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载]山东地震带

[转载]山东地震带

[转载]山东地震带(2010-05-05)东营:陆地上地震总体活动水平较低,最大历史震级为5级,但是东营市毗邻的渤海海域处在郯庐断裂带和燕山-渤海断裂带交汇处,具有孕发大震的构造条件。

东营市陆地1588年曾发生过5级地震;渤海海域1548年、1597年曾发生过7级地震,1888年曾发生过7.5级地震,1969年曾发生过7.4级地震。

东营陆地构造为冲积式泥沙构造,地质松软,一旦发生大地震将会出现大面积冲击位移,而且不排除出现撕裂性地震症状,东营市濒临渤海,位移后会出现大面积海水反灌,规模大的话有可能成为反灌式海啸。

济南:地质构造复杂。

济南位于华北断块东部和鲁西隆起的西北边缘与华北沉陷的转换带上,西靠聊考断裂带,东有郯庐大断裂带、南黄海地震重点危险区,周围有首都圈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以及苏鲁交界、冀鲁豫交界地震重点危险区,且千佛山、郭店、广齐、长清、文祖等多条断裂带从市区及附近通过。

不排除大震可能。

聊城:位于聊兰地震带,近无严重地震历史,地震可能性小。

威海: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北部沿海有一北西西向断裂,称之蓬莱—威海断裂,它的东段在威海、荣成出露。

半岛东部有一组北东向断裂,称之为牟平—即墨断裂带,由大致平行的四条断裂组成。

这组断裂与蓬莱—威海断裂相交的部位在威海西北海域,是半岛地区主要的发震区之一。

潍坊:沂沭断裂带纵贯潍坊市南北,它由四条主干断裂组成,自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唐吾——葛沟断裂,呈北北东向延伸,北部较宽,南部收敛,四条断裂中生代时期最活跃,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二堑夹一垒地貌形态,地堑盆地内中生代地层厚达九千多米,东部为安丘——莒县地堑、西部是唐吾——马站地堑、中部为汞丹山地垒。

另外,益都、临朐西部山区属鲁西隆起的东北边缘,发育有新生代临朐断陷盆地。

高密、诸城和五莲东部属胶莱盆地和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北部昌潍凹陷是济阳坳陷的一部分,与渤海湾毗邻,大震可能性较大。

淄博:位于第一个地震带“郯城-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

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

经历了多期构造。

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地震可能性大。

滨州:区域内有一条发育程度较浅地震断裂带:惠民诸城断裂带,从惠民县向南依次经过阳信县、博兴县,向北延续到德州的庆云县,向南至诸城县,全长240公里。

地震可能性大。

青岛:在三个地震带之间。

但不在地震带上,但不排除地震可能性。

泰安:历史上多大震。

泰安地处沂沭断裂带,位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边缘,是7度重点抗震设防区。

【公元前1831—(夏帝发七年)泰安:泰山震。

《竹书纪年》公元76.5.4(汉建初元三月甲申)东平: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公元1266.4.—(元中统七年三月)东平:东平路地震,河水摇动,七日乃止。

《康熙东平州志》1345.1.—(元至正四年十二月)东平: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1346.2.—(元至正六年二月)泰安:地震七日。

《乾隆泰安县志》1485.2.22(明成化廿一年二月壬申)泰安:地震。

三月壬午朔(3.16)复震,声如雷,泰山动摇,后四日复诊,癸巳、已未、庚子、连震。

《乾隆泰安府志》1523.1.—(明嘉靖二年正月)泰安:二年,地震。

《乾隆泰安府志》肥城:二年春,黑风,暴雨,木拔,地震。

是岁大旱。

《嘉庆肥城县志》1542.夏(明嘉靖壬寅夏)新泰:地震。

《乾隆新泰县志》1597.7.—(明万历廿五年六月)泰安:泰山震。

《乾隆泰安府志》1611—(明万历三十九年)新泰:地震。

《乾隆泰安府志》1614.冬(明万历甲寅冬)新泰:地震。

《乾隆新泰县志》1622.3.18(明天启二年二月七日)新泰:地震。

《乾隆泰安府志》东平: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1637.春(明崇祯丁丑春)新泰:地震。

