潴留、尿失禁,腰痛,外生殖器有无溃疡、性欲改变。
5. 造血系统:乏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皮肤苍白、出血点、瘀斑、血肿、肝脾及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
6. 内分泌代谢系统:烦渴、多饮、多食、多尿、怕热、畏寒、多汗、乏力、头痛、视力模糊、心悸、水肿、肌肉震颤、痉挛、性格、智力、体格、性器官发育、甲状腺、体重、皮肤、毛发的改变。
7. 运动骨骼系统:骨骼发育、骨折、关节肿痛、关节强直或变形,有无肢体肌肉麻木、疼痛、萎缩、瘫痪。
8. 神经精神系统:头痛、失眠、嗜睡、记忆力减退、意识障碍、晕厥、瘫痪、视力障碍、感觉及运动障碍、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情绪、思维、智能、自知力。
9.免疫系统:皮疹、发热、关节疼痛、肌无力、怕光、口干、眼干、粘膜多发溃疡等。
七、个人史1. 社会经历:出生地、居住地、居留时间、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业余爱好。
2. 职业、习惯及嗜好,包括工种,劳动环境,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卫生习惯、烟酒嗜好及摄入量,以及其他异嗜物和麻醉药品、毒品等。
3.冶游史:有无不洁性交史,是否患过下疳、淋病性尿道炎等性病史。
八、月经史包括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和经期天数,经血的量和颜色,经期症状,有无痛经与白带,末次月经日期、闭经日期,绝经年龄。
九、婚育史包括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初孕年龄,妊娠和分娩情况,流产、早产、难产、死产、产后出血史,有无产褥热,节育及绝育情况,配偶健康状况、性生活情况、夫妻关系等。
十、家族史l.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健康与疾病情况。
2.有无遗传病及其有关的疾病.....3.传染病患病情况...4.家庭成员去世者,询问死因及年龄。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并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了解身体状况,发现患者阳性体征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一.检体前的准备1.检查工具的准备:常用的器具有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大头针、软尺、直尺、手电筒、消毒棉签、压舌板、标记笔、近视力表、无菌毛巾桶、有菌毛巾桶、污物桶酒、精消毒瓶等。
以上物品放在查体车上,推到病人床前。
2.检体前的其它准备:病房内查体,病人多取仰卧位。
医师步入病房,衣帽整齐,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并作自我介绍,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希望病人予以配合,通过简短的交流,消除其紧张情绪,增强信任感,并了解病人的应答和言语状况。
当受检者在场时用消毒毛巾擦手。
二.生命体征检查1.测体温:取体温表,先检查体温表内水银柱是否已甩至35℃以下,然后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如有汗液则须擦干后测体温,并嘱病人用上臂将体温表夹紧。
测腋温10分钟。
2.测脉搏:检查脉搏时手指并拢,以示指、中指和环指(即无名指)指腹平放在病人右手桡动脉近手腕处,至少计数60秒脉搏搏动次数。
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3.呼吸的测量:测脉搏后,观察病人呼吸,计算胸廓起伏频率,计数30秒。
4.测血压:①测血压前必须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
②先打开血压计开关,检查水银柱液面是否与O 点平齐。
③使病人右上肢裸露,伸直并外展约45o,袖带气囊胶管避开肱动脉,袖带紧贴皮肤缚于上臂,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袖带不宜过紧或过松,一般以能伸进l手指为宜。
④在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触及肱动脉,将听诊器膜式体件置于肱动脉上,不宜将体件塞在袖带下。
⑤右手以均匀节奏向气袖内注气,待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然后缓缓放气,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以每秒2mm速度为宜。
⑥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听到的第一个搏动声为收缩压,水银柱继续下降至声音突然变低沉,直至消失,此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
⑦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取最低值为血压值。
⑧解下袖带,整理好后放入血压计内。
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45o,使水银柱内水银进入水银槽内后关闭开关。
