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港新城市调报告

临港新城市调报告


综合区
该区域的功能规划目标是成为技术创新的发源地,提 供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培训与业务外包。区内将以错落有致 的点状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充 分体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
主城区
该区域将建成集行政办公、商务商贸、现代居住、教育 科研、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城核心区域。
物流园区
铁路:铁路芦潮港中心站是全国18 个铁路中心站之一,是浦东铁路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洋山深水港 海铁联运的关键设施。
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的内河运输是 上海一环十射内河航运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建设中的大芦线与 长江三角洲内河连通;航道等级为 3级,可通行5000吨级内河驳船。
四环带: 居住区的延伸带。 设置了6个“城市岛”居住区,“城市岛”
临港新城一“产业新城”为建设目标,实现经济跨 越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依托洋山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枢 纽港,临港新城将成为中国现代装备制造业重要基 地。
以田园城市为体,产业新城为本,临港新城拥有独一无二的发展模式
规划
立法和政策
注重规划的 合理性,充 分参考社会 各界的意见, 并预留待发 展用地
远期:2011年-2020年
基本实现规划目标,并成为上海东南地区最具 有集聚力和发展活力的中等规模的滨海新城。人口 规模达到60万人。
远景:2020年以后
全面实现规划目标,成为上海的辅城。
主产业区
该区域将形成与重装备产业区在产业结构上高度关联、 专业相对集聚、产业适度配置的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综合 生产体系。重点建设光仪电制造、IT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 通用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群。
该区域运用比邻重装备产业区及洋山港的区位优势, 重点发展以二、三产业高度融合为特征的相待国际物流 服务业,努力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重装备产业区
该区域将重点发展以船用设备、港口机械及物流装备、 自主品牌汽车、航空产业、大型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制 造及维修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并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吸引 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完整的重装备制造产业链。
浦东国际机场:总体建设南北向4E 级跑道和80万平方米的候机楼,年 旅客吞吐量可达7000万至8000万 人次,货邮吞吐量500万吨,年起 降航班32万架次。
基础设施配套:合理安排的道路 交通、供电、供水、供气、排污 等基础配套设施布局,满足社会 经济发展要求。
陆路交通:A2连接东海大桥、两 港大道、效环线A30、外环线A20、 机场迎宾大道A1,上海南站至芦 潮港的客运列车,在建的R11轨道 交通。
临港新城市调报告
功能定位
上海的辅城
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亚太地区航空 枢纽港和国家级现代装备业园区,充分体现 新世纪上海建设水平、相对独立、功能完善 的综合型滨海新城。
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高度协调发展 的魅力都市、碧水蓝天绿树环抱的环境都市、 能提供24小时活动的活力都市。
临港新城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 部分。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国际航 空枢纽港,将临港新城建设成为社会、经济、 文化和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 活力的综合型滨海新城和具有辅城地位的战 略重点发展区域,使其成为以现代装备制造 业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之间是大型结构绿地,在结构绿地中适量低密度 地布置高级中学和若干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三环带: 居住功能带。 布置了18个 “城市岛”居住小区,按空
间布局的基本几何肌理以罗盘射线方向围绕 城市中心布置在东南西北的各个方向上。
二环带: 城市公园带。 功能上属于城市公园及公共设施
区,带内有环形的水系及小型人工湖 与滴水湖相通,环状公园带由放射状 的城市主要道路分割为6个75公顷左 右的绿地。
政府在立法 和政策上对 新城建设给 予支持
交通
与主城之间 的交通与新 城内部的交 通要考虑公 交、步行和 交通干道的 合理便捷性
产业结构
功能
配套
产业结构的 非单一性、 二、三产业 都应齐备
具备生活、 居住、工作、 休闲等多重 功能
高标准、完 善的各类配 套
环境
环境优美, 能够吸引中 心城的人口 过来居住
主产业区
综合区
重装备 产业区
临港新城 (主城区)
二环
三环
滴水湖
一环
临港新城共分为: 中心区(主城区)、 主产业 区、 综合区、 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四大片 区。
主城区先行的规划理念:
环状的空间布局
滴水湖的几条环形大道将主城区的空间分解 了三个功能带,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城市环 带”和谐共生、科学发展的城市主导结构框架。
优美的生态环境
在临港新城,主色调不再是建筑的灰色,而 是红的花、青的草、绿的树、飞翔的小鸟,加 上蓝天大海和新城超过40%的绿化覆盖率,到 处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突显优美的生态环 境。
以滴水湖为核心的典型的“田园城市”布局模式, 城区的道路和功能环带同时以环状和放射状的形 式向外扩展,蓝天大海和新城超过40%的绿化覆 盖率,到处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33.3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
共453.26平方公里 共近600000人
首期启动:
进一步推进主城区和物流园区首期建设步伐; 积极推进重大装备园区的建设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 配套建设。有效推动重点城镇的建设改造,为临港 新城的全面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近中期:2003-2010年
初步形成生活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的以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港口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新 城。人口规模从现状的15万增加到40万人。
资金
大量的资金 投入以保证 新城的前期 建设,资金 来源于政府 部门和其他 私企
国际机场
南汇拥有上海最大的空海两大运输 港口(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洋 山深水港口),具备了成熟的网状 交通脉络,直线距市中心距离较近
滴水湖 洋山深水港
洋山深水港:国际集装箱港口,距 离国际远洋航线104公里;通过东 海大桥同A2高速公路、浦东铁路 接通。产业区重装码头,能容纳 5000――10000吨级船舶停靠,满 足滚装和吊装等多种装卸方式。
一环带: 城市生活中心带。 功能上属办公、商业、居
住及休闲娱乐区,是新城集中 的生活中心。
申港街道
15
74.1
芦潮港农场 1.9
29
洋山镇(包括洋山深水港区) 1.6
21.36
祝桥镇
12
86
大团镇
6.5
50.7
老港镇 3
38.9
书院镇
6.8
65
万祥镇 2.2

芦潮港镇(分市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