秋,复震。

空中蓝日无数,磨荡飞舞。

《乾隆新泰县志》1645.冬(清顺治乙丑东)新泰:地震。

《乾隆新泰县志》1647.冬(清顺治四年冬)泰安:春,大旱,氵奈河无故水出。

冬,地震。

《乾隆泰安县志》1688.7.25(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戊时)泰安:坏城垣、民室几尽,珠山(在县东南四十里)晨坼,地有裂陷。

《中国地震目录》地震,有声如兵车铁马。

城垣民屋俱坏。

比天明,连震十一次。

七月甲寅、八月乙卯复震,泰安、莱芜地坼及泉,朱山崩裂,石上有文,莫能辨,泰山钟鼓自鸣。

《乾隆泰安府志》忽有白气冲起,天鼓急鸣,城随地震。

声如雷鸣,音如风吼,隐隐有戈甲之声。

或自东南震起,或自西北震起,势若掀翻,树皆仆地,食时方止,城垣、房屋塌滩大半(泰安县志一说民屋几尽),城市、乡村人皆露处。

当夜连震六次,比天明,震十一次,自后常常震动,至次年六月十二犹震。

城西南故县村地裂,深不见底,宽狭不等,其长无际。

城东梭村庄地裂,出黑水。

东南留宋、羊楼等庄地陷为坑,大小不等,皆有水。

朱山崩裂,石上有文,人不能辨。

泰山顶庙,钟鼓皆自鸣有声。

《清补明万历泰安州志》东平:城垣、民屋具坏,民房倒坏者不计其数。

《中国地震目录》夜,地震,有声,城垣民屋具坏。

比天明,连震十一次。

七月佳音,复震。

八月己卯,又震。

《民国东平县志》地震,由东北向西南,其声如雷,房屋倒坏者,不计其数。

《康熙东平州志》宁阳:文庙殿灾,官舍、民房有震毁者。

《中国地震目录》地震,有声,文庙仆,官舍、民房有圮者。

《咸丰宁阳县志》肥城:震倒民房,死畜无数。

《中国地震目录》地震。

《嘉庆肥城县志》新泰:房毁人没。

《中国地震目录》康熙戊申秋,地震如雷,坏屋伤人。

《乾隆新泰县志》1719.春(清康熙五十八年春)泰安:地震。

《民国泰安县志》1719.11.—(清康熙五十八年十月)新泰:地微震。

《光绪新泰县志》1723.2.18(清雍正原年正月甲午)新泰:地微震。

《光绪新泰县志》1829.11.19(清道光九年十月二十二日)宁阳:地震,有声。

《光绪宁阳县志》冬萍: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肥城:地震,有声。

《光绪肥城县志》1830.6.12(清道光十年闰四月二十二日)肥城:地震。

《光绪肥城县志》东平: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宁阳:地震。

《光绪宁阳县志》1831—(清道光十一年)新泰:地震,坏屋。

《中国地震目录》1852.12.16(清咸丰二年十一月初六)东平: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肥城:地震。

《光绪肥城县志》1853.4.15(清咸丰三年三月八日)东平:地震。

《民国东平县志》肥城:地震。

《光绪肥城县志》1888.6.13(清光绪十四年五月四日)肥城:地震。

《光绪肥城县志》泰安:地震二次。

《民国泰安县志》】莱芜: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西侧,具备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而莱芜市地处沂沭断裂带,位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边缘,是7度重点抗震设防区。

最早的地震记录:至正十八年(1358年),莱芜地裂,大饥,死者枕藉。

临沂:是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也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预言的中国四个强烈地震带(1、郯城-营口地震带,郯城是临沂城南部的非常近县城。

