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种
1.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任务: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
2.种内多层次变异:环境变异体变异,个体内不同部位的变异。
3.遗传力:反映遗传变量占表型变量的比率p=G+E
17.种源试验方法(论述):(1)全分布区试验和局部分布区试验,全分布区试验从全分布区采种,试验目的是确定种源之间变异的大小,地理变异规律和变异模式,在全分布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分布区的试验(2)采种点的确定,采种点选择是否全面,是否有代表性,对能否达到预期试验目的很关键(3)采种林分和采种树的确定:林分的选择,采种母树的确定(4)苗圃试验:育苗措施,苗圃试验阶段的观测(5)造林试验:试验地的选择,试验地的试验设计,制图和标志,造林的实施,造林阶段的观测
8.单株选择:是谱系清楚的选择,根据入选标准,从群体中挑选出优良个体,分别采种或采条,单独繁殖,单独鉴定的选择。
9.家系:由同一植株产生的全部种子(子代),属同一个家系。无性系:从同一植株上采条,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群体;原株:繁殖成无性系的最初植株;分株:组成无性系的植株。
10.(1)家系选择:把家系作为一个单位,根据家系内个体内的观察值计算家系平均值,按家系平均值大小进行的选择。(2)家系内选择:根据家系内个体表型值距该家系平均表型值的离差选择个体。(3)配合选择:是在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是把家系平均表型值和所属家系内个体表型值相结合考虑。(4)无性系选择:通过无性系对比试验,评选出优良无性系的过程。(5)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和配合选择以及无性系选择都属于单株选择。(6)多性状选择方法:连续选择法,独立淘汰法,选择指数法,多世代选择,直接选择与间接选择
22.复式杂交(用两个以上的品种经过两次以上的杂交):(1)三亲杂交:指两个种杂交后,再与另外一个种杂交的方式 (2)双杂交:指4个种先配成两个单交杂种,然后再对两个单交杂种进行杂交
23.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1)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2)选择地理起源、生态类型差异较大的种源(3)选择性状互补的材料做亲本(4)选用配合力高的材料做亲本(5)根据亲本遗传力大小进行亲本选配(6)根据正反交可配性进行亲本选配
18.精选树:通过子代测定,证明遗传上优良的优树(优树是根据表型选择的)
19.确定林分条件:林分的起源,林分立地条件,林分的年龄,林分的密度,林分结构,林分的经营
20.优树评定方法:按生长量选择(标准地法,优势木对比法,绝对值评选法),数量指标的标准,形质指标,综合评定
21.形质指标:树干通直、圆满,树冠较窄,自然整枝良好,侧枝细,树皮薄,树干纹理通直、不扭曲,树木健壮、无严重病虫害,木材密度大、管胞长
11.遗传资源: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总和。
12.林木遗传资源保存:原地保存,异地保存,设备保存,合理的保存策略
13.引种考虑的因素:(1)外来树种在原产地的表现,林木引种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原产地与引入地区的主要生态条件的相似程度(3)树种历史生态条件分析,(4)树种的适应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主要生态因子:温度,日照,降水量和湿度,风,土壤条件
14.引种成功的标准:(1)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2)能按外来树种固有的繁殖方式进行繁殖(3)保持其原有经济性状(4)无不良生态后果
15.种源:是取得种子或繁殖材料的原产地。种源实验:将地理起源不同的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放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试验。
16.地理变异的趋势:冷-暖变异趋势,干-湿变异趋势,高-低海拔趋势。地理变异模式:连续变异,不连续变异,随机变异
24.开花生物学(论述):(1)杂交前要了解杂交树种花的构造(2)准确掌握杂交亲本的开花期(3)杂交要求两个亲本的花期一致,提前切取花枝培养的时间因树种而异(4)了解树木的始花年龄。花粉技术:花粉采集,花粉贮藏,花粉生活力鉴定
25.树木无性繁殖:指采集树木的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合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5.遗传增益:
6.选择类型:稳定性选择:利于中间型的选择,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不变。定向性选择:与稳定性选择相反,是对表型分布的某一极端个体进行的选择。多向性选择:是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的进行,不利于之间类型的选择
7.混合选择:按表型进行的选择,且对选择出来的个体不分单株,混合采集种子或穗条,混合繁殖或造林,这种不考虑上下代及与其他亲属根系的选择。
26无性系选育:指从天然群体或人工杂交、诱变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通过无性繁殖成无性系,经无性系测定,选育出优良无性系并应用于生产的过程。
27.成熟效应:树木的无性繁殖能力随树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位置效应:因树冠不同部位的穗条对无性繁殖效果的影响
28.无性系种子园:用无性繁殖苗木建立的种子园。实生苗种子园:用优树自由授粉或控制授粉的种子培育的苗木建立的,继而通过去劣疏伐,保留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生产种子。
29.种子园总体规划和区别:种子园规模,园址选择(生态条件,花粉隔离带),种子园区划,优树收集区,建园亲本数目
广义遗传力:群体中总的遗传变量与表型变量的比值H2=
狭义遗传力:加性变量与表型变量的比值
现实遗传力:根据选择差和得到的现实改良效果估量的遗传力
4.配合力(计算)与育种值:(1)一般配合力(GCA):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的若干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的离差,可以为正值也可以负值。(2)特殊配合力(SCA):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特定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和双亲一般配合力的离差.育种值:是一般配合力的2倍,加倍的原因:亲本仅贡献了一般的基因给它的子代,另一半的基因则来自交配群体其他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