5.记录:用清洁毛巾清洁手,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将体温表放入托盘内。
分别记录每分钟脉搏、呼吸次数、血压和体温。
三.一般状况的检查1.发育与体型:发育的正常与否,通常以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身高、体重及第二性征)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一般判断成人正常发育的指标为:头长为身高的l/7,胸围等于身高的1/2。
两上肢展开的长度约等于身高,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
体型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发育和脂肪及分布的状态等。
一般分为无力型、超力型和正力型三型。
2.营养:营养状态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综合判断的。
最简便的方法是检查皮下脂肪充实的程度。
可分营养良好、中等、不良三个等级。
3.意识状态: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环境的知觉状态。
可分为意识清晰和障碍,后者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以及昏迷。
4.面容表情:观察病人的面容表情对诊断某些疾病具有价值,常见典型病容有:急性病容,慢性病容,贫血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甲亢面容等。
5.体位:指患者身体在卧位时所处的状态,常见有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及强迫体位。
四.头颅及其器官的检查1.头颅: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用双手拨开头发,检查整个头颅有无压痛、包块、损伤等。
2.眼:观察眉毛分布有无脱落,眼睑有无下垂、水肿。
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眼距视力表33厘米。
请受检者向上看,用双手拇指置于下眼睑中部,同时向下牵拉睑边缘,观察下眼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
按同样方法检查左下眼睑。
嘱被检者眼睛下视,用右手示指和拇指捏住左上眼险中外1/3交界处的边缘,轻轻向前牵拉,然后示指向下压,并与拇指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翻转上眼睑。
观察眼睑结膜和穹窿结膜。
提起上眼睑皮肤,使眼睑翻转复原。
按同样方法检查右上眼睑(注:凡人体对称部位的检查,总为先左后右,后不赘述)。
检查泪囊,请病人向上看,检查者用双手拇指轻压病人双眼内眦下方,即骨性眼眶下内侧,挤压泪囊,同时观察有无分泌物或泪液自上下泪点溢出。
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额、闭目)。
观察眼球的外形有否突出或下陷,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
取手电筒,聚光后检查对光反射。
手电光由外向内移动,直接照射左瞳孔,并观察瞳孔是否缩小。
移开光源后,用手隔开双眼,再次用手电光直接照射左瞳孔并观察右侧瞳孔的动态反应。
同法测右侧。
检查者伸右臂,竖示指,距受检者眼前约30~40cm处。
嘱被检者注视手指的移动,并告之勿转动头部,可用左手固定被检者头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观察有无眼球运动障碍和眼球震颤。
嘱被检者注视1m以外的示指,然后将示指逐渐向鼻梁方向移动至距眼球约5~10cm处,正常人此时可见两眼球内聚,瞳孔缩小,称为集合反射(辐辏反射)。
角膜反射检查时,嘱被检者向对侧上方注视,用棉签毛由眼角外向内,轻触被检者的角膜边缘,同时观察两侧眼睑闭合反应。
清醒病人可不查角膜反射。
3.耳:检查耳廓有无畸形、结节或触痛。
请被检者头部转向右侧,将左手拇指放在耳屏前向前牵拉,右手中指和环指将耳廓向后上方牵拉,拇指和示指持手电,观察外耳道的皮肤及有无溢液。
检查乳突有无压痛。
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
4.鼻:观察鼻部皮肤和外形。
左手拇指将鼻尖上推,借助手电光观察鼻前庭和鼻腔。
检查者用手指压闭一侧鼻翼,请受检者呼吸,以判断通气状态。
检查额窦、筛窦和上颌窦有无压痛。
用双手固定于病人的两颞侧,将拇指置于眶上缘内侧同时向后按压,询问有无压痛,两侧有无差别。
将手下移,先用右拇指置于被检者鼻根部与眼内眦之间,向后内方按压,询问有无压痛;接着用左手拇指压右侧鼻根部与眼内毗之间,向后内方按压,询问有无压痛。
再将两手下移,拇指置于颧部,同时向后按压,询问有无疼痛,两侧有无差别。
5.口腔:观察口唇色泽,有无疱疹、口角糜烂等。
取手电筒和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轻轻压迫牙龈,注意有无出血和溢脓。
嘱病人张大口并发“a”音,手持压舌饭的后l/3,在舌前2/3与舌后l/3交界处迅速下压, 借助手电光观察软腭、软腭弓、悬雍垂、扁桃体和咽后壁。
注意有无粘膜充血、红肿、淋巴滤泡增生。
如果扁桃体增大,则须分度。
请被检者伸舌,观察舌体,舌苔和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