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内力作用1、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热量。

2、 表现形式:___________、岩浆活动和___________。

3、 地壳运动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水平运动对地表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垂直运动对地表的影响是___________。

二、外力作用1、 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外部的_________________。

2、 主要表现形式为______、_______侵蚀和_______。

3、 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趋于__________________。

4、 外力与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区别。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 岩石圈三大类岩石为_____、______、______。

2、 地壳物质循环图 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地区中,容易被侵蚀的是( )A .植被茂密的山区B .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C .湿润多河流的山区D .第四纪冰川覆盖的高山区 5、下列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形态趋利避害的是( ) A.荷兰人民围海造田 B.澳门人民大面积填海造陆C.湘、赣人民围垦洞庭湖、鄱阳湖,使其面积大规模缩小D.在坡度大的山体上修建梯田6、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 过程,形成A 岩,A 受到 作用,形成B 岩(2)、A 和B 岩石,在 条件下,发生③ 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 岩。

(3)、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 作用,又成为新的 。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注意:地形与地质构造的区别。

(分类归纳)10读“某区域地质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 .断层、向斜、背斜 B. 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 背斜、向斜、断层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处的地质构造是 ,该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 ;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

(2)B 处的地质构造是 ,其形态特征是 ;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谷地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

(1)该地区的地貌是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 ;(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_。

判读a 、b 何处是凹岸何处是凸岸?【导读】:1.河流影响聚落的形态和规模,我国北方平原地区聚落的形态呈 (团状或条带状),规模 (大或小);南方地区聚落的形态呈 (团状或条带状),规模 (大或小)。

2河流影响聚落的选址,在山区中为防御洪水,聚落一般分布在 的1.(2010广东) 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A. 侵蚀—搬运作用B. 搬运—堆积作用C. 风化—侵蚀作用D. 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4、发源于我国西藏,流入南海的湄公河( )①上游河流下蚀强烈,形成“V ”字形河谷②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和沉积作用较强,形成槽形河谷。

③河口处形成了宽阔的三角洲,这是侵蚀作用的结果 ④上游河流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均大于下游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图5、关于河流的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堆积地貌是由河水的搬运作用形成的B 、河水的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C 、东欧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D 、河流堆积地貌是地质运动的结果 6.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港务局拟在A 、B 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 处还是B 处好? ,理由是(2)某勘探队在C 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 ,其理由是 。

(3)小岛D 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图7为某一沉积层内的沉积物(颗粒)示意图,那么该沉积物的成因有可能是( )A .流水沉积作用B .风力沉积作用C .海浪沉积作用D .冰川沉积作用读图2—5—8,回答2~4题。

2.从地貌上看,①处属于 ( ) A .三角洲 B .冲积扇 C .冲积平原 D .冰川沉积物 3.从地质构造上看,②处属于 ( ) A .背斜 B .向斜 C .断层 D .褶皱4.我国中西部地区受②构造影响而形成的著名的山峰是 A .华山 B .泰山 C .天山 D .祁连山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2—5—10,图中1.2.3.4.5.6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

据此判断5~8题。

图2—5—105.若该地在我国境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 .该地区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C .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D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③处是地堑 6.图中的沙丘主要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 海浪作用7.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10米。

图中所示的沙丘为流动沙丘,为了治理沙漠化应该在哪里种草植树最合适( )A.① B.② C.③ D.④ 8、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关于下列图6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5A .甲图表示的地层中,②地层含有石油,开采时应在a 处钻井B .乙图表示的地层中,b 处绝对不会含有化石C .丙图表示流动沙丘,其所在地的盛行风向如a 箭头所示D .丁图所示地形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北京时间20XX 年12月26日20分34秒,在距台湾岛以南约15千米的地方,发生的地震造 成海底通讯电缆中断,给网络贸易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据此回答10—11题。

10.该地震应该属( ) ( )①构造地震 ②火山地震 ③破坏性地震 ④微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当此次地震发生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 .出国度假的李先生正在洛杉矶海滨享受日光浴B .英吉利海峡风高浪急C .悉尼的居民刚刚度过了一个漫天飞雪的圣诞节D .停泊在开普敦港货船上的某船员看到自己的影子朝向西南 12.图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A .背斜构造B .向斜构造C .断层构造D .板块构造 读地质作用联系图(图5),回答13-14题。

13.用作建筑装饰原材料的岩石中,主要是 ( )A.abB.cdC.acD.bd 14.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地质作用属于( )A.①作用B.②作用C.③作用D.④作用 图3是“岩石风化与气候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化学风化最强烈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化学风化最强烈地区的( ) 气候特征是A .高温少雨B .高温多雨C .低温多雨D .低温少雨读“地质构造图”,分析回答19—20题。

19.下列有关甲处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甲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是滑坡和火山B .在甲村地层中能找到大理石矿床C .甲村可能有温泉D .甲村的地层中不能找到化石20.下列地点中可能依次钻探到石油和承压水的是A.A和B处B.B和A处C.甲和B处D.A和甲处读我国华北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9~30题。

21.图中阴影范围的地貌类型是A.冲积扇B.冲积低平原C.河谷平原D.三角洲22.阴影所示区域不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A.干旱B.洪水C.土地次生盐碱化D.沙尘暴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下潜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2—14题。

23、该地区最可能是A、云贵高原B、松嫩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淮海平原24、当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河套地区出现凌汛现象B、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雨季C、江淮地区正值伏早D、太平洋热带气旋频繁影响该地区25、当该地区潜水得到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C、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D、我国北方地区常出现干旱天气读下图中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9~1l题。

26.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是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27.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A.甲B.乙C.丙D.丁28.甲~丁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C.喀斯特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岛二、综合题:21.读图2—5—12,回答问题。

2—5—12(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其中A为斜,B为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流水、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和,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处。

(4)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处;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处。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泥沙量,水旱灾害加剧,甚至可能造成等地质灾害。

(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地理答案1----5 DBCAA 6—10 ACABA11---15 BBCCD 16---20 BDBAB.21解析:解答该题主要是进行地质构造的判读,首先判断出这是褶皱,A为背斜,B为向斜。

该处地表形态的形成从图中可看出是用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对于沉积岩的判断,从形成的层状结构特点可以看出。

对①②两处岩石,因②处于向斜内部因受挤压故岩性坚硬;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内部生成,在图中可看出③处是岩浆侵入处。

向斜构造是储水构造区,背斜是储油构造区。

山区的植被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造成地质灾害。

对黄土高原区地表形态的形成,主要就是该地土质松,植被少,加上暴雨侵蚀,形成这样的特征。

答案:21.(1)褶皱背向(2)流水侵蚀(3)①②②③(4)B A (5)增加滑坡、泥石流(6)ABD22、(1)侵蚀沉积(2)D E(3)海滨浴场有宽阔平坦的沙滩离居民区和海滨浴场近,环境优美(4)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大量泥沙在河口地带沉积,航道淤浅(5)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核电站废热水、航运污水等23、(1)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挤压而成(2)雅鲁藏布江流水的侵蚀作用生物(森林);水力(水能);纬度较低,降水丰沛,地势起伏较大;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地势起伏大(位于我国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3)水旱灾害;飓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