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农业社会时期
科学技术的进步 大规模人口迁移 优越的气候条件
船作为交通工具 被广泛使用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技术改良
稠密的水系成为交通联 系的天然水道
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 壤适合种植水稻
反 而制 成约 为因 促素 进变 因化 素
劳动力资源丰富
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地
我国重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海陆位置
经纬度 区域定位 (在哪里)
相邻位置
确定区域发 展的方向、 存在问题和
解决措施 (怎么办)
分析地形和 气候特征,阐述影
响因素 (有什么)
以地形、气候条件为 基础,确定相对应的
水文、土壤等自然 地理要素的特征
(有什么)
分析区域发展 的主要优势和 限制性因素 (为什么)
分析自然特征对农 业、工业、交通、 城市、人口等的影响
必修3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节 重点
1.分析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地区为例,比较地理 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 的变化及影响
地理位 置差异
气候条 件差异
地形土 壤差异
矿产资 源差异
农业生产 活动差异
工业生产 活动差异
思维导读图
区
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的窗户有利于室内保温。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生产力不变)
根据气温和降水等值线分析;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 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 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 分别是什么?(注意等降水线的分布规律的应 用及原因分析)
矿产资源贫乏
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多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耕作方式
主要粮食作
农
物
业 人 类 活 动 差 异 其他
生产 活动
作物熟制 其他
工业
商业
长江三角洲
水田耕作业 水稻(主)
油菜、棉花等 一年两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业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一年一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植被
牧区 地形区
类型
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区 行政区
区域特点
1、有的区域边界是明 确的;有的边界是具有 过度性质的。
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 质相对一致,区域间性 质具有差异性。
3、区域既是上一级区 域的一部分,又可进一 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广东省
共性 地理位置
地理 环境 差异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矿产条件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30°附近,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中部,长江入海口
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 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 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人文要素特征:
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结构,耕作方式, 熟制,主要农作物等 工业:主要工业部门、工业类型等 人口和城市:人口数量和素质,城市化水平, 城市分布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提高)
1.开发早期 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水系成了交通阻隔 土壤黏重、开垦困难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北方四合院,墙体厚,屋顶坡度小。 黑龙江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大。
北京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天四合 黑龙江地处我国最北地区,纬度高,冬天降雪多,房
院能有效地遮荫纳凉,冬天既可保暖又可采光, 顶坡度大,能有效地防止冰雹、雨 雪积压屋顶;传
露天通透的庭院既是入风口也是出风口。同时 墙体厚、窗户小与气温较低有关,较厚的墙体和较小
域
概
自然环
况
境差异
地 理 环
影 响
境
区 域 发 展
区
人类活 动差异
域 发 展
阶
段
含义 划分 类型 特点 初级阶段 成长阶段 后期阶段
区域概念:
划分依据: 可单一,可多个
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 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 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 划分出来的。
降水量和蒸发量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仅 有5%自产。
新加坡农业发展不利的地理条件有哪些?
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可用于农业发 展的土地有限
THANK YOU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 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 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 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 矿产资源发展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 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 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
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 周围地区的煤、铁等 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_____
“ 探究1 我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及原因探究1: ” 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及原因。
(有什么)
区域热点问题、产生原因、 危害及解决措施
(为什么、怎么办)
探究2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马六甲海峡,由新加坡 岛及附近的60个小岛组成。面积647.5平方千米人口 484万(2008年)靠近赤道,属热带雨林气候。地势 低平,平均海拔15米。自然资源匮乏。
1、说明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扼守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口; 处于东南亚地区中心
区域特征总结
自然要素特征: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地形:地形类型,海拔高低,地势等 气候: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气温,温差,降水, 光照,风,气象灾害等) 水文:水文特征(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 水系特征(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支流多少等) 植被: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 土壤:土壤类型,土壤肥力等 资源:资源丰富与否