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教案
思考:在刚才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预设:思乡离愁对人生的短暂的感慨对大自然的赞美(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自由发言)
4.学生带着对这首诗的初步理解,再读诗歌。
四、细读课文,品析语言
(过渡: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两首诗。这首最好,现代诗人闻一多先生这么评价“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这首诗确实写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从这首好诗中,再选取你认为最好的两句,或几个句子进行赏析。看看好在何处?)
八、作业
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诗人笔下的“春江花月夜”图景,不少于100字。
个人修订
板书
设计
春江花月夜
景理情
恬静幽美人生思乡、思亲、离愁
课后反思(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比喻、拟人、反衬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月,这个意象在中国古诗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人才辈出,人才济济的唐代诗坛,有位诗人,因这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古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那首《春江花月夜》(板书标题)
年级
学科
语文
制定日期
课型
新授
课题
《春江花月夜也》
主备人
执教人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朗读诗歌,理解诗歌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特点。
2.理解诗歌中比喻、拟人、反衬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3.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诗歌,合作探究问题讨论等方法,赏析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绮丽景色的赞叹,体会主人公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与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3)过渡:接着往下交流,谁来分享?
明确:可怜楼上月徘徊,以月烘托思妇的一腔愁情,“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使光影明灭,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不忍离去。它仿佛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一袭银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中、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思念尤甚;通过想象满是灰尘的离人妆镜台,生动表现出思妇无人可悦、懒于理容的状态;“卷”和“拂”是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此时游子思妇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逐月华流照君”,托明月寄相思;可是即使像鸿雁那样高飞远举也不能飞出这无边的月光,把这寂寞楼头的相思明月带给他,何况这春江里只有跃起几圈波纹的鱼儿呢?台湾作家林清玄有一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这里的寥寥数语,已将怨妇的离愁别恨写到极致。
二、出示目标
1.朗读诗歌,理解诗歌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特点。
2.理解诗歌中比喻、拟人、反衬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3.背诵诗歌。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诗歌。(2-3位同学朗读)
2.同学点评。同学们说一说,这首诗歌中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
3.教师与同学合作读。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语速,节奏,情感。
过渡:诗人用细腻的笔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同学们,用你们饱含感情的声音读出你们最真切的感受。(欢快)
2)过渡:面对这一江春水和头顶上的一轮明月,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江月年年望相似,江水岁岁流不息,记得周国平说过:诗人与哲学家是相通的。张若虚就是这样,他跳出了“物是人非”的磁场,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哲学的视角,仰观宇宙,俯瞰人生,“代代无穷已”,这人生虽短暂、虽无常,但却和明月、长江共存于永恒的天地间。所以,我们也应该抓住手中有限的光阴,活在当下,把握自己的人生。有人曾评价这几句诗“哀而不伤”,在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热情的盛唐之音。
1.学生默读,划出重点句子,赏析句子。
要求:学生拿出练习本,在本上认真写下赏析。
2.同桌交换,认真批阅,并提出修改意见。
3.班内展示
预设:
过渡:1)春江花月夜给人以美感,哪位同学赏析美景部分?
明确:“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个“生”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潮水、明月的那份活力与生机,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月光的交接。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凭借对春江花月与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景、情、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六、再读诗歌
过渡:通过我们的朗读和赏析,我们已经能体会作者及主人公的情感了,下面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认为最能渲染情感的方式演绎《春江花月夜》,可以推选读得好的,可以齐读。我相信充满智慧的同学一定会有更好的方法展示。
1. 3分钟组内准备,组长负责。
2.分组展示。有的组推选代表,有的组分男生女生惊醒朗读,有的组采用先分读,在齐读的方式。
3.齐背诗歌写景部分。
七、结束语
一轮明月成就了春江花月夜如诗如画的美景,一轮明月引出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感慨,一轮明月,平添了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这一轮明月也成就了张若虚的千秋美名,同样也照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