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成长的过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成长的过程

大家好!我今天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看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表现。

昨天上午梦妈跟我们分享了《学记》的必要性,要求我们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终身的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上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学记》里面讲要做到“离经辨志”、“时观而弗语”,“道而弗牵”,我们家长一听这个就觉得很抽象。

下面我就以婴幼儿的敏感期为例,说明敏感期的特点,和对孩子以后的影响。

所谓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成长阶段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物专心、而拒绝接受其它特征的事物。

在敏感期内,儿童会没有理由地对某种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这项行为,直到哪一天有了新的兴趣点出现。

当另外一个新的兴趣点出现的时候,那就是孩子的智力发育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儿童在这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内在活力与快乐,是根源于儿童大脑的发育,这个阶段他有强烈与外在世界接触的要求。

就是因为在0--6岁之间,孩子的大脑要完成成人大脑的60%,脑细胞的活络程度使得儿童对环境有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迫使他们对环境接触。

这个阶段出现的各种喜爱都不是思考的结果,也不是教育的结果,更不是情绪的结果,而是孩子大脑不断发育的先天机制所决定的。

以0----2岁半的孩子为例,我们当妈妈的会发现孩子有一个阶段拿到什么都爱往嘴里面放,用嘴认识事物。

1岁以内的家长对此应该是很有体会,孩子喜欢吃手、咬各种东西,如果我们知道这个动作是幼儿期的正常反应,就不要大惊小怪的。

如果这个时期没有满足,就会有过度代偿现象,恐怕还有很多4、5岁甚至成人也有吃手的习惯呢!
当然在孩子尝试吃手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要进行适当的阻止。

我家儿子就是这样,我看见儿子吃手比较老实,我就可以专心做家务和其他的事情了,没有进行适当的阻止。

结果吃手成了习惯,一直吃到4岁才采用了极端的手段给制止了。

所以这个度的把握还是要家长来来仔细观察来把握的。

我们是不是看见有的中学生还在啃指甲。

其实这个也是小时候没有这个尝试过程的代偿。

当孩子在8、9个月的时候,就有了爬的动作,那个时候他通常是有目的性的爬,比如去拿某一个物体,这个时候看护人就要“时观而弗语”,不要进行阻止,相反地可以进行适当的鼓励。

因为对于孩子来讲,他爬的动作是脑神经和四肢的肌肉都达到锻炼的过程,我们仔细观察看到孩子爬的过程并不是很轻松。

所以让他自己爬着去抓取他感兴趣的东西就是对孩子耐力和意志
品质的锻炼一种方式了。

如果这些都是让他自己来完成,有助于培养他克服困难的能力。

我之所以对这个有很深的体会,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粗心的妈妈,儿子就是在我什么事情都放手
他现在15岁了,上初三,面对困难,好像从来都没有退缩过。

比如这次学校举行运动会。

他报了800米和1500米。

而且是都是安排在同一个下午。

我就告诉他另外一个就慢点跑下来吧,不然会累坏的。

他说,“我就跟着第一名后面跑。

"
我告诉他不用跟着第一名后面,跟着前面第一拨后面跑就好了。

儿子说第一名其实就是前三名的了,因为他们都是体育生。

我一听这话,我都觉得泄气,前面都是体育生明显着他也拿不到名次的。

但是都没有退缩的语气。

虽然是自己的儿子,我这个当妈妈的都觉得心里暗暗佩服他的勇气了。

另外就是在这个阶段孩子特别爱扔东西,大人刚整理好的房间,一会儿就没了下脚的地方!所以有小孩子的家庭一进房间就看得出来。

如果我们仔细体会,还会发现孩子对身边事有程序。

比如妈妈的衣服奶奶不能穿,吃饭时每个人要有固定的位置或板凳等。

打乱了这秩序就会哭闹不休,常被大人看做“不讲理”“管闲事”。

如果家长充分利用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敏感性,就会培养出一个爱整洁的孩子。

还有就是会有这样的现象:要求食物和用具必须完整。

这个最容易被误解为蛮不讲理。

例如:妈妈给孩子买了一个大蛋糕之类的东西,妈妈说,你吃不完这么多,妈妈吃一半你吃一半,于是掰下一半;孩子立即大哭大闹,非得要整个的不可。

我儿子小的时候,我都认为孩子太自私太蛮横了,必须得管教,为这个没少训斥他。

学习了心理学后才知道,这是审美敏感期到来了。

还有其他一些现象,比如“自私心重”。

曾看到好多小朋友,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的",接下来的动作就是把自己的东西抢在手里,保护起来.不管是吃的还是玩具。


还有一些妈妈在群里讲的“孩子胆子小、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等等。

”其实说的都是孩子在某个“敏感期” 特有的表现。

所以我们的妈妈们对孩子的这些表现细节上未必要管理的那么到位,因为有些是他成长敏感期的一个表现。

俗语讲“树大自直”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当妈妈的要是把眼睛紧盯在孩子的这些细节上,倒不如做好自己,在生活中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并且在和乐的环境中教给他正确的人生理念。

我分享的这些都是源于我们群里妈妈们经常提出问题,可见这些都是很多孩子正常的表现。

红叶老师(1943888680) 10:43:24
今天给大家汇总一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成长的过程,淡定地对待就好了。

我的分享就到这来,谢谢大家!
江西懿妈男3(35306323) 10:51:36
感谢红叶老师的精彩分享!我个人学了早教后对敏感期这一块感觉最头痛。

可能是自己的领悟力比较差,越看书反而越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最后尽信书倒不如无书了。

今天红叶老师的总结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是的,自己我们以身作则,对这些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倒是可以不用太在意了。

山东鑫子妈+男12(20938506) 11:01:18
感谢红叶老师的精彩分享!家长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就能因势利导,大人不痛苦,小孩子也快乐。

谢谢尧妈帮我转发,谢谢懿妈的主持,谢谢大家的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