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开始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课堂】同学们,大家知道,咱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咱们的祖先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足以让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豪。
我们的祖先除了创造了辉煌的成也创造了很多神话故事(同时展示PPT1)。
这是真的吗?(不是)那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一下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展示PPT2)(同时板书:4.1世界的物质性)【学习目标】(展示PPT2)1. 理解物质的含义2. 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咱们本框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自己读一下。
(学生读完)本节课的第一个学习目标:理解物质的含义,是本框的难点;本框的第二个学习目标: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第三个学习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是咱们本框的重点。
【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难点:物质的含义及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课堂精讲】同学们,这是什么?(手里拿个棒棒糖)(学生说:棒棒糖)大家都认识。
这就说明棒棒糖是能被人认识的,也就是能为人的意识反映的。
(点一下PPT4)。
(把棒棒糖放进手心里)现在你还能看见它了吗?(学生说:看不见。
)你看不见它是不是它就不存在了呢?(学生说:不是。
)所以不管你看的见他还看不见它都存在,它的存在是不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学生说:是。
)(点一下PPT4)棒棒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且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它是客观实在的。
(点一下PPT4)好,同学们放眼望去,你还能看到哪些东西是客观实在的?(学生四处张望)好,同学们一块说一下。
(学生各说各的)那么,你看不到的东西它是否就不存在呢?(稍停让学生思考一会)哪个同学来举例说明一下?(提问第一个学生)(学生说完后)由此可见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虽然它们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些共性,这种共性就是物质。
(点一下PPT4)(同时,板书:一、物质的含义)(强调)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点一下PPT4)不依赖于人意识说明物质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点一下PPT4)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所认识。
(点一下PPT4)简单来看物质就是客观实在,相对于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点一下PPT4)(哪位同学表现好就把棒棒奖给他。
)同学们,我这里还有,谁表现好我奖给谁。
好,同学们物质的含义你学会了吗?(学生各说各的)好,我来考考你,(点一下PPT4进入PPT5)请问:它们是物质吗?(学生各说各的)它们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点一下PPT5同时说出来):动物。
动物就是对它们的抽象与概括,而它们则是动物的具体体现(同时点一下PPT5)。
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动物类比成物质的话(点一下PPT5),那么它们就应该是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点一下PPT5)。
好,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一下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有何关系?(点一下PPT5进入PPT6)。
好,同学们,你和其他同学一样吗?你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各说各的或提问一个学生)同学们都说了很多的共同点,我也给大家说一个共同点,大家都是人。
人这个概念就是从你我他一个个具体的人抽象概括出来的,那同样的道理:物质也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抽象与概括,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同时点ftPPT6)(再次点ftPPT6)那你为什么是你?而不是别人?(学生各说各的或提问一个学生)很好,你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因为你有自己的特别自己的个性,但你再有个性再特殊,都具有人这个共性,因此你是不是人这个共性与自己个性的统一体?(是)那,同样的道理(同时点ftPPT6)物质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共性(客观实在性)与自身个性的统一体(再次点ftPPT6)。
由此不难看出,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通过我们研究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我们不难总结出来二者的联系。
(同时,点一下PPT6进入PPT7)(如果学生不理解可以再用人的例子进一步讲解)客观实在这个词咱们平时不常见,但客观存在这个词咱们比较熟悉。
那么,二者一样吗?(同时,点一下PPT7)如果我们把这个椭圆比如成整个世界的话,整个世界就是由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组成的(同时,点一下PPT7)。
这些物质和精神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同时,点一下PPT7)。
而只有二者其中的物质现象才是客观实在的(同时,点一下PPT7)。
由此可见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一回事吗?(不是)(同时,点一下PPT7)好,我来问一下,二者是不是只有区别没有联系?(学生回答不出来,就进一步讲解。
)客观实在是不是客观存在?(学生回答)客观存在是不是客观实在?(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完,点一下PPT7)好,同学们,咱们做一下导学案上当堂训练第1和第2个题目。
(2个题目做完后,让学生说答案,做对了表扬鼓励,做错了进一步讲解。
)【当堂训练】1.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A.日月星晨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C.学习计划D.桌凳E.电、磁场F.动植物2.对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①个性与共性的关系②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③物质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之中④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表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好,现在我们已经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同时,点一下PPT7)(点一下PPT7进入PPT7)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进茫茫的宇宙,这些宏观天体都是客观存在的并日夜不停地运转(同时,点一下PPT8进入PPT9)。
