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活泼的氧气说课稿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 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5页/共24页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 科学素养。
2、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 良好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情 感。
第6页/共24页
由三个教学目标的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 学难点。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层层深入 讲述新课
第10页/共24页
巩固练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出几个有关氧气的日常现象 2、以猜谜的形式
渔夫向水池中不断通入 空气是为什么?
家里的液化气是怎样被 点燃,为什么能燃烧?
无影无形摸不着, 火焰见它跳的高, 呼吸作用它参加, 动物生长离不了。
第11页/共24页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 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有 关氧气的现象和谜语来 探索氧气的性质,激发 了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
【设计意图】
第12页/共24页
(二)层层深入、讲述新课
展示空气的组成,学生阅读课本30页完成填空
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氮气(N2):78% 氧气(O2):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CO2):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第2页/共24页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中要介绍的氧气这种物质,学生虽然在 小学科学课中已经认识它,但了解并不全面,不会 从化学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学生通过学习前面的内 容,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并且也初步掌握 了利用实验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因此,可 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 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说课大纲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说 反思
第1页/共24页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一课时的内容,其中心为氧气性质,因为物 质的用途取决于物质的性质。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 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起始。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 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 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 认识规律。从教材体系看它是小学科学和初一呼吸作用等知识 的延续和深化,又是以后学习二氧化碳、铁等元素和化合物的 基础,所以从体系上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既为学习氧 气的收集准备了条件,又为学习燃烧与灭火储备了感性材料。
活动与探究
氧气化学性质 师生互动学习
氧气检验实验
演示实验
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实验
木
铁蜡
炭
丝烛
燃
燃燃
烧
烧烧
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表述能力
第16页/共24页
通过饶有兴趣的设 计,让学生通过实 验来探索氧气的性 质,充分调动学生
的求知欲。
【设计意图】
第17页/共24页
(三)巩固练习
通过两道选择题,分别从氧气的物理 性质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两方面进行练习。
第8页/共24页
(二)说学法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学习的主人”的原则。因此本 堂课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以下的三种方法:
1、探究学习 2、自主学习 3、合作学习
第9页/共24页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 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 科学素养。因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D.产生大量白烟
第18页/共24页
通过两道练习题,不仅 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巩 固,也对学生解决问题
进行了训练。
【设计意图】
第19页/共24页
分析木炭、蜡烛、铁丝分别与氧气的反应的表达式引出氧化反应,顺理成章。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物质与氧 气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许多物质会被 氧气氧化。在某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 反应比较剧烈;而另 一些条件下,物质 与氧气只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
第3页/共24页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知识与技能
2、观察和描述木炭、蜡烛、铁 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 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4页/共24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 质,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2、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 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作业:练习与实践1、2、 6题
六、说课综述
在本节课中,在探究氧气性质的过程中,通 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设计,让学生体 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为学生提供了和谐有序的发展空间。同时,在理 论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了 解一些基本常识,并学会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积极钻研、探索。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严 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科学 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 新课程改革精神,贯彻了课改内涵,也反映了 《新课程标准》理念。
腐烂的苹果
有机肥的腐熟
第20页/共24页
铁钉锈蚀
五、说板书设计
左边
性质活泼的氧气
空气的组成 自然界的氧循环 一、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气体 2、溶解度:不易溶于水 3、密度:略大于空气 4、状态变化
中间
电子白板
第21页/共24页
右边
二、化学性质 1、氧气的验证实验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 验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 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碳+氧气→二氧化碳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 描述和分析,归纳氧 气的化学性质
第7页/共24页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突出“自主、探索、 交流、合作”的教学理念,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 教的教学原则,本课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模式: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2、互动式教学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
1、下列有关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相同条件下,氧气比同体积的空气稍重. C.氧气易溶水. D.液态氧和固态氧都是无色的.
2、 把燃烧着的木炭、磷分别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共同的
现象是:(C)
A.发出白光
B.产生蓝色火焰
C.燃烧更加剧烈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第13页/共24页
自然界的氧循环
提出问题:为什么各种生物在消耗氧气, 物质的燃烧也消耗氧气。但空气中的 氧气含量却能几乎保持恒定?
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第14页/共24页
(二)层层深入、讲述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学习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物理性质
色、态、味
水溶性
密度
第15页/共24页
状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