2、华北平原地震带3、汾渭地震带,4、银川-河套地震带)唯一一个还没有发生地震的区域。

临沂地区有多条地震带穿境而过,有极大地震可能性。

济宁:处于郯城和邢台两个地震带之间很有可能发生地震。

日照:所处是华北四个地震带中的郯城(山东临沂附近)-营口(辽宁)地震带边缘,地震可能性不大。

菏泽:地下隐伏着一条北东向深大断裂带,地震比较频繁。

1937年8月1日,菏泽县西南发生7级地震。

地震影响范围广阔,北起北京,南至镇江、武汉,西起洛阳,东至黄海、勃海沿岸。

有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

菏泽县受灾最重,据对全县22个乡中16个乡的不完全统计,死亡达3350人,受伤12701人,牲畜死亡2719头;房屋倒塌32万间。

由于人们多住土坯房,因此,许多村庄房屋落顶倒塌,所剩无几。

地裂严重,有的宽度达1米。

远离震中30多公里的黄河大堤也多处出现裂缝,最宽处为20多厘米。

喷沙,冒水和塌陷现象较普遍,有人和牲畜陷落坑中,后又被水喷出。

震后发生降雨,整个震灾区均成泽国。

据史料记载,此次地震前的地震前兆现象十分明显。

一是气象异常。

大风忽起忽止,天空伴有黑红色。

大雨倾盆,少停之际,地大震。

旋又大雨如注。

震前闷热得喘不过气来,房屋的墙壁如火烫。

震中区热伤7人,热死牲畜13头。

二是地下水异常。

井水变浑、变色、起沫、冒泡、水位忽升忽降,甚至外溢、自喷。

三是动物异常。

震前二三天,坑边村成群家燕露宿,驱赶不散。

蝉出土比往年早一个月,而且特别多。

牛不吃草,马不进厩。

狗狂叫、哭泣。

成群老鼠向背离震中方向跑。

四是震前地声、地光、地气明显。

临震前“咯瞪咯瞪”地响声似沉雷。

一道白光闪过,惊魂未定,大震来临。

菏泽县城有多人看到东城墙外有红色火球升起,大如磨盘,形如照明弹,在空中停留2秒钟后消失。

震后此处有北东向地裂缝,最宽处10厘米。

德州:地处郯庐大断裂带西北边缘,震动可能性较小。

地震下一个山东临沂本人不是所谓GCD养的一些砖家,虽然学历低但是喜欢地理这门课,记得上学的时候汶川地震后,地理老师告诉过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因为临沂已经过了地震周期了。

临沂在清朝康熙七年农历六月十七日戌时也就是1668 年7月25日发生过8.5级的特大地震震中位置中国山东省郯城、临沂(兰山区)、临沭三县交界处〈34.8 °N,118.5°E,威力比汶川更强,波及大半个中国。

因为临沂地处郯城枣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也就是郯芦地震带上,往大了说就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方之一这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全球80%的地震和释放的地震能量75%。

地震周期一般分为300年左右。

而临沂上次大地震到现在已有342年了,也就是说过了地震周期的42年。

临沂处在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日常中多留心注意些小变化,比如说动物,动物比人对自然界的感觉灵敏的多,地震前鸡飞狗跳、老鼠、蛇出洞乱跑。

井水突然浑浊井位发生下降或上升、味道改变等等。

癞蛤蟆到处乱跳。

这些畜生要比地震局的砖家要强百倍,不会马后炮不会为了自己的官帽子而不发临震预报。

每次大地震的震前征兆都很明显的,汶川、唐山大地震之前都有异常反常的现象。

说这么多只想告诉我的朋友们。

现在别信ZF (gcd) 别相信地震局那些砖家精蝇他们说的话要反着听。

老感觉现在的天气、气候太不正常了大家还是多注意的些好。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