这些微观世界里微小的粒子也是客观存在的,据科学研究,人所认识的最小粒子是夸克。
(点ftPPT9进入PPT10)太空中的日月星辰都是无命的,但他们却实实在在存在并运转着。
(点ftPPT10进入PPT11)这是生物进化的过程,这说明生物是从自然界发展进化而来的(同时,点一下PPT11)。
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生命运动到生命运动,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界是物质的(同时,点一下PPT11进入PPT12)(同时板书:自然界是物质的)而不是神创造(同时,点一下PPT12进入PPT13)。
那自然界是物质的,是否意识着人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呢?(同时,点ftPPT13进入PPT14)(不是)(提问学生)(同时,人类出现以后,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稍停),那(同时,点一下PPT14)这是否意味着人对自然界可以随心所欲呢?能不能举例说明。
(提问学生,学生回答出来表扬鼓励后继续往下讲,回答不出来或回答的不好,就给他们举几个例子。
)这说明(同时,点一下PPT14进入PPT15)自然界是物质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按规律办事。
(稍停,点一下PPT15链接播放视频)这是人类的演化的过程。
(视频放完后,点一下PPT15进入PPT16),而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什么(同时,点一下PPT17)?好,请同学们结合你预习的情况,一会我找个同学说一下。
(大概等一分钟左右提问学生,根据学生答的情况灵活处理。
点一下PPT16并进行简单讲解。
)因此(同时,点一下PPT12),从人类社会的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点一下PPT16进入PPT17)。
好,同学们来看这三段材料并思考相关问题(同时,点三下PPT17),同学们先独立思考2分钟,然后起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分钟。
(等2分钟后)好,同学们请起立讨论。
(学生起立讨论,我到下面巡视并和学生交流。
)好,哪位同学想来试一下?(提问第三个同学回答问题,回答完再提问第四个同学,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处理。
)好,第一个材料到单县来只所以只看能湖不能看海这是由我们单县有湖无海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同时,点ftPPT17)。
第二个材料我们单县也存在这些问题这是我们单县现实的人口因素。
第三个材料,他的想法之所以不可行,就是因为他忽视了我们单县现实的生产方式(同时,点ft PPT17)。
大家对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比较熟悉,对生产方式比较陌生。
大家看材料70页“专家点评”,同学先自己看一看,一会我问大家几个问题。
(稍停后)好,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了)下面我问大家几个问题:生产方式包括哪两个方面?(学生回答)生产力包括哪三个因素?生产力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生产关系包括哪三个因素?生产关系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人能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或生产关系?同学很聪明,掌握的很好。
好,同学们看黑板,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因此不能看出(同时,点ftPPT17)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由此可见,无论从人类社会的产生还是从人类社会的本质(同时,点ftPPT17进入PPT18),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性(同时板书: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要求我们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
(同时,点ftPPT18)好,现在我们已经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
(同时,点ftPPT18进入PPT19)“我一定要考上北大”,产生这种意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学生各说各的)那就是一定要有这所大学(同时PPT19),如果没有这所大学的话,怎么可能上吗?(不可能)小猫能不能产生这种意识?(不能)为什么?(学生思考各说各的)因为小猫没有人脑(同时PPT19)。
而人脑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具有客观性。
由此不难看出(同时,点ftPPT19),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同时板书: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好,同学们(同时,点ftPPT19进入PPT20)。
除此以外,经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还知道自然界是物质的(同时,点ftPPT20),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同时,点ftPPT20),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就构成了整个世界(同时,点ftPPT20)。
好,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那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于哪里?(学生回答。
同时,点ftPPT20)好,现在我们已经完成第三个学习目标(同时,点ftPPT20)。
好,同学们,咱们做一下导学案上当堂训练第3 和第4 个题目,来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否实现。
(2个题目做完后,让学生说答案,做对了表扬鼓励,做错了进一步讲解。
)【当堂训练】3.人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这种创造活动的基础是()A. 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B.承认自然界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违背自然规律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4.下列关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正确的是( )A.人可以随意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 人类社会的产生完全是人主观努力的结果C.生产关系是物质的D.人类社会从本质上是主观的到此为止,我们本节课的内容就基本上进行完了,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呢(同时点ftPPT20进入PPT21)?(稍等)我找个同学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